APP下载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评估

2018-01-17杨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间质性特发性皮质激素

杨子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属于进行性肺部疾病, 弥漫性肺泡紊乱和肺泡结构紊乱为本病主要表现, 包含较多的病理类型,同时引发病因并不确定[1]。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而言, 对其发病机制并不确定, 因此无法对患者实施特效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 男40例, 女30例, 年龄最大74岁, 最小30岁, 平均年龄(56.8±6.9)岁。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干咳表现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在活动后症状显著加重, 患者病程时间均>3个月。患者经X线检查后,其基底位置和胸膜下方位置产生弥漫性网状现象, 对其实施高分辨CT检查, 可发现其血管束和相关位置产生异常变化。肺功能表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现象, 降低了肺总量和残气量。排除患有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强的松进行治疗, 服用药物剂量为0.5 mg/(kg·d), 晨间顿服, 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 R P评分、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胸部影像学评分、通气功能评分、肺容量评分、弥散量评分。C R P总分为100分, 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呼吸困难程度:对引发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症状的运动内容和运动量进行分析, 如患者可对跑步和打乒乓球等相关运动耐受持续时间, 患者上楼台阶的总数, 患者行走平路耐受的距离。最差表现为患者在进行平卧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 分数最高为20分。而后对患者实施胸部影像学检查, 最高分数为10分。对其通气功能实施设定, 最高分为15分[2]。对患者的肺容量进行测量, 最高分数为10分。弥散最高分数为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患者CRP评分为(54.15±8.55)分, 治疗后为(35.26±6.35)分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8396,P<0.05);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评分为(12.16±3.33)分, 治疗后为(5.12±1.32)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32,P<0.05);治疗前患者胸部影像学评分为(8.38±1.85)分, 治疗后为(6.17±1.43)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77,P<0.05);治疗前通气功能评分为(75.36±5.77)分, 治疗后为(68.44±5.12)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77,P<0.05);治疗前肺容量评分为(79.14±7.57)分, 治疗后为(70.13±5.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33,P<0.05);治疗前弥散量评分为(67.15±8.47)分, 治疗后为(48.70±7.63)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08,P<0.05)。

3 讨论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为间质性肺疾病, 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选择多种药物, 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3]。本病前期症状表现为干咳、呼吸急促或者黏痰等。损伤患者肺部后会出现自动修复现象, 当产生修复失常后会使患者的肺部位置产生纤维化。为此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纤维化和抗炎治疗予以重视。目前临床广泛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对患者实施治疗, 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予以早期治疗效果显著[4]。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患病早期会增加肺泡之间的间隔, 同时会表现出充血现象, 浸润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 使得患者细支气管上皮产生病变, 纤维化区域会沉积胶原纤维, 从而在患者体中产生蜂窝肺[5]。如果刺激患者体中的巨噬细胞且激活后, 其细胞因子会呈现出多样化表现, 加强体中的炎症反应, 出现过度增生表现, 将纤维结素进行大量分泌, 从而出现纤维化病变。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并无确定的发病原因, 和患者的免疫能力以及遗传等因素存在关系。部分病毒感染以及药物会产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到目前为止没有效果显著的疗法。传统治疗中认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为患者体中自身炎症, 并损伤肺部, 转变了肺部纤维化[6]。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时, 可对炎症细胞予以抑制, 从而将炎症指数降低, 对肺部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可起到抑制作用,缓解肺部纤维化的发展[7]。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经强的松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 显著降低CRP分数、呼吸困难症状分数、胸部影像学分数、通气功能分数、肺容量分数以及弥散量分数, 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CRP评分而言,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肺纤维化程度越深, 表示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进而证实对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效果显著, 具有临床可行性。

综上所述, 经过CRP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指标予以分析后发现, 采用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猜你喜欢

间质性特发性皮质激素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行为治疗在非溃疡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