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
2018-01-16滕旭李艳青杨锐
滕旭+李艳青+杨锐
摘 要:职称评定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评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缺陷,无法做到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当前职称评价的不足,職称评定的目的是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客观、公正、全面两个大的方面。
关键词:职称改革;高等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06
2017年1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在职称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拒绝“唯论文论”、学术造假一票否决、英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在未来5年内,在所有领域内完成职称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对极大的困难和繁琐细致的工作。在此,笔者对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定的目的、意义和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职称改革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职称评定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评定和分级。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分级在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达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作为岗位任命的依据。通过职称评定,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否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依据。例如,什么级别的教师可以进行理论授课,什么级别的教师可以指导研究生,什么级别的医师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手术等等。
2.作为所服务对象进行选择的依据。通过职称评定,可以作为所服务对象选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依据。例如,学生在选择授课教师时,病号在选择医生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选教师和医师职称的影响,大家肯定更倾向于选择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3.作为规划职业生涯的依据。由于当前的薪酬制度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收入是与职称挂钩的,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职称评定条件,以便能够顺利地评定更高级别职称。因此,职称评定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个人职业发展的风向标。
二、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定的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评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现有的职称评定体系具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和不足,并不能满足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客观评定这一目的。
1.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多重工作任务,而现行的职称评定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做到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例如,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要承担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而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科研的评价,因此,作为个人职业的风向标,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更多是关注如何做好科研,对教学任务更多的是敷衍了事,最终导致教学水平的下滑。高等医学院校的医护人员更是要承担着临床、教学和科研的三重任务,而现今的职称评价体系更是无法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2.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限定了过多的门槛,使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因为某一方面的略微不足导致无法评定更高级别的职称。例如,职称评价体系往往规定评定某一级别职称需要发表论文多少篇,甚至需要发表SCI影响因子多少以上的论文多少篇,这些门槛的规定对一些从事比较偏门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极为不利。以我所在单位为例,评定副教授需要发表SCI影响因子3.0以上文章2篇,而法医学专业的SCI论文没有超过影响因子3.0以上的杂志,导致对法医学专业教师职称评定的不公平。另外,对科研门槛的限制,也限制了一些教学水平较高,而科研水平略低一些教师的职称评定。
3.职称与薪酬收入相挂钩。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薪酬收入都是与职称相挂钩的,高职称意味着高薪酬,由此导致一方面高校教师仅仅热衷于评定职称,而不是真正重视自身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一旦评定职称后,便松懈下来。并且,薪酬与职称挂钩并不符合我国现行的同工同酬这一基本的分配制度,最显而易见的是,同样上一个学时的课,教授的课时费往往要高于助教和讲师的课时费,并没有做到同工同酬。因此,应该取消薪酬收入与职称等级的关联,薪酬收入应该与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付出成正比,而不是由职称等级来决定。
三、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建议
我认为职称评定的目的是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应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客观、公正、全面两个大的方面。
1.职称评定应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职业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职称评定也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做到因人而异。我认为可将职称评价体系分为社会贡献类和学科贡献类两大类。其中,社会贡献类偏重于评价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其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例如医师的技术水平,或者教师的授课水平,其评价应以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依据。因此乡村教师和重点学校的教师其社会贡献可能是一样,甚至乡村教师的贡献要更大,但是很显然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乡村教师是很难获得较高的职称的。学科贡献类就偏重于理论或者科学研究了,主要应评价其对所在学科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例如医生通过其研究是否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教师通过其研究是否促进了教育理论或教育方法的发展。
2.职称评定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基层部门更多需要的是社会贡献类的人才,而省属或中央直属的部门更多需要的是学科贡献类的人才。即便是同一类人才,不同地域的部门需要的人才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地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我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放权于各单位部门,由各单位部门制定符合现阶段和未来发展需求的职称评价标准。而行政部门应该扮演好服务和监管的角色,而不应过多地干涉具体职称评价标准的制定。
3.职称评定应因时制宜。现在的职称评价标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标准存在滞后性,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变化,因为每次标准的变动都需要从上而下进行,解决的办法还是放权于各单位部门;二是职称评定是一劳永逸的,导致评审过后出现松懈的现象,因此我建议在职称评价体系中除了规定评定标准以外,还应规定评审通过后各级别职称所应承担的职责,如果发现评审后未能完成其职责者,可以做降级处理。
4.职称评定应做到客观。客观是对任何评价的基本要求,职称评价的标准也应做到客观。我建议将职称评价的指标分为门槛类指标和择优类指标两大类。其中,门槛类指标主要是针对一些很难量化的指标,例如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等,这些指标虽然很难量化,但可作为门槛,即一票否决。择优类指标主要针对的就是可以客观量化的指标,例如发表的文章数、获得的课题数等,通过量化可以计算出每个被评审人的综合分数作为评价依据。而且我建议择优类指标不适宜再设置门槛,因为这类指标如果设置过多的门槛,可能就失去了职称评价的客观性。例如,某单位的职员是该单位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的获得者,也发表有不错的研究论文,但是就因为该单位硬性规定职称评定必须获得过奖励,即把属于客观量化的择优类指标硬性规定了门槛,导致该职员一直无法评定职称。
5.职称评定应做到公正。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接下来就应该确保在评价过程中的公正。而公开是公正的重要保证,应做到:(1)评价标准公开,使每个被评价人都清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2)评价的权利公开,评价的权利不应局限在少数人手里,可采用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3)评价的过程公开,评价结束后,应将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向被评价人公开;(4)评价的结果公开,而且不应仅仅局限在公布评选的结果,还要就其原因进行公开。
6.职称评定应做到全面。大多数人的能力都是兼顾的,这就涉及如何全面地去评价一个人的问题。例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考察教学水平(社会贡献),又要考察科研水平(学科贡献),假设教师A科研水平可达到教授,但教学水平可能只有助教的水平,而教师B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都可达到副教授的水平,如何去全面地评价两个人的职业能力,难道教师A就可以评为教授,而教师B只能被评为副教授?
以上对职称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制定出更加合理、公正、全面的职称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任孝东.关于对高等医学院校职称评聘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1(S1).
[2] 徐晓萍,李丽华.关于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