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激光光凝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018-01-17王柯鳗翁宏武黄金飞冼志林晏世刚
王柯鳗 翁宏武 黄金飞 冼志林 晏世刚▲
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佛山 528000
视网膜激光光凝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王柯鳗1△翁宏武2黄金飞1冼志林1晏世刚2▲
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佛山 528000
随着医疗事业不断进步,视网膜光凝技术在眼底疾病中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其中视网膜光凝术作为治疗眼底疾病主要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对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分析视网膜光凝术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疾病
R779.63
A
2095-0616(2018)01-37-03
广东省佛山市医学重点专科培育项目(Fspy1-2015005)。
△广东医科大学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近几年,我国眼底病发生率日趋增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由于眼底病种类较多,具有病因复杂以及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以及正常生活[1]。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激光技术不断进步,治疗眼底病方式随之增加。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3],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本文展开综述,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在眼底病中的应用价值,为其更好恢复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1 视网膜光凝机制
临床上采取的视网膜光凝术中激光种类较多,如多波长氪激光、532nm激光以及氩激光等。其中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原理为:(1)光凝术可能使患者视网膜中缺血区域受损,有效防止新生血管产生生长因子。(2)视网膜光凝术牵连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外部屏障能力受到伤害,其营养物质可能由脉络膜向视网膜分散,明显改变视网膜营养状况。(3)使视网膜耗氧量逐渐降低,直接破坏高耗氧量的感受器,从而转变成低耗氧量的胶质物质,为残存组织提供氧气支持,明显改善患者血液循环,达到降低渗漏作用。(4)光凝术能够使患者色素上皮细胞的脉络膜以及视网膜屏障受到伤害,使视网膜色素上皮中渗透液向脉络膜毛细血管中转移,并被吸收。(5)光凝术具有控制毛细血管以及微血管瘤扩张的作用,使血管通透能力减弱,有效缓解视网膜水肿现象。
眼底病中常用的激光器中,(1)红宝石激光器属于脉冲发射,无法精确控制输出能量,极易造成眼底出血等并发症。(2)氩离子激光器在正常眼屈光中具有良好通透率,且对血红蛋白、视网膜以及脉络膜吸收率较高,可适用于眼底血管性疾病中。(3)氪离子激光器对视网膜神经上层伤害较小,治疗黄斑区病变效果较好。(4)染料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具有连续可调作用,具有连续输出以及脉冲输出等特点[4-5]。(5)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发射角较大,在眼屈光中透射率较高,但在眼底范围中接收角膜处光束能量较低,治疗时可能出现脉络膜出血或者眼痛等症状。(6)微脉冲激光具有较高的血红蛋白吸收率,作用于周边黑色素较少的纤维血管中,适用于黄斑区微动脉瘤以及新生血管病变等。穿透能力较强,可以轻易穿过老年患者硬化的晶状体。同时具有保护视功能作用,黄光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弥散较少,明显减少照射后视网膜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激光治疗后的视功能[6-7]。
2 视网膜光凝在眼底病中的应用
2.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中常见的微血管病症,与病程、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水平息息相关,成为成年人低视力以及致盲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主要表现为食物模糊、视力降低以及失明等[8-9],而视网膜光凝被临床公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重要方式。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孙燕等专家通过研究证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采取光凝术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视力损失的发生率[10-11]。早期患者通过局部光凝术进行治疗,还可以保障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情况。据报道显示,患者采取视网膜光凝进行治疗后,其视力水平均无改变,甚至出现提高现象;且视网膜出血、水肿以及渗出症状明显改善,说明光凝治疗不仅可以稳定患者视力状况,同时可能提高视力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12-13]。因此视网膜光凝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治疗,及时采取有效光凝方式,明显避免并发症情况,保障患者视力水平,为预后提供有效保障。美国专家通过研究发现[11,14],全视网膜光凝术使高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出现严重视力丧失的风险降低50.00%。任何激光治疗均应联合全身风险因素的优化控制,尤其是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具有重要意义。
2.2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常见的眼底血管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血液淤滞、水肿以及出血等。其中包括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已成为临床上常见致盲眼病之一[15]。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造成患者视网膜局部区域无法灌注,从而继发产生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黄斑囊样水肿属于降低患者视力主要因素,可采取视网膜光凝进行治疗,有效降低无灌注区域耗氧情况,为黄斑提供氧支持,从而防止血管渗透情况,达到缓解黄斑水肿目的。陈星等专家进行研究发现[16-17],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采取视网膜光凝术结合玻璃体上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有效缓解黄斑水肿,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根据相关报道显示[2,18],与单纯激光治疗相比,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取光凝术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情况,改善视功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避免不必要并发症,同时可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为其预后提供有效保障。因此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取视网膜光凝效果较好,缓解患者视力情况,有利于视网膜出血以及黄斑水肿现象消退,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19]。
2.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指患者虹膜以及小梁表面出现新生纤维血管膜,使周围虹膜出现粘连现象,阻挡房水排泄后造成青光眼。主要是由于新生血管极易损坏,反复出现前房积血,因此属于出血性青光眼。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剧烈、眼部充血、角膜水肿以及头痛等,严重者可能失明。临床上常规抗青光眼药物以及滤过性手术治疗常常无效,属于目前难治性青光眼。其中青光减压阀植入术、冷凝术、视网膜光凝术以及睫状体冷凝术均属于常见治疗方式,并取得过一定应用价值[2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能引发角膜水肿,提高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难度。有报道指出应尽早诊断,及时采取视网膜光凝术;必要时可在睫状体光凝术后增加激光治疗,为维持患者视力提供有效保障。
2.4 其他
