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学生高考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8-01-16莫静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综合题能力策略

摘 要:提高地理综合题的得分率,是学生战胜高考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易产生的典型错误,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高考综合题解题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考地理;综合题;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莫静华,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中学教师。(广东 湛江 52400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1-0114-03

地理综合题在全国I卷中分值为56分,考查的内容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知识,考查目标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种能力。地理综合题的得分高低,直接影响到文综学科的分数高低。学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常常因各种原因,造成得分率不高。笔者归纳分析了考生存在的共同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对解答地理综合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典型问题

1. 审题不清,读图表技能差。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在综合题中,信息的表达方式一般包括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际上是领会、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这样在答题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些试题的答案就在图表信息中,只要看懂图表就可以得出答案。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就不能准确地答题。

2. 地理空间概念不清,任意定位。许多学生存在着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计算和地理分布等基础知识较薄弱的问题。而近几年高考地理以区域为背景,重点考察区域内系统内容,区域定位就是解答此类地理试题的关键。部分考生失分主要表现为答案过于简单,定位错误,表达不到位,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废话连篇,无法切中题目要点。

3. 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差。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因果关系理解不够深刻,易漏掉中间环节。读题之后,无法寻找出题目的特殊性,未针对试题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回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长期训练单学科试题养成的思维定式所造成的。

4. 卷面书写不规范,存在不同程度的丢分现象。很多学生在答题时答案表述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未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口語化严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整体凌乱;组织答案的过程中,逻辑不合理,前后冲突,因果矛盾,段落层次不清,没有标点符号。这是地理综合题答题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地理综合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1. 知识储备是基础。

(1)培养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即根据所给的材料和图示判定区域名称、地理事物分布与其他事物联系的能力。

具体包括:把握经纬度的基本递变规律。从整体到局部,确定区域的绝对位置:既要熟悉各大洲、大区、主要国家的经纬度位置,又要熟悉一些特殊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如重要河流河口、主要海峡、特殊山脉的经纬度位置。以主要经纬线为骨架,确定相对位置:识记一些主要的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确定细小区域的位置。

(2)培养分析地理区域特征能力。

首先要明确区域特征的基本分析方法:

①地形:从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形单元、特殊地形四方面分析

②气候:从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差异、产生影响四方面分析

③河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开发利用三方面分析

④资源:从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三方面分析

⑤农业:从农业类型、农业特点、作物分布、区位因素、优势问题五方面分析

⑥工业:从工业特点、主要工业区、区位因素、优势及问题、发展方向五方面分析

⑦交通:从陆地运输、内河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发展方向五方面分析

⑧人口:从人口构成、人口分布、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四方面分析

其次是对区域特征综合分析:一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流、地形、气候对城市的形成、分布、发展的影响;气候、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自然资源类型及储量对工业的影响;地形、气候、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等。二是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综合:运用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作用、板块构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分布;运用区位因素原理解释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等。

最后是突出区域的典型特征或独特特征:如季风区的水旱灾害,中亚的干旱,欧洲的海洋性,横断山区的垂直分异,中南半岛的地形,非洲自然带的南北对称,澳大利亚自然景观的半环状,南美洲的湿热,青藏高原的高寒,日本、新加坡的经济,美国的农业,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3)培养和谐“人地关系”的意识。

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地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因此,学生要正确掌握各区域“人地关系”的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有目的地培养和谐“人地关系”意识。这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地理综合题主要的设问方式。

2. 解题方法的把握。

下面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三十七题为例,通过分析解答过程,让学生在高三复习中形成解答综合题的一般思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地理成绩。

(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材料、图等素材和问题。

原题:(2018新课标全国卷I)(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①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②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③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④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笔者认为审题步骤应为:首先,明确问题的个数。地理综合题每一问都占有相当大的分值,每一问可能又有两小问,而在解答的过程中考生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漏答的现象。如第①、②、③题均包含两问。然后,仔细解读问题,再带着问题审阅材料和图表等素材,并找出对象主体、关键修饰词等。

认真审题可防止学生在答题时答题跑偏、答非所问。如第①题中,主体对象是推测地貌、气候特点,关键修饰词是河流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该题在题干中用“堰塞湖”作对比,给答题提供了思路,只需要对比堰塞湖的形成条件,反向推测即可。同时可结合区域地理学习中积累的当地地形知识加以佐证。关于气候的问题则是抓住材料中“积水较浅”这一关键词反推。第②题中,主体对象是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关键修饰词是面积稳定。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中“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是在问什么,其实就是在问谁大谁小。由河流变成湿地的过程是水量减少的过程,即蒸发量和降水量差值逐渐减小的过程。抓住题干中强调的“面积稳定”一词,从而最终确定蒸发量等于降水量。第③题中,主体对象是说明原因,关键修饰词是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本题可参考“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作答,无论是河流水还是海水,蒸发量、降水量、河流注入量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第④题中,主体对象是阐述理由,关键修饰词是工程措施、恢复为外流河。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同意与否都不影响得分,关键是找到充足的理由支撑观点。需要注意的是,阐述理由时,只需从一个方面分析,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2)列出答题模板,回归教材,应用原理规律答题。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深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课本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高考的主要趋势。一般综合题答题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两大方面入手: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水源)、土壤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涵盖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济状况等方面。教师可依据此特点,构建出答题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答题时紧紧围绕这两大方面。

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思路展开:先确定其位置(包括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及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推测气候的特点,再进一步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點和区位特征(河流、自然带、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同时还可进行跨区域比较,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

(3)运用地理术语,巧妙组织答案。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的形式,阅卷老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试卷批改,教师在阅卷时一般采用寻找关键词,“踩点”给分的策略。所以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使用关键词、专业术语,甚至套用课本的语言文字描述。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地理语言的理解和认知,积累一定的地理学科语言,在考试时便可做到答题规范,观点清晰。

(4)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杜绝错别字。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逐步养成。字迹潦草不利于阅卷老师找到得分点,所以在答题时书写不一定要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清楚。在阅卷时,不仅要确保地名和关键词正确无误,还要将答案分点、分段书写,便于阅卷老师阅读,不遗漏得分点。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专业知识,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综合题的解答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要选拔会思考、会学习的人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的能力,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学生要取得高考地理综合题的优异成绩,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还要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陈 晨

猜你喜欢

综合题能力策略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圆周运动与抛体运动的综合问题求解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