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器凤纹纹样研究
2018-01-1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3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0336)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我国的青铜器时代始于夏代,中国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纹样是指在青铜器上进行的纹样装饰,因为当时受工艺水平的限制,青铜器的品类较少,纹饰多为简单的环状纹样。直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的种类才逐渐增加,除了出现了众多的礼器,还相继出现了众多的乐器和兵器。青铜器的纹样也发生了变化,凤鸟纹、饕餮纹等动物纹样的数量增加,达到鼎盛时期。
一、商周时期青铜器凤纹纹样的定名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最辉煌阶段。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种类繁多,在数量上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随着青铜器的增加,青铜器上纹样的种类也日益繁多,这样的发展趋势就涉及到青铜器纹样的命名。
对青铜器纹样的命名可以追溯到宋人的《考古图》与《博古图录》。例如《考古图》中论及五癸鼎:“鼎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并且引用《吕氏春秋》中的:“古者铸鼎象物以知神姦,鼎有此象,盖示饮食之戒。 ”而《博古图录》中论及毛鼎有云:“腹有蝉纹,脰饰饕餮,间之云雷,亦以贪者惩也。”1由此,“蝉纹”“饕餮”“云雷”等名称多为后人所沿用。在此基础上,清人又增加了“蟠虺” “夔纹”“凤纹”等纹饰名称。现在国内凤鸟纹样的研究当始于容庚先生,他在其所撰的《商周彝器通考》的一书中,首次比较标准而系统地对青铜器纹饰做了定名。在《商周彝器通考》第六章《花纹》中,他将青铜器纹样中的凤鸟纹分为凤纹和鸟纹,并且认为鸟纹起源于商代以及西周,而凤纹则始于商末,盛行与西周。2
二、商周时期凤纹的起源与文化背景
凤纹顾名思义是对神鸟凤凰的描绘,凤凰源于原始社会中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他们期望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于是在这种幻想下,凤的形象便诞生了。《春秋•演礼图》中云:“凤,火精”,是指凤是五行中的火生成的神鸟。在《宋书•符瑞态》则云:“蛇头燕颌,龟背鳖腹,鹤顶鸡喙,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在《山海经》中对凤凰形象的描述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尔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3
凤鸟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后被广泛运用与周朝的青铜器上,但是纵览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的发展史,会发现商族子姓以玄鸟为图腾,但是在青铜器上反应玄鸟的纹样却不多,反而是在西周早期凤鸟纹大量出现,并且多是作为纹样的主题。这个现象要从商周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传说中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所以商人以鸟为祖先。再从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中提到“在商人观念中,去世的祖先可以直接到达神界;先王对死去的祖先举行仪式,死去的祖先再去宾神,因此在商人的观念中,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是直接打通的,但生人的世界与祖先的世界之间,或生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之间,则靠巫觋的仪式来传达消息”来看,商人认为祖和神是一样的,祖即神,神即祖。所以玄鸟也是神,也是祖。而商朝时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是为了通人神,所以自然不能用代表始祖的玄鸟来做纹样,也就导致了商朝青铜器商的凤纹比较少。
到了西周,一方面的原因是周人不再以鸟为先祖。在《诗大雅生民》中有记载:“厥初生民,时为姜螈,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经•鲁颂•閟宫》说:“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可以看出周人的祖先是姜嫄,所以鸟类就可以用作周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凤纹自然也就多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周人认为鸟会庇护周人。在《诗大雅生民》中有提及:“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所以鸟在周人的意识里无疑成了和神灵沟通的最佳媒介,而凤作为鸟的丰富化和神圣化的产物,自然也在青铜器的纹样的发展中也迎来了高峰。
三、商周时凤纹各部分的特征及作用
之前学者们关于青铜器纹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饕餮纹或者夔龙纹,对凤纹的研究较少我结合记载青铜器纹样的文献,并且通过对比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凤纹,来探究这段时期凤纹纹样的特征,主要从凤纹纹样的冠部、眼睛和喙、胸脯的纹饰以及尾部等部分的变化和差异来分析。
(一)冠部
从商到西周,凤纹的冠部变化较大,殷墟时期的凤纹的冠部可以分为有冠和无冠,而西周时期的凤纹全部为有冠。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人的认知比较有限。无冠凤鸟形象出现在商代初期(如图1),那时的凤鸟还没有完全的神圣化,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鸟类。到了商代末期出现了带花冠的凤纹,这种凤鸟冠延续至西周中期逐渐消失,而且凤冠也会随着载体的形状起到一些使凤纹适合载体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商到西周晚期,凤纹冠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装饰性在逐渐增强,这也有利于增强凤纹神灵崇拜的作用。
图1
(二)眼睛和喙
从商到西周时期,凤纹的眼睛部分未有明显变化,形状多为圆形,瞳孔处有圆圈或圆点或者无瞳。
凤纹的喙部都会加入一定的线条装饰,多数为一条线,比较简约,极少数比较复杂,装饰性较强。凤纹的喙变化也比较小,一般分为尖喙与勾喙两种,且都为闭合的状态。整体来看这两个部位在凤纹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对凤纹的整体神态影响较大。
(三)胸脯
凤纹的躯干部分实际上还可以再细分为颈部和躯干,是形态和纹样装饰最复杂的部分。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变形使它适合多种多样的载体。如果青铜器比较高,则凤纹会通过拉伸颈部,使躯干形态更加高挑,与载体的形状相呼应。凤纹纹样的这种任意变形的属性,使凤纹可以随意伸缩,能够展示出不同的形式美感。
(四)尾部
无论是商还是西周,青铜器上的凤纹尾部都是最为丰富的部分。尾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在尾部在形状上经常与冠部相呼应,使凤纹的整体形象更加统一,更好的表现视觉美感。其二,是起到使凤纹纹样适合青铜器载体的作用。凤纹在当时是为了使青铜器能与神灵沟通,来向先祖、神灵传达人们的愿望或诉求,但是主体仍然使青铜器,于是凤纹纹样便要通过冠、尾、躯干等部位的变形来适合载体。如果在方型的鼎上出现的凤纹,尾部会通过形状上弯曲和尾巴数量上的变化来使得凤纹整体呈现长方形的样子。
通过上面对商周两个时期的凤纹各个部分分析,我们可以初窥出凤纹纹样的细节修饰主要集中在躯干部位,冠部与尾部的装饰表达主要是为了让凤纹来适合与载体,如雷德候所说,“就一般情况而言,纹样大多适合于器物的各个部位和块面,从而使装饰与整体的造型彼此相关,密不可分。”凤纹也不例外,它通过不断改变造型来适合青铜器,说明凤纹在当时的作用是用来传达人的诉愿,而非用青铜器来表达对凤鸟的崇拜。
四、总结
青铜器纹样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生产力、宗教、人的认识决定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必然产生的事物。通过对青铜器上凤纹纹样的研究,可以发现任何纹样的产生与发展都不会脱离当时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以及风俗习惯,希望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凤纹纹样背后的历史和它本身的内涵,由表及里的去认识凤纹,了解当时的商周文化,经过全面的考虑后,结合自己要运用的场合来分析运用。
注释:
1.张凯.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169-170.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123-126.3.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