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中单8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8-01-16郜文军吴清红王家荣
郜文军,吴清红,杨 玲,王家荣
(1.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2. 丹寨县家荣种子经营部)
中单8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CL11作母本、NC5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37。经过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丰产、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2006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在贵州省部分地区引种种植,引种编号为黔引玉2006011。2007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推广面积约6 666.7 hm2,一直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中单808全生育期131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黄色,成株叶片数20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71.5cm,穗位高110cm,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6cm,穗行数15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2 g。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容重752g/L,粗蛋白质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4.33%,粗淀粉含量70.15%,赖氨酸含量0.09%。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
2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5点次增产,3点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492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9.6%。2005年参加该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69.5kg/hm2,比对照增产17.9%。自2007年在黔东南州示范推广,其穗大穗长,籽粒大,出籽粒率高,增产效益明显,最高产量达10500kg/hm2,抗病性好,抗倒伏,深受农民朋友们喜爱。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黔东南州丹寨县海拔600~1200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4.5℃。中单808在丹寨县适宜春播,3月底至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先晒1~2 d,用“两开一凉”温水浸泡8 h,除去病粒和残次粒的种子。采用漂浮盘育苗,用腐熟的有机肥配合少量的N、P肥配成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漂浮盘孔洞内2/3,再插入1粒已催芽的种子,然后用营养土盖种,各盘整齐摆放,最后搭拱盖膜。苗床的管理主要是控制苗床内的温度和湿度,床温宜控制在20~25℃,若超过30℃揭开两端通风。2~3叶期练苗,第一天揭膜1/3,第二天揭膜2/3,第三天全部揭开,视天气情况及时浇水。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前施足底肥,施15t/hm2农家肥或750kg/hm2三宁复合肥,锌肥7.5kg/hm2作底肥,二犁二耙,开好排水沟,精细整地。幼苗2~3叶龄及时带土移栽,移栽时要求拉绳划行,定株距、打窝、定向移栽,栽后及时浇定根水。移栽时最好选择阴天或者晴天下午,移栽后3~4 d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田苗全苗齐苗壮。每穴植单株,行距80 cm,株距25 cm,栽培密度5万株/hm2左右,或宽窄行方式种植,宽行80 cm、窄行50cm,株距25cm,种植6万株/hm2以上,产量可明显提高。
3.3 田间管理
幼苗4~5片叶时及时追施氮肥,一般用尿素150~225 kg/hm2,结合中耕除草,除草遵循“浅、深、浅”的原则,即苗期宜浅,以免伤根;中期应加深,以促进根系发育;后期则宜浅,以破板结为主。8~10片叶时,玉米苗开始拔节,进入快速生长时期,需重施秆肥、穗肥和粒肥。施三宁高效复合肥750kg/hm2,并培土形成土垄,以防止倒伏便于灌溉排水。施肥原则是增施底肥,平衡施肥,适时追肥,肥料养分比例为N∶P2O5∶K2O=1.5∶1∶1.8。
3.4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防治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乳油喷雾玉米;玉米螟用5%毒死蜱+苏云金杆菌防治,大喇叭时期用杀虫双颗粒剂投入心叶内;抽雄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用70%高红吡虫啉防治蚜虫;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粉剂混合喷雾叶面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抽穗前10d 左右用96%天达恶霉灵6 0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液喷施基部1~2次,或用20%三唑酮乳油喷雾防治丝黑穗病;用烟嘧磺隆乳油喷雾防治田间杂草。
3.5 适时收获
田间95%以上玉米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籽粒变硬,胚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指甲掐无凹痕,籽粒呈品种固有形状,千粒重达到最大化时为成熟标志,此时收获,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1] 刘兴祥,罗红剑,杨永泉,等.中单 808 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9):43-47.
[2] 杨玉江.丹寨玉米增施锌肥对产量的影响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6(6):53-37.
[3] 陈晓林,陈启刚,潘皇.2011年丹寨县玉米品种展示试验[J].吉林农业,201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