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山爱心烘焙屋社会化助残圆了残障人的就业梦

2018-01-17周秀清

大社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助残残联山镇

◎周秀清

自主就业、自食其力,是残障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东莞茶山镇爱心烘焙屋社会化助残圆了残障人的就业梦。

在这间充满浓郁人情味的烘焙屋里,残障人不仅学会了自食其力的本事,还收获了改变人生、迎接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多方合作 社会化助残

2012年12月,在东莞市残联的指导下,茶山镇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康就中心”),旨在通过“三师”(社会工作师、康复治疗师、职业训导师)联动的服务模式,为残障学员提供综合性残障康复就业服务。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社工发现残障人的康复与就业是一个漫长的融合过程,持续的过渡性支持非常必要。

经过深入调研,社工向茶山镇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镇残联”)提出成立社会企业的构想。尽管每年镇残联都会针对残障人士开展面点制作培训,但要真正办社会企业,则面临店面、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难题。最终确定由镇残联统筹监管、广东狮子会茶缘服务队出资指导、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体运作的三方合作模式,推出东莞市首家以社会企业模式运营的助残公益项目——茶山镇爱心烘焙屋。

2015年6月26日,茶山镇爱心烘焙屋正式成立运营。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目前,茶山镇约有一千名残障人士,“爱心烘焙屋不是营利的机构,只是给残障人士提供一个学习技能的平台。”茶山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张银崧表示,通过授人以渔,从深层次解决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残障人在这里经过专门的培训之后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就业、自食其力。

专业培训 市场化运作

位于茶山镇健康路的爱心烘焙屋店铺面积约70平方米,现有5名工作人员,包括1名负责营销兼管理的店长、1名肢体残障人士担任技术及培训师傅、另外还有3名精神和智力残障人士作为店员。该项目以康就中心的服务为依托,通过综合评估并培训出一批具备就业意愿及就业能力的残障人士,对接输送至烘焙屋做店员,让他们能靠自身劳动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实现自身价值。

店员阿谦,今年43岁,在没来中心前,由于不按时服药,病情常有反复,稍不如意就乱发脾气。来康就中心后,康复师对其进行了药物管理,阿谦病情稳定下来了。社工对其进行情绪管理,阿谦脾气温和了许多,也开始懂得关心家人。爱心烘焙屋开张后,考虑到阿谦的意愿及潜能,中心推荐其到烘焙屋从事后勤工作。阿谦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做事也很勤快,在面点师傅的帮助下,其逐步胜任了烘焙屋后勤工作。其父母也多次跟社工反馈,现在阿谦不仅能按时服药,除了日常花销外,也会定期给家人购买物品、补贴部分家庭开支,每次说到阿谦,父母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首批店员从2015年初已开始接受系统培训。一方面,康就中心社工针对学员的现状及需求设置了系统的培训,包括文明礼仪、沟通、后勤卫生清洁、糕点的基础制作等方面;另一方面,通过高薪聘请面点师傅上门授课或派出技术骨干外出取经的形式提升烘焙屋的糕点整体制作水平。经过专业培训,现在店员已经能够通过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类手工饼干、蛋糕、西点、面包、简单饮料等。

在营销方面,爱心烘焙屋实行市场化运作,除了日常店面销售,还定期进行户外义卖活动,并拓展企业、团体、个人的上门定制及DIY体验等多个销售渠道。很多顾客在品尝了店面的糕点后纷纷竖起大拇指,“没想到残障人士也能做出那么可口美味的糕点,以后每年的生日蛋糕就在你们这里订做了。”在东莞理工学院的工商模拟市场现场,学生志愿者们争相义务售卖爱心烘焙屋糕点,成了学生群体中的网红,吸引了大批学员驻足购买。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及多渠道的销售,烘焙屋的经营实现了略有盈余。

打造品牌 可持续发展

爱心烘焙屋不仅致力于打造残障学员的就业梦,也尽可能地传播爱心,让更多的残障人士从中受益。例如,每年镇残联都会以爱心烘焙屋为平台开展各类型的糕点制作培训,让残障人士学会糕点制作技能,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另外,爱心烘焙屋还积极参与康就中心定期开展的下户探访活动,为困难残障人士免费送上可口的糕点,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助残带来的成果。燕姐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由于疾病导致双下肢瘫痪,整日与轮椅为伴,让她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在参与烘焙屋几期面点制作培训后,燕姐逐渐喜欢上了烘焙工作,每一次做出糕点成品,她都会很开心地拿到康就中心与工作人员分享,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乐观。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爱心烘焙屋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发展的资金,甚至实现更多收益盈余,摆脱单纯依赖政府补贴或慈善捐赠获得资金的单一渠道。项目运营模式成熟、能持续盈利后,将视情况扩大店铺的经营规模及范围,持续发展成集设计、订制、配送,堂食、外送、批量加工等一条龙的中西式糕点公益品牌。

另外,除去日常运作成本、人员正常开支之外,盈余将全部用于爱心烘焙屋发展和残障人公益项目,并在项目成熟稳定后,成立残疾人公益基金,将店铺盈利纳入基金管理,用于茶山镇残障人事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助残公益品牌,开辟社会化助残的新路径,甚至将该助残模式向东莞其他镇街、珠三角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推广,营造全社会热心助残和残障人士自强不息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助残残联山镇
仁化红山镇白毛茶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
乌鲁木齐市残联“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传奇孤山镇,青山总不尽
福建助残福利事业拓新局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路径优化探究
狼山镇派出所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鞋山”
Shenzhou Ⅶ Is Ready to 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