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
2018-01-16刘德成
刘德成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足部骨折属于极为常见的一个骨折部位,大约是全身骨折的4%[1]。采取X线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属于该类骨折初步诊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人体足部的解剖结构相对复杂,重叠多,采取X线检查很难全面地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结构,很容易因关节面塌陷、关节移位、骨折碎片等影响检查结果,进而出现误诊、漏诊等,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目前,MSCT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其扫描的速度非常迅速,同时后处理技术极为先进,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图像[2]。采取MSCT技术对足部患者进行检查诊断,能够全面显示出患者骨折的信息,帮助临床治疗有效的治疗计划,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为了对比该种诊断方式与传统X线诊断足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该研究随机抽取了该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借助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从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为100 例;年龄范围均在 13~66 岁间,平均是(38.5±10.0)岁。骨折原因:80例为交通事故所伤,50例为高空坠落所伤,40例为扭伤,30例为其他。所有患者对于该研究均已经知情,并且签订同意书,先进行常规的X线片诊断,在进行MSCT检查诊断。
1.2 检查方法
200例患者先行常规的X线片诊断,拍摄患者足部正侧位、正斜位以及跟骨部侧位平、轴位片。之后在行MSCT检查,选择Philips Briliance16 MSCT进行扫查,将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150~200 mA、螺距设置为0.938,扫描野为200~250 mm、机架旋转的时间是0.75 s、探测器组合设置为16×0.75 mm、层厚与间距均为1 mm,同时对患者足部双侧进行检查,且扫描额范围从外踝上方5 cm处一直延伸到整个足部,然后分别采取卷积核B20、B70扫描重建和处理。最后,由骨折临床2名医师共同运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原始图像,并分析其结果[3]。
1.3 统计方法
所获数据均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对比
X线对足部骨折检出率低于MSCT,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方法对200例骨折患者的检出率对比
2.2 两种方法对骨折部位诊断情况比较
X线检出的122例骨折患者共检出骨折160处,所占比例80.0%;MSCT检出160例患者骨折共188处,比例是94.0%,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往常选择X线平片进行检查诊断,其具备经济、快捷、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能够对多数骨折做出准确诊断,特别是对于单踝骨折,检出率较高。但是,这种检查方式对于部分复杂的骨折或者伴随足骨骨折患者,则检出率较低,这是由于足部骨的组成骨非常多,且属于不规则骨,容易出现重叠,增加诊断难度,很容易引发漏诊误诊。除此之外,X线平片难以准确判断出复杂骨折移位情况、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等。而采取MSCT进行诊断,借助容积扫描显著提升了扫描速度,且能够有效避免发生重叠、漏扫等,还能及时采集原始数据并通过其重建处理技术,明确患者骨折部位及分型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完整的影像学资料[4]。
MSCT的VR、MPR与MIP均属于其后处理技术,其中,MPR属于简单、常用的二维重建术,能重建处理原始横断面的图像,便于获得横轴位、冠状面以及矢状面、任意斜面等二维图像,并且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分辨横断面情况,进而多方位、多角度分析扫描图像,从最大程度上对患者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行、骨折移位的程度、骨折面的塌陷程度、游离骨碎片的数量及大小等等进行观察,对于部分细小的骨折同样能清晰显示出来。此外建立软组织薄层MPR重建,可以观察肌腱密度、形态、走行、周围脂肪间隙情况,对于肌腱损伤程度等进行有效诊断分析。MIP处理技术能够将原始图像内大密度像素投影到同一平面,形成重建图像,这样能够真实反映足部各组织存在的密度差异,进而清晰显示骨折细节,特别是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等,均能有效显示出来。VR技术属于MSCT三维重建技术,能置管、立体、清晰显示出患者足部足骨骼的解剖关系以及组织情况,调节重建曲线和衰减软组织信息并在骨去除重组技术下直观观察到患者骨折部位、骨质塌陷、以及骨折累及的关节面、骨片分离、移位等等情况,可以显著提升足部骨折诊断效果[5]。除此之外,MSCT扫描的速非常快速,在10 s内就能完成对整个病区的扫描,检查过程中无需搬动患者,对于部分急诊外伤的检查诊断十分适用。该组中,MSCT对足部骨折以及骨折部位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孔飚.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踝部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18):80-81.
[2]徐海涛,王鹏飞,殷亮.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10(14):131-132.
[3]杨军.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3,23(12):132-133.
[4]鲁海峰,陈涛,齐小伟,等.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足跟创伤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11(6):648-649.
[5]余才锋.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撕脱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0(6):60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