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2018-01-16谢永兴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谢永兴

【摘要】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为能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得到显著提高,智慧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受到大众的关注与重视。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满足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主要概述智慧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有效措施,进而以推动高中信息化教學向着良性方向前行。

【关键词】 智慧环境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006-01

0

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现在已经得到人们的逐步认可。其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是以智慧教育为核心开设的,更是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当前智慧教育的完成需要依托智慧课堂的开设,辅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技术和教育的双向融合,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智慧能力。

一、智慧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学习过程中通过变革与创新能让智慧课堂的构建方式更显灵活,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师生可以巧妙的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智慧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探究知识,进而让学生能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喜爱这门学科,轻松愉快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并满足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要求。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转变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彰显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开设能让信息技术教学达到预期要求。

二、新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环境的构建方法

(一)集成与创新中丰富教学方法

1.从“普通书本”到“电子书包”

智慧课堂环境主要是将传统的纸质书籍转为电子书籍,便于学生阅读的同时,能将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问题及时的反馈出来。

“电子书包”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使用各类新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平板电脑等的使用,来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可以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情景、提出讨论性较强的问题、提供数字化的资源等,将所有的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最终收归到“电子书包”中。教师在进行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教案的设计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习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书包中的内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各个小组在独立协商、自主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能探究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构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学习困境,进而使用科学的思考方法,来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2.从“问题导学”到“翻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设可以从问题预设的角度入手,从而探究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要素。由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已经不可逆转,所以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将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方向,创造性的将微课问题导学与教育导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来构建翻转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既学生如何使用做图软件来设计自己的qq空间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成立学习小组开始讨论问题,有的小组成员提出使用qq系统就能进行空间的升级,且能选择漂亮的背景图片,但是这需要花费人民币购买VIP空间使用权限,所以探究如何自己设计qq空间,并将设计好的图片上传到qq空间是现在大家需要商榷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了解到使用PS这类做图软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且能制作出个性化的图片,且能有别于qq空间给大家预设的主题图片,所以各个小组成员会主动探寻PS的简单使用方法,用以设计个性化十足的qq空间图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开展专项微课讲解,然后带领学生探究该软件的实用要点。课堂上教师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合作与探究,做到答疑解惑,拓展提升,升华知识。最终将专项的微课教学转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将微课教学与问题导学融为一体,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将学习看成是学生实现自我需求的有意义活动,这也就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二)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适度的处理新教材

智慧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开设,需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生活经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唤起,然后以此为契机,拓展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让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效果更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设之前教师应体会到教材的意图,在教学的风格、实际的设备条件、教学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有选择的使用新课程资源。就以《信息技术基础》为例开展教学,其实该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开设的,通过信息的使用、评价、加工、表达等进行知识的组织,并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以技术能力素养为支撑。高一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如对于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班级可以适度的增设“计算机硬件认识”“硬件组装实验”等基础类课程。教学中为能更好的配合“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可以适度的增加“BBS论坛”、“E-mail”的使用,让学生使用这些基础类交流工具更好交流的同时,能对信息的处理和交流有着进一步的认同。但是对于基础能力较好的班级,则教学的重点则应集中在已有知识的考察和新知识的传授上,将操作能力培养看成是教学的重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影响,应积极的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在有效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前提下,让信息技术教学与之融合能更好地提升高中阶段的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吴茜.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12-13.

[2]刘向永,董玉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