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孔雀黑头病

2018-01-16邢兰君

家禽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滴虫运动场盲肠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寄生虫疾病,对其他禽类如孔雀、野鸡、鹌鹑也易感。本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禽和青年禽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在脏乱潮湿的饲养环境中容易发生。其症状主要是便血、贫血,若及时治疗死亡率不高,否则会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一例孔雀组织滴虫病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河北省邯郸市某养殖场饲养的80多只孔雀地面散养,149日龄时发生一种以厌食、拉稀带血便、死亡为主要症状,以消瘦、脱水、贫血、肠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在当地兽医诊治后,用了3d药,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多,相继死亡17只,遂带病死孔雀于2018年7月20日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孔雀组织滴虫病。经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孔雀恢复健康。

临诊症状病初只有少数孔雀精神萎靡不振,呆立,食欲减少,甚至废绝,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继而粪便带血,严重的排大量血便。出现血便后,全身症状加重,消瘦,贫血,羽毛粗、乱、无光泽,陆续发生死亡。

剖检病变共剖检3只病死孔雀,病变主要局限在盲肠和肝脏。盲肠肿大数倍,肠壁肥厚、坚实,如香肠状,肠壁上散布有多量2~3mm左右直径的原型溃疡灶。肠内容物干燥坚实,变成一段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肠腔内。把栓子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肝脏肿大并出现特征性的坏死灶,坏死灶在肝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边缘微隆起,病灶颜色为淡黄色或淡绿色,病灶的大小和多少不定,自针尖大、豆粒大至花生仁大,散在或密布于整个肝脏表面。

实验室检验①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病死孔雀的心、肝、脾做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②染片镜检 取病死孔雀盲肠内容物,用少量40℃左右的生理盐水稀释,在玻片上滴一滴,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在适宜温度条件(37~40℃),可见到作钟摆状运动的活虫(8~12μm),高倍镜下可见到鞭毛。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肝脏、盲肠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孔雀组织滴虫病。

预防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环境,保持孔雀舍清洁干燥,注意舍内通风,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用百毒灭、绿威净等消毒(消毒药交替使用),每天1次,连用7~10d。改地面平养为网上饲养,饮水要清洁卫生,孔雀舍用具、饲槽、饮水器皿要彻底消毒。

治疗饮水中添加球冠双杀(主要成分:磺胺喹恶啉钠、盐酸氨丙啉、亚硫酸氢甲萘醌等),按本品100g兑水400kg,连用5d。饲料内混甲硝哒唑按250mg/kg混料饲喂,连用5d。并配合中药治疗,方剂:常山 80g,黄芩、地榆、青蒿、白芍、柴胡各 40g,甘草20g,共研细末,每只孔雀2g,分上下午混饲,连用5d。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孔雀机体的抗病力。

小结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孔雀组织滴虫病。孔雀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否则易继发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及新城疫等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甚至全群覆灭。因在潮湿、卫生条件较差地面散养时,其组织滴虫感染率、死亡率较高,必须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发病后要及时采取对策,才能使孔雀健康生长。组织滴虫病是孔雀易发的寄生虫病,在脏乱潮湿的饲养环境中容易发生。该孔雀舍和运动场污秽、潮湿、阴暗,卫生条件较差更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于流行。如孔雀处在这样不适的环境中,必须经常性地投服一些抗组织滴虫的药物,并经常清扫孔雀舍、运动场,将粪便堆积发酵。对孔雀舍内外环境,各种用具及饲槽饮水器等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孔雀舍、运动场消毒卫生干燥是控制本病的关键,地面散养改为网上饲养或笼养,这样才能有利于控制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猜你喜欢

滴虫运动场盲肠
大美运动场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310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新疆驴盲肠、腹结肠、背结肠固相食糜细菌多样性研究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肺部蠊缨滴虫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家有运动场
隧道
运动场上笑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