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8-01-17金小钰文丽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金小钰 文丽娜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形成原因众多,主要的机制为大脑局部区域供血障碍,脑组织缺血坏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1]。随着医学的发展,脑梗死病死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部分存活患者会留有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其生活质量降低[2]。集束化干预集合了一系列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广泛的用于难治的临床疾患[3]。可以明显的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患矛盾。笔者从2016年1月起对脑梗死患者采取集束化康复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0±2.3)岁;试验组4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1±2.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 入组患者经CT、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排除肝肾等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意识模糊的患者;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4 伦理学 本试验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5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集束化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由于其肢体和语言功能的障碍,导致其心理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尽量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加其康复的信心[4]。②给予社会支持:积极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支持患者,多进行探望,给予患者家庭支持,让其认知到自己的重要性,提高康复依从性,促进康复顺利进行。③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肢体功能障碍,因此,积极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就显得非常重要。研究显示在康复过程中加入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有效率[5]。在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紧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必须在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再按照运动发展规律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安排,康复计划由简单到复杂[6]。④坐位平衡训练护理:坐位平衡训练是其康复的第一个环节,因其生病后相当长的时间为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在每2 h给其翻身拍背是应当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功能位,引导患者肩关节外展外旋位,髋关节呈内收内旋位,足尖、足跟保持垂直,这样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7]。注意体位变化时,动作温柔避免粗暴。并且告知家属鼓励患者日常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助于康复。穿衣时在患者坐位的基础上进行,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相反。这样可以尽快的引导患者生活能力自理,激发其对康复的渴望,更加积极的配合康复治疗[8]。当患者坐卧位平衡达标之后,患者就可以参加被动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在训练前后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充分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的避免痉挛、关节僵硬等情况[9]。⑤语言康复护理: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尽早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引导患者进行撅嘴、鼓腮、龀牙、叩齿等动作的练习,同时配合舌尖锻炼,护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之后引导其做简单的发音练习。

1.6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10]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生活能力评分采用SIS量表评估,主要包括:力量、手功能、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社会参与等,其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表1) 试验组力量、手功能、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社会参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力量 手功能 行动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记忆与思维 交流 社会参与试验组 40 159.77±39.98# 119.49±31.84# 169.23±36.89# 153.54±25.70# 159.27±41.37# 189.33±34.35# 118.61±29.88#对照组 40 123.87±31.45 95.33±34.55 140.62±31.38 139.54±26.53 130.14±36.17 163.56±34.98 81.69±28.33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减少值试验组 40 36.28±5.13 19.36±2.36*16.92±2.77*对照组 40 36.27±5.34 26.66±3.48 9.61±1.86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康复护理已经成为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康复护理是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康复训练程度和内容进行有规划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残疾率,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集束化护理”(cluster based care)是多种护理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经临床证实都能提高患者结局的一种护理措施,各种元素共同实施比单独实施更加能提高患者的结局[12]。笔者将集束化护理与康复护理合理的集合起来,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中。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后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眩晕、恶心呕吐、肌无力等,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下降[13]。研究显示,科学合理的集术化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14-15],最终达到生活自理,可以重新参加社会活动。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对其心理、社会支持、肢体功能康复、坐位平衡训练、语言康复这5个因素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1]洪显钗,舒美春,留盈盈.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8):950-952.

[2]董自娟,李明,王丽,等.优质护理在合并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47-2448.

[3]黎瑞仪,陈树娣,蔡树泳,等.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5):724-726.

[4]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5):73-74.

[5]王晶晶,曾玉萍,余珂.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5,30(7):1312-1313.

[6]汪素琴.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对脑梗死急性期肢体康复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210-1211.

[7]孟晓旭,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44-445.

[8]张贵群.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5):101-102.

[9]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01-202.

[10]李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59-160.

[11]曾维.脑梗塞后遗症期合并压疮的治疗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58-159.

[12]陈霞.集束化护理理念的临床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2):181-182.

[13]李会鸽.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9):151-153.

[14]黎瑞仪,陈树娣,蔡树泳,等.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5):724-726.

[15]李小红.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67-1569.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面试六禁忌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