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以晋中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例

2018-01-16余振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展示馆晋中晋中市

余振江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1 晋中市 “院文化”建筑简述

1.1 晋中的人文、历史环境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和阳泉市毗邻,南连长治市。中国民居建筑,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晋中大院就主要集中在汾河流经的峡谷地段,该区域中比较著名的有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平遥李家大院、介休范家大院、临石王家大院等(图1)[1]。

山西大院文化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1 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晋中乃至山西大院具有极其丰厚的历史价值与意义,譬如大院文化产业的开发,局部打造成为专题博物馆,以及大院传统建筑对当代建筑装饰的启迪。

图1 晋中大院建筑概览(来源:作者自摄)

1.2 晋中大院的建筑形态

从地理位置选择、空间的组合划分,再到诸多建筑装饰手法的运用,都可看出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晋中大院早已超越了人们最基本的居住需求,而成为主人心灵的一种寄托。

从平面布局的总体上来看,晋中大院分区明确,自成系统;从大门、四合院单元体大门到厅堂、主楼户门,都运用了突出主题的手法,使整个院落高潮迭起,宏伟而华丽;再次,院落的地基渐次抬高,倒座楼与主楼遥相呼应,并最终把建筑的重点回归到主楼上来。这种处理手法,明显具有轴线贯通,左右对称,内外有别的空间序列,形成一个符合封建礼制的居住环境。

民俗是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彼此作用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主要指向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不论从平面布局、空间寓意还是建筑情感上来说,晋中大院这类建筑既充分体现了民间企盼富贵、长寿、喜事等美好愿望,本身又传达出等级秩序。封建礼教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的进行需要特定并且针对性强的场所用以承载,而晋中大院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场所。

2 城市规划展示馆发展概要

时代高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预期至2030年,中国城镇率将高达65%。伴随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尤其体现在城镇居民的知情度和参与度方面[2]。

2.1 晋中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中地域性表达

晋中规划展示馆以“规划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以“城市变迁”为主线,通过多样性、复合性的展示方式,立体展示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动翔实地介绍晋中城市历史演变过程,展示规划建设的成果,展望发展蓝图[3]。

展馆位于晋商公园内,建筑设计源于山西传统晋商大院,兼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从晋中大院这一传统建筑中借用了晋商文化的深远影响和深厚积淀,在设计中给观众带来了对城市规划展示馆叙事过程以及叙事内容的期待。

从设计的总平面及东南鸟瞰(图2)可以看出,场地周边的叙事要素明确,基地内的场地和建筑以同样清晰的布局和形态与之对应,两组相互错位嵌套的矩形院落,在方形的场地上限定出西北和东南两处广场,东西两组矩形体量分别向北向南微微上扬,形成舒缓有力的天际线。基地北侧的商业办公组团、西侧的展示中心共同构成了空间和人流相对密集的“场”,对应了这种强势,基地西北角的留白和向南微微起翘的屋面则采取承接和顺应的态度。

图2 晋中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东南鸟瞰与总平面对位关系(来源:作者自绘)

2.2 晋中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中情感传递

晋中市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滋养了这片热土,设计中饱含着对晋商文化的尊重与再现。该设计采用舒缓平和的屋顶形式和四方合围的布局形态,通过嵌套的院落体现晋商文化特征以及对应城市形象的诉求,也体现了这座城市规划展示馆对晋中市延续历史沉淀以及重现活力的诉求与希冀。

在这里着重对逻辑生成过程的演绎,建筑的构成是以整个北部新城为背景的城市形态的一次完型。坡至地坪的屋面和开放景观平台与南侧公园产生呼应,使得公园的开敞空间与优质景观资源得以最大化地利用和延续,使城市中心的空间与景观的丰富度得以提升。

晋中市规划展示馆处于晋商公园,设计中担负着“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角色。展览馆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必将成为晋中市新城的名片,成为建筑景观的一大亮点;建筑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景观平台与室内观景平台,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活动空间与“看”的载体,使城市又纳入建筑,成为建筑的视觉展品[4]。

3 结束语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展馆建筑因其开放性和公众性的特征,常常与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等城市要素相结合,成为一种供市民休闲、信息交流、集会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因而展览建筑已不只是一个单一展示功能的容器,而是成为承载它的土壤的精神特质的代表 。展馆建筑所具备的特征性与表识性,能够给予人们更多无形的感悟,成为城市精神的栖息地。

[1]王子瑜.晋中大院建筑形态特色分析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2]董斌.城市规划展示馆空间设计思路[J].大众文艺,2016(24):130.

[3]丁阔,章明.晋·院山西晋中城市规划展示馆[J].时代建筑,2015(3):90-97.

[4]时光.作为城市公共设计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定位及设计检视[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展示馆晋中晋中市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