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栽培措施
2018-01-17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信阳市平桥区分校卢智鹏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信阳市平桥区分校 卢智鹏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蔬菜生产逐步由传统露地栽培向大棚设施栽培发展。在蔬菜种植方式上,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大棚栽培蔬菜,对蔬菜的早熟栽培、延后栽培和越冬栽培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数菜农缺乏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导致生产效益不高。因此,科学管理、良种良法、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是当前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笔者现就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栽培措施浅谈如下:
一、当前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盲目选择品种
1.不注意轮作、间作、套作、倒茬等方法,对土地过度使用,忽视了对土地肥力的培养,土地肥力得不到应有的恢复,蔬菜生长不良,造成土壤劣化,生产能力下降,蔬菜病虫害增加,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2.长期连作。长期连作会导致病虫害危害严重,土地肥力水平低下,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
3.良种良法不配套。部分菜农在选用优良品种上,不能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二)在施肥上重化肥轻有机肥,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很少施用秸秆沤制的有机肥,施肥量超过正常施用量的几倍,给大棚蔬菜生长带来副效应。一是化肥施入后转化为盐类物质,增加土壤盐含量,造成蔬菜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二是化肥用量过大,造成部分营养元素的不足,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发育;三是肥料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影响蔬菜的产量。
(三)在防治病虫害上“重治轻防”
当前农民在开展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多是“重治轻防”。如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土壤农药及盐类残留量超标,造成农药污染导致蔬菜质量下降,安全性受到威胁等。
(四)灌溉不合理
多数农民在灌溉上采取大水浇,造成土壤板结。由于大棚蔬菜栽培棚内封闭,土壤水分的蒸发少,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棚内空气湿度大,易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二、大棚蔬菜的栽培措施
(一)选育优质、丰产、抗逆性好的品种
要因地制宜,加强对优质、丰产、抗逆性好品种的选育。做到良种配良法。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温汤浸种等。苗床土要选用无菌土,并作土壤处理。
(二)科学管理
1.做好通风、调节温湿度。早上大棚内的蔬菜较为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CO2气肥,促进蔬菜的生长。在午间气温较高的时候,适当打开通风口,进行换气,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大棚内适宜温度25~ 33 ℃,生产上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4 ℃,最低不能在0 ℃以下。当温度超过33 ℃时,要给予降温处理,可以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孔、喷雾等。当低于0 ℃时,给予加温处理,如热风加温等。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需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大棚内的湿度。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和扩散相对比较慢,大部分大棚蔬菜的蒸发速度比外面种植的蒸发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阴天、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早已在饱和状态。大棚内湿度过高,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法进行灌溉,不仅能改善棚内环境,而且能把湿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持棚内温度,降低病害的发生率,蔬菜的产量也得到提升。
2.合理灌溉。根据土壤墒情和蔬菜各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及长势长相来决定浇水时机和浇水量,杜绝盲目浇水。在播种前要浇足底墒水,适时耕翻后进行播种或移栽。在苗期浇水量一定要小,以喷水或点水为宜,有利于蔬菜根系下扎,形成较大的根冠,扩大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范围,为蔬菜高产稳产奠定基础。在蔬菜生长中后期,以隔沟轻浇为宜,防止大水漫灌,在阴雨降温天气不浇水。在浇水方法上,以采取膜下滴灌为佳。
(三)科学施肥
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深耕晒地熟化土壤、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养地用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化学肥料用量,按照蔬菜产量水平,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实行平衡施肥,通过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应以有机肥作基肥,生物菌肥作追肥。施有机肥料时,要经高温腐熟,杀死病虫卵及促进肥效。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
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剧毒及高残留化学农药,确保蔬菜质量。病虫害综合防治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农业防治主要采取轮作、间作、嫁接换根、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推广生物防治措施,要利用天敌、性诱剂、以菌治菌等防治病虫技术;物理防治主要利用防虫网隔离、黑光灯诱杀、色板诱杀、紫外线杀菌、高温闷棚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