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17冼华玮
冼华玮
脑出血多发于50~70岁人群,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多发于春天和冬天,经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在发生脑出血前通常没有任何征兆,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感,在脑出血发生后血压明显上升[1]。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定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预后[2]。此次研究针对经颅多普勒(TCD)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现将此次研究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在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为(62.5±6.4)岁;在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为(63.5±6.7)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0.05。
1.2 诊断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CT检查的方式对术后情况进行确诊。使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对患者实施扫描并诊断,对患者的全脑进行连续的扫描,将层厚及间隔都设置为5 mm,根据扫描结果适当调整术后的治疗方案。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TCD检查的方式对术后情况进行确诊。患者采取平躺的体位,头部应稍微偏向对侧一些,对横切面和长轴切面进行检测,同时对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厚度、斑块及血流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根据扫描结果适当调整术后的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判定标准[3]: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优:患者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良:患者生活部分可以自理,在他人的帮助下可以行走;差:患者虽然意识清楚但是需要卧床。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0%。
观察标准:①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包括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在调整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应用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人录入到EXCEL,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保证所有资料准确、无误。将数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SPSS 19.0软件,对各种变量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6.7%,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的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生活状态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30 45.4±4.3 47.8±4.6 50.4±5.0 51.5±5.2观察组 30 59.5±5.7 60.5±6.0 66.8±6.9 64.5±6.5 t值 8.831 7.512 8.607 6.984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在出血后引起了脑组织的坏死,从而加重了血管外出血、海绵样变性等伤害,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5-6]。脑出血在全部脑卒中占到20%~30%,发生脑出血的因素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呕吐、意识障碍、眼部症状、头痛头晕[7-8]。临床中治疗脑出血中,强化手术后的诊断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CT诊断,观察组患者进行TCD诊断,经过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研究显示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之后实施超声多普勒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流生理参数,具有敏感性高的优势[9-10]。CT虽然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脑出血同时清晰的显示出血肿的大小和出血量,但是TCD可以检测出颅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客观的反映出了各种病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TCD诊断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另外也有效的提高了对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诊断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于患者的预后,通过诊断的结果适当的调整治疗的方案,有效的纠正了细胞缺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脑出血术后采取TCD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TCD诊断及时的掌握了患者颅内血管的情况,有效的改善了脑组织供血的现象,加速了神经功能的康复,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1]谢小晓,武娟,张明耿,等.TCD诊断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8(22):62-63.
[2]钟明峰.TCD诊断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4,10(19):129,131.
[3]张立强.TCD检测CEA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灌注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24(7):45-47.
[4]邓榕,刘勇,宋媛媛,等.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和CT动态扫描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3):450-452.
[5]崔守章,王辉,陶红,等.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数据挖掘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4,14(7):68-70.
[6]张莉宏,关胜男,高桂莲,等.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锥颅术后置管期间脑血流的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2(24):40-42.
[7]吴建维,贾娇坤,丁则昱,等.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压变化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0):836-841.
[8]谭茜茜,林涛,张丽君,等.TCD监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4(8):50-52.
[9]张丹霓.经颅多普勒在颅内感染和脑出血初期颅高压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