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确立的思路与实践
2018-01-16何雪雁
何雪雁
摘 要: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确立的思路与实践,分析教育改革现状,从动词+名词式的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的分层次表达的教学目标和融入核心素养创设情景式项目式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05
2014年教育部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5年我国提出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从素质教育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下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建设进行教育改革,实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升华。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而在高职学校的化学课程改革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一线教师一起努力落实,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中体现出来。以下是一些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路。
一、动词+名词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很强,其指明了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努力完成的使命和获得的结果,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学科素养教学是从三维目标中提炼和发展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体现到现有的三维目标中,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可采用动词+名词式,例如“描述原子的组成”“区别醇和酚的官能团”“鉴别氯离子和溴离子”等。
行为动词指令明确具体,便于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后面加的名词就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的的内涵,这类名词的表达一定要是具体化的、小范围的、可操作的、重点突出的。例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这种表达不免有些空泛,不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可以改成“简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方面”,行为动词的指令是简述,教学内容则细化到四个方面,这样更具体明确,易达到目标。
二、基于课程标准分层次表达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达到的水平层次是不同的。按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认知维度来看,“描述原子的组成”,只是知识的重复,属于记忆类;“区别醇和酚的官能团”则需要在掌握两类物质的官能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识别,属于应用类;“鉴别氯离子和溴离子”则是在掌握两种离子性质的基础上应用于实践操作,属于分析、创造类。因此,教学目标应该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的表达:一是教学内容的分层次表达,从“学科课程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关联;二是认知维度上的分层次表达,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都各有三个层次,具体体现在行为动词的运用上。
对知识目标进行表述时,行为动词可以按内容标准要求的程度分为三类:一是了解类,简述、描述、复述、说出、指出、写出、列出、识别、辨别;二是理解类,阐述、评述、概述、解释、说明、比较、区别、分类、归纳;三是应用类,分析、运用、使用、制定、拟定、评定、撰写、设计、鉴别、论证、揭示、总结。
对能力目标的表述,行为动词也分为三类:一是模仿类,尝试、重复、再现、模仿、临摹、模拟、观察、辨识;二是操作类,发现、提出、运用、使用、采集、配制、制造、标定、制定、绘制、测量、计划、拟定、设计、挑选、排序、编写、连接、完成、合成、安装、解决、估算、计算;三是迁移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优化、推断、预测、假设。
对情感目标的表述,行为动词的三类分为:一是经历类,参与、体验、感知、接受、赞同、容忍;二是反应类,关注、认同、赞赏、拒绝、选择;三是领悟类,确立、建立、建构、形成、养成、决定。
三、融入核心素养要求 创设情景式、项目式教学目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几方面,这就对高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态度等的培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确立时就要有意识地融入进去,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高级认知维度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如何在教学目标表达的时候巧妙地融入,创设出真实的、自主的、合作的、有趣的情景式或项目式的目标,来加大学生对课堂的投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各方面发展呢?第一,发挥团队力量,对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行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的协作;第二,从优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经验,体会总结教学特点,形成自己对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培养的把握和实践;第三,走进学生,感悟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素养起了什么作用,从学生学习过程研究自己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生活、思想与教学内容思想的差异来加强学科教学研究;第四,将学科知识体系与练技能的工作知识体系混合,通过技能训练学习知识的方式来确立教学目标。
高职学校教育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考虑到这些方面,例如对高护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用手机录制一个配制500mL生理盐水的实验视频,并配音”的项目式教学目标,将单纯配制溶液的教学目标具现为一个录制视频的任务,内容目标“配制溶液”没变,把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化了,操作者(配制溶液)、配音者(讲解步骤)、录像者(导演、纠错),真实又有趣,难度不大,易达成,学生自主参与,最后的结果也易评价。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易执行、直指学生的学习目标、关注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关注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关注生成性目标,并且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确立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建设要求的教学目标还需教师不断摸索更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梁靖云,吕素巧.教学目标设计初探——如何理解、设定与表述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