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探讨
2018-01-16曾茵
曾茵
【摘 要】本文基于新课改的背景,对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提出通过紧扣文眼,感知全文;品读作品,激发想象;揣摩意蕴,文本交汇;情景交融,产生共鸣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鉴赏性阅读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鉴赏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042-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评价的意识和能力。鉴赏性阅读是指在某些特定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将文章中的文字转化为意象,从而深刻感受文章中包含的情感,体会文章的内涵,使学生的情操活动陶冶,精神获得升华的过程。鉴赏性阅读的主要目标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主旨感情,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进行鉴赏,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紧扣文眼,感知全文
教师在开展鉴赏性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的文眼着手,紧扣文眼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一篇文章的文眼值得我们慢慢品味、仔细揣摩。文眼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文章首段、文章中部、文章末尾。例如,契诃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标题中的“套子”就是文章的文眼。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中的哪些细节和这一文眼相互呼应?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然后按照“思想套子、服装套子、环境套子、行为套子、语言套子”这五个部分构建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有一位学生对作品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这篇文章从思想上、论调上、生活上、衣着上、用具上、职业上的套子等细节表现了主人公别里科夫独特的套子情结,对其顽固保守、惧怕改革和甘愿维护独裁制度的奴性进行了批判。”学生之所以对作品有这么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全篇文眼。又如,笔者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紧紧围绕“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个全文的文眼,使学生准确把握住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通过紧扣文眼,回归到语文的本色,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沉浸在作者构建的情境中,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感染,内心产生共鸣,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二、品读作品,激发想象
想象力是鉴赏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能力,鉴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发挥想象力规律性地对作品进行理解。通过想象,读者可以充分感受、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并获得美的享受,这正是文学鉴赏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鉴赏性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拓展,从而获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美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拓展不能脱离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必须是在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作品提供的方向去进行想象。例如,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通过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来呈现梦境,通过梦境来抒发自己不畏权贵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细细品读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中的绮丽的景物描述进行合理补充,从而构想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深刻感受作品透出的鲜明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揣摩意蕴,文本交汇
任何文本都是多个文本的交汇点,它是这些文本的转移和深化。例如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顾描写“月”的诗句,并仔细品读。在教学《长亭送别》时,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相关的诗句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为学生构建一个品读鉴赏的氛围,使学生掌握诠释自身鉴赏体验的方式。在开展鉴赏性阅读教学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关资料来帮助自己鉴赏作品的方法。例如,以节选课文为基点扩展至整部作品;以某一篇课文为基点扩展至相关文章;以某一位作者的作品为基点扩展至作者的个人传记或评述性文章等。例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项羽不杀刘邦到底是因为心软还是轻视展开讨论,由此扩展至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苏轼的《范增论》、钱钟书的《管锥篇》、杜牧的《题乌江亭》等关于项羽、刘邦的评论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字,从而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内心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时引用相关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语境相称,便有一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般的畅快,课堂上的文学鉴赏氛围也自然形成了。
四、情景交融,产生共鸣
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是我们在鉴赏性阅读过程中必须去仔细品味的,在鉴赏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情感往往随着作品艺术形象的变化而产生起伏,有时我们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来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更加豐满,更加真实,在这个时候,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将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产生共鸣三个条件:
第一,类似的矛盾冲突。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古时候的人们为了社会进步而做出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依然能够给现在的人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启发,从而引起精神情感上的共鸣。历史上那些极具革命精神的诗词文章,如屈原的《离骚》《九章》,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直到今天依然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弦,使读者产生相当强烈的共鸣。因此,教师在针对这类作品开展鉴赏性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冲突与现代社会矛盾冲突相似之处,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产生共鸣。
第二,类似的生活环境。在实际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人的性格、思想情感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恰恰有重点表现人们对现实中这种相互关系的体会,如感伤离别、追思故人、怀念亲人、思念家乡之类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李白的《静夜思》正是因为作者的朴实的言语,展现了一个漂泊之人在异乡的月夜下思念故乡的情境,这个场景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常会体验到,因此这首诗歌千百年来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所以才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回顾与诗歌描述的类似的生活情境,如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上学,第一次远离父母去工作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作品意境的理解。
第三,实践经验相通。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客观经验,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歌中作者借观览庐山的感受,给读者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哲学上的一个道: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看事物不能片面,否则容易被事物的局部误导,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清全局。诗歌中阐述的这一认识哲理和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是相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哲理阐述自己的看法,找出生活中的相关例子,帮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含义。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鉴赏性阅读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牛立亭.新课改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探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7)
[2]凌新文.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职教,2012(7)
[3]于文铁.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