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2018-01-17佩佩
,, ,,, , ,佩佩,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以动脉血压上升为主,伴或不伴随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近年来,虽然生活环境逐渐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和重视程度没有明显增强,以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升高[1]。据大数据显示,全世界中老年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在逐年攀升,7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75%[2-4]。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年龄跨度大,35岁~74岁的患病率约为27.2%[5]。而且高血压人群敏感性强,覆盖面广,高血压群体逐年增加[6]。从医疗支出方面分析可知高血压是高收入国家经济和健康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成本比例也将越来越高。2013 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31 869 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7]。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所导致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依然很低[8]。因此,不断寻找有效治疗手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防治高血压的热点问题。现将近年来有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单味中药和复方文献综述如下。
1 单味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1.1 治疗高血压的单味中药种类 高血压本属阴虚,标为阳亢,而瘀血始终存在于其中[9]。中医药治疗以平衡阴阳为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根据有关文献整理[10],总结出具有降压效果的中草药单味药,现分类如下:①清热药类,如夏枯草、野菊花、菊花、罗布麻、桑叶、龙胆草、黄芩、黄柏、栀子、草决明、青葙子、木贼、地骨皮、生地、玄参、牛黄、连翘、葛根、槐花、苦丁茶、莲子心、腊梅花、鬼针草、苦木、芹菜、千里光、绿茶叶、青木香、荠菜等。②泻下药类,如大黄、郁李仁、番泻叶等。③活血祛瘀药类,如牛膝、丹参、川芎、赤芍、丹皮、田七、红景天、三七、毛冬青、益母草、茺蔚子、红花、夏天无、鹿衔草、萝芙木等。④消导药类,如山楂、樱桃叶、莱菔子等。⑤祛风湿药类,如防己、桑枝、海桐皮(叶)、蚕沙、青风藤等。⑥补益药类,如熟地、何首乌、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党参、胎盘等。⑦利水药类,如车前子(叶)、泽泻、猪苓、茯苓、萹蓄、甘木通、莴苣子、玉米须、黄瓜藤、猫须草等。⑧平肝熄风药类,如钩藤、石决明、珍珠、珍珠母、代赭石、牡蛎、羚羊角(骨)、水牛角、黄羊角、天麻、白蒺藜、地龙等。⑨止咳平喘药类,如桑白皮、贝母、马兜铃、柿叶等。⑩化痰散结药类,如海藻、昆布、海蜇等。
1.2 常见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临床常见的具有代表性、使用广泛的降压中药很多[11],研究日益深入,活血化瘀类代表药物川芎,有效成分为川芎嗪,能舒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是新型钙离子拮抗剂;丹参及其注射液是目前用途最广的活血化瘀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和隐丹参酮,能降低血黏度,扩张血管。川牛膝,据《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功能“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1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牛膝除传统药效外,还具有确定的降压作用。补气类代表药物:黄芪,其有效成分皂苷类、黄酮类及多糖类等,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而降压。解表类代表药物:葛根,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葛根素,能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减慢心率,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熄风止痉类药物:钩藤,其钩藤碱为有效成分,能镇静、加速血流、明显降压。天麻,其有效成分天麻苷即天麻素制备成的天麻素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等表现为头痛、眩晕症状者疗效显著。祛风类药物:粉防己中含有粉防己碱又名汉防己碱或汉防己甲素,是天然的非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桑寄生枝、叶含广寄生苷,并含槲皮素,常用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决明子是清热药类代表,决明子的水浸液、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对麻醉的狗、猫、兔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作用,其降压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强于利血平。补阳药杜仲的主要降压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苷,降压疗效平稳。消导类代表药物莱菔子的降压作用是近年来发现的,其降压物质为芥子碱硫氰酸盐[10]。
近些年关于单味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张秀云等[13]证实地骨皮具有降糖、降压、降脂、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提高免疫等功效;葛根治疗高血压每每奏效[14],降压总有效率达90%[15]。山楂总黄酮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及舒张血管的持久降压作用,并且能够改善心脏活力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16]。葛根、丹参均有扩大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抵抗血小板凝聚,调整微循环的作用[17]。对单味药丹参粉的研究发现其能激活高血压病病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促进纤溶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合成释放的增加[18]。罗琳璇等[19]提出天麻、天麻制剂以及以天麻为君药的中药复方在治疗高血压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杜仲糖苷能有效降低血压,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内皮素(ET)、NO有关[20]。川芎嗪、黄芪多糖(APS)及其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VECs)有保护作用[21]。无患子皂苷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可能与抑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ET等水平有关[22]。沙苑子总黄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有明显降压作用,可能与其降低AngⅡ水平有关[23]。穿心莲注射液对麻醉大鼠的降压作用可能与增高血浆NO含量和降低ET水平有关[24]。莱菔子成分中的水溶性生物碱、芥子碱盐类及其他成分均有降压作用[25]。
