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16陈永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典型案例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

陈永静

摘 要: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网络高新技术的引导下,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新技术和模式的辅助是智慧课堂推出的強大支撑,同时也使教育教学的改革得以促进,提升了教研教学的效果,为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特征,构建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课前、课中、课后和考试的四大环节进行阐述,并根据太原市尖草坪一中的智慧课堂案例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慧课堂;典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界定

关于智慧课堂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课堂是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并进一步延伸到智慧学习空间,智慧课堂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物理环境学习和虚拟网络环境学习融合。”而东北师范大学钟绍春教授认为:“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

因此,针对智慧课堂,目前学者的理解可分为两方面:一个是从教学方面分析,智慧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另一个是从信息化大环境方面分析,智慧课堂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一)教学环境信息化

智慧课堂将当前最好的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给老师和学生们,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资源条理化

智慧课堂是在课堂的教学资源库中,将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纳,资源管理具体条理化,可以在书面上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辅助讲解,更加生动形象。

(三)数据动态化

智慧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信息和相关数据相结合,分析出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得出直观的数据,实时动态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权威的数据动态基础,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长久发展能力。

(四)高效互动化

在智慧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等方式。老师上课更加高效,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为顺畅,充分体现了智慧课堂这一新兴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效果。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架构设计

智慧课堂的整体架构以学校实体环境为基础,以云技术可串连教室内平板计算机个人学习、校园行动学习、平台辅助教师整合式教学等为方式,发展多元、创意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架构的最大特色在于互动连结,即以应用云端教学服务平台串接而成的互动连结,师生分别运用云端平台进行教与学。教师课前可利用平台整合多媒体素材,编撰设计教学教材、练习活动、评量测验,编辑完成后指派发送给班级学生,以供学生们课前预习;课中通过PC或平板电脑搭配电子白板、投影布幕,呈现先前设计好的教材,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是望着板书文字,听着一成不变的讲授,而有具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学习刺激,打造全新的教学情境。搭配教师设计的实时反馈、练习活动或是评量测验,教师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状况,学生也因此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更加活泼有意义。

(一)硬件要素(以一个教室为例)

(二)软件要素

1.系统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提供个性化的软件平台,为智慧课堂教学提供基础服务,为智慧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开展课后教学的内容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非标准化资源传输提供一个便捷通道。资源共享平台以共建共享资源、建设优质资源为核心,以处理海量资源为导向,整合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3.教学应用平台

教学应用平台能够支持智慧课堂教学中全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及考试,再到对资源库和学生在本系统平台所有的操作记录的统计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支撑体系。

4.教务管理平台

教务管理平台为教务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手段,班主任通过该平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统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减轻班级管理工作。并且通过终端控制功能对学生机的进行终端控制,为学生打造一个绿色、安全的学习平台。

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2012年,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尖草坪一中在学校开设了智慧课堂实验班,尝试让学生带着平板电脑进课堂,由3个教学实验班到两个年级的实验班,再到全校铺开,创设了“让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全新育人环境,在学校实施了学习空间“人人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尖草坪一中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为目的对教室的软硬件环境进行了改造与升级,并将智慧课堂与尖草坪“1+1”课堂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形成了“1+1”问题解决学案课堂,即以“1(自主)+1(展示)”问题解决塔式课堂为载体,以“人人通”为抓手,让技术再造学习。具体概括为“六化推进、深度融合”,即课程项目化、课堂高效化、学习拓展化、资源立体化、诊断精确化、评价数据化,努力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一)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应用平台前期采集的学习分析数据为教师提供参考,并对教材新知识进行剖析同时制作出相关的电子课本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发布让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预习后将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完成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将教学重难点和易错点设定进教学情境中,以便于师生间更好地交流和互动,从而更好地为课中环节做准备。

(二)课中环节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在走进教室时是带着收获和未理解的疑问的,所以智慧课堂对于学生是落实和提升自己的过程,上课的过程已经不是以老师为核心,而是师生共同交流进步的过程。学生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和同学、老师、组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

1.老师通过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及情景引导,去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老师通过发布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互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老师通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并针对分析报告及时调整,再次提升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和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通过系统中的在线课堂练习功能,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现场检测,并及时获得练习统计情况,依据对学生课堂练习的结果数据进行剖析点评,课堂练习统计包括题目对错统计、知识点掌握度统计等,以便于教师能够做好针对性讲评。

(三)课后提升

老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推送个性资源给自己的学生,并高效、快速、准确地批改及互动。学生完成后发送给老师,老师收到后批改反馈给学生,相当于一对一的互动讲解,针对性很强。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学习提升,老师可以及时对学生个性化辅导并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另外,学生的作业、考试等产生的错题,系统可进行自动收录,并提供错题的分级管理,引导学生查缺补漏。

(四)考试阶段

在考前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教学情况,根据系统统计的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分析报告,根据报告中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个人问题分析、学生分层情况、学生薄弱点情况等提供针对性的考前复习帮助,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准确性。

考试后通过系统对试卷和成绩的分析产生的成绩分析报告,为师生提供宏观对比,帮助师生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将教学与考试更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尖草坪一中通过智慧课堂与尖草坪“1+1”课堂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环境,经过课前预习阶段,师生对课堂知识已经了然于心。太原市尖草坪一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创新模式,对促进教育公平、落实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式深度融合的代表,更是教育教学深度改革探索的结晶。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成熟,真正实现了服务于教学,应用于教育。因而,我们要继续加快发展智慧课堂,努力提升智慧教育水平,提高教师智慧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学习行为,全面培养智慧人才,提升我国现代化教育实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3]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教育,2016,(2).

作者单位:

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典型案例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品设计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贸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产学研校企合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