脉络膜血管瘤属于良性、血管性以及错构瘤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属于海绵状血管瘤,而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较为少见,多发于10~20岁左右。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在颅面血管瘤中体现,常与青光眼合并。经过组织学检查发现,其肿瘤性状为海绵状,利用显微镜观察可发现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脱落[21]。临床上常采取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采取高能量、大光斑532nm眼底激光光凝术效果较好,治疗后发现患者不仅可以保存视力,同时可有效清除肿瘤组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属于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与早产、体重较低以及吸入高浓度氧气息息相关,主要是因为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并未完全发育,造成视网膜新生血管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若及时采取有效的视网膜光凝术,能够为患儿良好视力提供有效保障[13]。另外视网膜光凝术适应症包括视网膜裂孔以及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等。
3 光凝治疗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视网膜光凝虽然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但同时存在一定副作用,如眼压升高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眼、头部疼痛等,影响预后效果。若患者视觉受到影响后可闭目休息,切勿揉搓眼睛;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采取止痛药物进行缓解,同时佩戴墨镜,防止光线照射。
4 激光技术四要素
激光技术中波长、光斑大小、曝光时间以及输出功率在眼底病激光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视网膜有效光斑的主要因素。其中波长主要与通过屈光间质清晰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若出现多种波长激光时可选择最适宜波长;若仅存在单波长激光时,可发挥其他三项激光技术。光斑大小以及曝光时间在视网膜光凝术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光斑大小控制在400~500μm之间,曝光时间为0.2~0.3s。因此输出功率成为唯一变量,若能够保障Ⅲ级光斑中级别,即可为网膜光凝术治疗效果提供保障[22]。
5 小结
眼睛中眼球靠前位置属于眼前节,包括角膜、虹膜以及晶体等;而靠后位置属于眼后节,包括玻璃体、脉络膜以及视网膜等。其中眼后节底部主要是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视神经乳头、视底血管、脉络膜以及黄斑等组成,若这些位置出现病变均被称为眼底病。眼底病可能直接影响患者视觉功能,严重者甚至致盲。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视网膜光凝术具有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眼底病主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适应症范围可能逐渐增大,且治疗效果日趋增强。
[1] 司马利丹,肖胜强.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4):311-313.
[2] 何丽琴,张宝琴,夏琼,等.上饶地区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9):1086-1089.
[3] Moshfeghi DM,Silva RA,Berrocal AM, et al.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following photocoagulation in older premature infants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Description and management[J].Retina,2014,34(1):83-86.
[4] 张茉莉,田蓓,魏文斌,等.复方樟柳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全视网膜光凝后视网膜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 [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2):155-158.
[5] 余梓逵,宋颖,柳林,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1):8-11.
[6] 张竖,姜士军,蒋燕玲,等.周边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1):27-31.
[7] Inagaki, Keiji,Ohkoshi, 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of pure yellow (577-nm) and 810-nm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 photo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yellow (561-577-nm) direct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macular edema[J].Japa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5,59(1):21-28.
[8] 邓春霞,苏光,李梅,等.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0):4881-4883.
[9] Alasil,T.,Waheed,N.K..Pan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for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tern scan laser versus argon laser[J].Current opinion in ophthalmology,2014,25(3):164-170.
[10] 孙燕,郑吉琦,周小明,等.视网膜光凝联合糖网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3):214-219.
[11] Kim,J.J.,Im,J.C.,Shin,J.P. et al.One-year follow-up of macular ganglion cell layer and 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thickness changes after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98(2):213-217.
[12] Moshfeghi,D.M.,Silva,R.A.,Berrocal,A.M,et al.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following photocoagulation in older premature infants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Description and management[J].Retina,2014,34(1):83-86.
[13] 张菁,蔡小军,陈晓敏,等.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1):22-26.
[14] 董如娇,陈芳,赵霞,等.全视网膜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25(2):114-117.
[15] 马迎春.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84-85.
[16] 陈星,于建春,孙庆祝,等.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7):804-806.
[17] 王咏针,吕秀兰,林巧玲,等.精细护理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56-58.
[18] 陈星,于建春,孙庆祝,等.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7):804-806.
[19] 吕刚,唐连志,孟洁,等.视网膜光凝后随访中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应用的意义[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4):295-297.
[20] 高宇飞,刘向玲,李松涛,等.动态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前后眼部血液动力学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254-1257.
[21] 张晓利,吕刚,王立娇,等.视网膜光凝球后麻醉致一过性失明一例[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12):952-953.
[22] 宋爽,喻晓兵,戴虹,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或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1):18-21.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