1.3 单味中药提取物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中药提取物对血管内皮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维持血压平衡[26]。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能够延缓SH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减少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结构改变,延缓血管老化[27]。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能够降低其增殖水平,减少负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以降低增龄和高血压对VSMC的损害,延缓血管细胞的老化[28]。口服蚯蚓提取物具有降血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病人血浆ET含量有关[29]。钩藤方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ET含量和升高NO含量来发挥对SHR大鼠的降压效应[30]。夏枯草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ET、AngⅡ含量和升高NO含量来发挥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31]。 3种夏枯草提取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32]。
山楂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效果好,已作为降压药物的原料使用,这一点进一步得到证实[16]。牛蒡根水提物治疗高血压的近期研究较为活跃[33]。现代药理试验研究表明,麻黄根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中表阿夫儿茶精、麻黄酚对SHR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表阿夫儿茶精为首次从麻黄中发现的具有抗高血压作用的活性成分[34]。当归提取物对多种高血压模型动物和阴虚阳亢兼血瘀证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显著疗效[35]。杜仲叶提取物有明显的降低急慢性血压作用[36]。银杏叶和山楂提取物按1∶3配伍能协同有效降低SHR的血压,保护累及的组织器官[37]。王艳[38]研究发现川牛膝醇高剂量组对SHR的降压作用与卡托普利相似。
2 中药复方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2.1 论治要点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治疗要合理,要重视症状改善,对肝阳偏亢者,用药宜潜降平肝,不宜苦寒伐肝;对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但勿滋腻碍脾;对阴阳两虚者,更需育阴助阳,阴阳并治;兼痰瘀者宜加活血祛瘀之品以畅运血行,化痰开窍之品以除痰泄浊[39]。处方用药尽可能做到降不伤气,燥不伤肝,滋不碍脾,以求达到阴阳平衡为目的。目前中药复方汤剂和中成药的治疗成为高血压病人的常见选择。
2.2 分型治疗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高血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0],可进行下列分型治疗。梁慕筠对高血压进行辨证论治,认为高血压病乃上实下虚、本虚标实之证[41]。并在临床根据病人的不同证候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2.2.1 肝火亢盛证 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治宜平肝潜阳、清火息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自拟降压方是临床上治疗肝火亢盛型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安全、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42]。降压宝蓝片(原降压宝00号)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高血压重点专科依据中医学“证”的概念,针对高血压肝火亢盛型中医证型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长期、多层次的临床验证和前期动物实验表明具有降压持久、症状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并初步显示具有降脂和靶器官保护作用[43]。冲泡饮用自制夏枯菊明茶治疗肝火亢盛型低中危高血压病35例,效果满意[44]。
2.2.2 阴虚阳亢证 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治宜育阴潜阳、滋养肝肾,方选杞菊地黄丸加减[45]。天麻双膝颗粒对于降低高血压前期肝肾阴虚型人群血压水平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前期肝肾阴虚型人群的中医临床证候,如头痛、眩晕、耳鸣、腰酸、膝软等[46]。补益肝肾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2级)肝肾阴虚型,对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收缩压作用显著[47]。 自拟首乌芝麻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长期稳定血压,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48]。纯中药制剂全杜仲胶囊,具有纯度高、不需煎煮、服用方便的特点,未发现有副作用,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肝肾阴虚型肾性高血压效果满意[49]。三甲复脉汤降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人24 h收缩压(24 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可以改善血压节律,降低夜间血压负荷[50]。七子降压丸可稳定地降血压,能较好地改善中医症状,且副作用少[51]。 松龄血脉康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52]。清眩方以调整阴阳失衡、补益肝肾为法改善高血压肝肾阴虚型病人中医证候、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53]。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疗效较好[54]。滋水清肝饮可有效降低病人血压[55]。自拟滋肾平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56-57]。毛静远教授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紧扣病因病机,强调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滋补肝肾之阴,临床运用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酌情加减取得良好疗效[58]。加味建瓴汤联合用药可降低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59]。
