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坭兴陶特色产业传承民族文化的探索

2018-01-16李加旺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坭兴陶民族文化职业学校

【摘 要】本文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对接钦州坭兴陶特色产业开设特色专业为例,通过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教材、进课堂等措施,探索职业学校对接区域特色产业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 区域特色产业 民族文化 坭兴陶 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083-02

对接民族特色产业开设特色专业是职业学校走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对接钦州坭兴陶特色产业开设特色专业,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既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人短缺问题,又很好地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钦州坭兴陶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钦州坭兴陶具有悠久的历史,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到清道光年间发展为艺术陶,并驰名中外。1915 年,钦州坭兴陶作品“山水花鸟瓶”参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后继众多的荣誉使钦州坭兴陶声名鹊起,并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近年来,地方政府及上级部门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坭兴陶特色产业,如 1997 年,国务院颁发《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将钦州坭兴陶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坭兴陶烧制技艺于 2008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商标;钦州市在 2013 年 1 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批准授予“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等。据统计,截至 2016 年,钦州大大小小的坭兴陶企业、手工作坊已接近 260 家,从业人员 8200 多人,年产值 5 亿多元,目前坭兴陶品种共有日用陶和工艺美术陶两个大类、10多个系列、300 多种器型。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欧美、东盟、澳洲以及我国港澳台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北部湾经济大潮的推动下,钦州坭兴陶产业对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为地方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钦州坭兴陶产业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坭兴陶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目前活跃在坭兴陶设计、生产一线的人员大部分年事已高,坭兴陶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奇缺且不稳定,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二是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数量少,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全面,缺乏创新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远不能满足整个坭兴陶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由于新的传承方式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而市场扩大和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如何解决民族陶艺人才短缺,如何传承发展坭兴陶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些人才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解决,这为职业院校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及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对策

(一)对接坭兴陶产业开办特色专业,系统化培养民族产业专业人才。为了改变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统坭兴陶技艺传承模式,使技艺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在地方政府及坭兴陶行业企业的帮助和指导下,根据地方坭兴陶特色产业的需求,于 2011 年开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民族陶艺方向),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育人模式,与地方坭兴陶企业、民间大师工作室、民族文化产业基地等合作,制订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并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效果。目前,学校每年培养坭兴陶民族文化传承人才 100 多人,对坭兴陶行业企业培训员工 400 多人次,已有近百名毕业生独立创业,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或陶艺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民族陶艺专业已成为学校特色专业、学校的名片,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每年都吸引上百名八方学子前来求学,既为坭兴陶行业解决传统手工艺人才短缺问题,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储备优质、稳定的人才资源,特色专业的开设对钦州坭兴陶技艺及文化的传承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对接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大师工作室,传承工匠精神。为了使民间那些坭兴陶技艺精湛,对民族文化有着很高造诣的艺人和大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一是学校主动走出去,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民间坭兴陶艺人、企业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到学校的教學中来,将传统的家族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等传统单一的陶艺传承方式融入学校的科班教育主渠道,让大师名师们的“独门绝艺”“看家本领”后继有人。同时,也让学生在大师名师的倾心指导下得到正统的传承,成为钦州坭兴陶传统手工艺的继承者、传递者。二是学校制订专业教师、企业大师“双向参与”机制,聘请民间艺人、企业技艺大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专业顾问、专业带头人等;学校也派出青年骨干教师进入坭兴陶企业,担任兼职设计师、管理人员,并和企业大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推行现代学徒制,共同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目前,学校与 10 多家较有实力的坭兴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了 16 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作为学校的兼任教师,建立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大师工作室为首的 5 个大师工作室,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特点,结合坭兴陶的工艺流程和大师自身不同的技艺特长分工艺、分小组进行传艺。通过大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仅掌握了独门绝技、高精技术,还继承了大师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改进与创新,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学校通过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人才模式,有效地改变了父带子、师传徒、言传身教、口手相传的千年坭兴陶传承模式,增强了陶艺传承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坭兴陶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率。

(三)对接坭兴陶产业开发特色课程和教材,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课程系统化建设。一是开发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通过对坭兴陶历史文化、制作流程和技艺的调研,探访行业、企业、工艺大师,查阅相关文史资料,对坭兴陶碎片化的相关信息、知识进行收集、分类、梳理,建立基于民族文化与坭兴陶技艺设计、制作、营销等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以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二是开发特色专业教材,填补坭兴陶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空白。学校联合工艺美术大师、文化传承人、教育专家、坭兴陶企业骨干等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将民族文化元素、坭兴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按教学及认知规律融入教材中,通过校企共同参与,把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体会和大师的技能积累、实践心得融合在一起,提炼成系统知识,再配以大师的制作案例,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符合企业人才标准的系列教材。目前,学校已编写并出版了《坭兴陶艺简史》等六部特色教材。endprint

(四)对接坭兴陶产业搭建民族文化傳承平台,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坭兴陶民族文化传承的实体基地。为了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坭兴陶民族文化元素,学校建设了校内坭兴陶实训基地、千年古陶城实训基地、坭兴陶艺展示体验中心、坭兴陶民族文化陈列馆、“安州柴灶”等。同时,还建设了许多与坭兴陶文化传承相关的校园景观,如雕塑、壁画、长廊、宣传栏、文化亭等,学校把这些基地和景观作为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实体,营造了浓浓的民族文化育人环境。

2.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民族文化。学校为了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校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坭兴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名家名品、陶艺高手传奇、创业新星等,通过坭兴陶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让学生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二是学校成立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的学生社团,如坭兴陶艺学会、民族歌舞学会、民族器乐学会、民族工艺学会等,开展传播各种民族文化的主题活动,如坭兴陶艺制作大赛、陶艺展演、民族服饰表演、唱山歌比赛、古诗词朗读比赛、民族体育竞技、民族文化报告会、大师讲坛、民族庆典等,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气氛,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培养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的知识,练就过硬的坭兴陶技艺。三是学校联合地方文明办、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地方中小学开设坭兴陶技艺创作第二课堂,举办坭兴陶制作比赛、陶艺作品展演等活动,扩大坭兴陶民族文化的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蒋汉松.在职业教育中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美术界,2015(6)

[2]刘永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坭兴陶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界,2010(7)

[3]吴小玲.论钦州坭兴陶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J].钦州学院学报,2013(6)

[4]李加旺.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改课题“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6A008)。

【作者简介】李加旺(1961—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坭兴陶民族文化职业学校
中职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探索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