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相关波动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告

2018-01-17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吉兰双下肢麻木

赵 艳, 贺 电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多为单相病程,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或复发缓解过程。研究显示,约8%~16%GBS患者经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治疗后,病情早期得到改善,但在数日或数周内再次出现恶化,称为治疗相关波动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with treatment-related fluctuations,GBS-TRF)。本病少见,现报告1例GBS-TRF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7岁,公司职员。因“反复双下肢麻木无力1+m,再发3 d”于2017年11月6日入院。患者2017年9月20日晨起后出现双下肢乏力,继而出现双手、双足麻木感,肢体乏力及麻木症状进行性加重,麻木感逐渐由双足蔓延至腹股沟水平,且发病3 d出现鼓腮漏气,双眼睑闭合不全。发病4 d第一次入住我院,完善腰椎穿刺检查蛋白224 mg/ml,白细胞,糖,氯化物正常,神经传导速度示周围神经损害(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及神经根受累),诊断为GBS。予以人免疫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肢体麻木乏力症状较前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予以口服小剂量激素维持,半月后基本完全恢复,偶有指尖及足尖麻木不适。发病前2 m曾有胸痛咳嗽史。2017年11月3日再次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双下肢为主,逐渐加重,累及双上肢,伴有声音沙哑,咽喉部不适感。入院查体:四测正常,右侧额部出现数片大小不等的色素减退斑,色素脱失斑,其上毛发变白。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脑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适中,四肢腱反射(+)。四肢手套袜套样针刺觉减退。双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ANA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环瓜氨酸、抗心磷脂抗体、甲状腺功能、白细胞介素-6检查均正常。(2017年10月9日)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绝对计数示CD19+(B) 25.60%(参考范围6.38~12.46%),(2017年11月7日)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绝对计数示CD19+(B) 24.67%。腰穿检查(2017年11月7日)蛋白217 mg/ml,白细胞、糖、氯化物均正常。肌电图示:右正中神经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双胫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且速度减慢,左腓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右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且速度减慢,右桡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左胫神经感觉传导未引出肯定波形;F波:右正中神经潜伏期延长,出现率80.0%,双胫神经潜伏期均延长,出现率分别为70.0%(左),100.0%(右);H反射:右胫神经、左正中神经潜伏期均延长;考虑为周围神经损害(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及神经根受累)。予以人免疫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后继续服药激素治疗,患者肢体乏力及麻木症状好转。

2 讨 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GBS特征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在2 w左右达高峰,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多为单向自限性病程,极少复发。研究显示,约8%~16%GBS患者经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后,病情早期得到改善,但在数日或数周内再次出现恶化,称为治疗相关波动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with treatment-related fluctuations,GBS-TRF)[1]。

GBS-TRF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起病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IDP)及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GBS-TRF和R-GBS都表现为反复发作和症状波动,但两者的诊断标准不同。R-GBS是指急性症状恢复完全或近于完全者在2 m后再次出现症状,或者恢复不完全者在至少4 m后再次出现症状[2]。GBS-TRF多在8 w内复发,间隔10~54 d不等,平均时间为18 d[3]。该患者两次发病均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史,逐渐进展为四肢迟缓性瘫痪及脑神经受累症状,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可见F波或H波反射延迟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等,符合GBS诊断,发作间期小于2 m,故诊断为GBS-TRF。A-CIDP患者发病前多无前驱感染史,且病情进展缓慢,症状较GBS轻,缓解期症状很少完全改善,且较少累及颅神经,故该患者不考虑诊断此病。GBS-TRF、R-GBS和A-CIDP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治疗方法不同,且预后差别较大,临床上进行仔细鉴别。

目前认为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原体某些组分与周围神经髓鞘的组分相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错误识别,产生自身免疫T淋巴细胞及自身抗体,针对自身组分发生免疫应答。故认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参与GBS发病过程。该患者有白癜风病史,白癜风亦为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4,5]。该患者多次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均发现CD19(B)增高,表明体液免疫亢进。提示持续的体液免疫增强可能是GBS-TRF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Thivakaran等对于1例合并白癜风的GBS-TRF的报道同样认为体内免疫反应异常增强,持续时间延长可能是TRF的主要发病机制[6]。因此早期除应用免疫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外,使用针对体液免疫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可能使此类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吉兰双下肢麻木
麻木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简史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