2.2.3 痰湿壅盛证 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治宜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60]。化痰祛湿降压汤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和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61]。化痰降浊法配合降压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能增强降压疗效,改善病人症状,并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从而更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2]。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不同分期的疗效相似,对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压均有效,能够有效改善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症状,特别是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呕吐痰涎、失眠等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消除眩晕和头痛症状[63]。健脾益气降浊方配合西药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中医症状、降低病人血压及血脂、控制心率[64]。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显著的疗效,并能较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65]。防己黄芪胶囊能够显著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和血尿酸、尿尿酸水平,并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治疗后,病人的血压水平和血尿酸水平都有下降的趋势,但血压下降与血尿酸下降之间无相关性[66]。改良四物颗粒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病人,可降压、调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改善中医证候[67]。自拟祛湿降压方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对临床症状眩晕、心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68]。祛湿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69]。眩晕1号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人临床效果显著,可能与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有关[70]。化痰降压方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71]。采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可有效降低病人血压,不良反应少[72]。
2.2.4 阴阳两虚证 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治宜滋阴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四逆汤加减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可以明显降低血压,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73]。加味二仙汤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阴阳两虚型更年期高血压病疗效确切[74]。 加减地黄饮子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阴阳两虚型老年性高血压比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有较好的疗效[75]。在降压治疗基础上,稳压肾宝方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病人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从而平稳降压,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76]。 杞鹿健肾颗粒联合基础降压治疗后,阴阳两虚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有一定降低趋势[77],张成秋等[78]研究结果显示,金水宝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病人的早期肾损害效果更好,能有效保护和稳定肾功能。温阳益肾汤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眩晕、头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等症状的程度[79]。温阳益肾汤治疗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80]。由此可见,中药复方在治疗高血压病中成绩斐然,值得现代研究深入挖掘。
3 中成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目前已经上市的中成药降压药在治疗高血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见的有牛黄降压丸、松龄血脉康、山楂降压丸、安脑丸、罗布麻降压片、杞菊地黄丸、龙胆泻肝丸和当归龙荟丸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黄降压丸对SHR大鼠血压、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内皮质激素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松龄血脉康是单纯的中药制剂,有养血熄风、活血化瘀、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功,有扩张血管和调脂、降血压的作用。山楂降压丸降压、降脂效果突出。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安脑丸,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意识昏迷等。高血压病作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人需要长期服药以维持血压正常,容易损害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西药虽然能够使血压下降,但是在具体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副作用多、耐药性强、禁忌证多,部分药物联合使用受限等是不可忽略的障碍。而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和机制与西药差别大,其负面影响小,不仅降压且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病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西药降压药产生的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等,导致病人产生恐惧心理,不能及时治疗以耽误病情,是目前全球普遍难题;而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更易于被接受。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全方位深入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研制具备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剂型多元化、便宜易得的中药新药,以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将中医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优势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