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考
2018-01-16魏国强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近年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河南省正在由“天下粮仓”向“全国厨房”和“百姓餐桌”迈进。继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品质创品牌,实现转型升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重要举措。
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资源优势打造优质原料基地,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瞄准餐桌经济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总量逐步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依然为稳增长、保态势、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总量逐步扩大
2017年1-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 897家,增加值同比增长9.5%,实现营业收入17 661.33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8.76%,实现利润总额1 342.79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3.13%,税金总额471.86亿元,同比下降7.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33.60%,从业人员225.95万人,同比增长2.6%。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的1/10,农产品加工业已形成以食品加工、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肉类加工、酒精加工为主的发展格局。
1.2 数量不断增加
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81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龙头企业761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4 126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411家、50亿元以上的35家、100亿元以上的8家。全省涉农企业有17家在国内外主板上市,有3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1.3 质量持续提升
河南省的小麦粉和挂面产量占全国的37%,每3包方便面有1包产自河南省,每10个饺子、汤圆有7个产自河南省,火腿肠占半壁江山,馒头1/4产自河南省。一大批“河南造”农产品品牌已经摆上了中国人的餐桌、融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思念”品牌价值135.66亿元,“三全” 品牌价值129.12亿元,“好想你”品牌价值7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59.91亿元。
2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一些农产品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层次依然偏低,部分行业品牌影响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1 初级加工仍占主导,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
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粗加工品和一般加工品占总量的87.1%,精深加工品仅占12.9%。具有优势的面粉和肉类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方便、功能型产品数量发展不足;一些“老字号”、“原字号”产品,停留在低端供给,难以满足市场中高端需求。
2.2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不显
一些中小型企业缺少现代化的成套流水线,物耗、能耗偏高,生产比较粗放,稻壳、米糠、麦麸、果渣、禽畜骨血等加工副产物,没有得到高值化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甚至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2.3 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高成长性产业份额较小
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面粉、油脂、果品、蔬菜、畜禽等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优质、特色、时尚且符合未来消费需求的高成长性产业份额较小。过去供给体系能适应排浪式消费,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结构上存在着花色、风味、品种、规格、安全性等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问题。
3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举措
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农业发展要更多注重质量,注重结构,注重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推进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要树立好绿色理念,大幅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的短板,以工业的绿色发展推动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提升。培育好龙头企业,建设好产业集群,推动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实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
3.1 绿色是方向
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加工,厚植绿色发展,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绿色清洁生产,健全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3.1.1 建设绿色基地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四优(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重点打造豫北、豫中东强筋和豫南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基地,沿黄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区、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区,豫西豫南肉牛养殖基地、沿黄和豫东豫西南奶业基地,豫西豫南山区优质果品、中东部平原特色果品和城市近郊鲜果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绿色优质原料。
3.1.2 推动绿色制造 以绿色制造布局农产品加工业,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制造贯穿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运行、绿色回收、绿色再生、应用绿色能源、使用绿色包装、实施绿色营销、开展绿色贸易等内容。通过绿色加工、综合利用,实现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模式,发展营养安全、绿色生态、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产业。
3.1.3 促进绿色消费 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对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针对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3.2 创新促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和行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引领着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
3.2.1 技术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6部门2017年10月27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民企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承担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重点任务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结合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及关键技术领域,围绕“企业、机构、人才、平台”等核心环节进行具体行动部署,要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创新引领型机构、创新引领型人才、创新引领型平台,突破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瓶颈,真正把更多的创新资源集中到产业发展领域,有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协同”,确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更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奋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向农产品加工业强省的跨越。
3.2.2 机制创新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引导有条件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做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三十五证合一”,将发改委、公安、财政、住建、商务、食药监、人行等17个部门30个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整合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网通办、一档管理、一键推送”的工作模式,做好配套服务,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3.2.3 金融创新 用金融活水筑牢实体之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仓储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将农民合作社兴办加工流通企业列入农业担保体系支持范围。积极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鼓励农业担保与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
3.3 开放求共赢
河南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发挥河南省在农业方面的优势,加大力度、持续加快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3.1 持续推进产业合作 由于河南省在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农业对外投资合作进展较为顺利。河南省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持续推进和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中亚国家农业产业的合作,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国有大型农业企业黄泛区实业集团在塔吉克斯坦投资已达2亿元人民币,在乌克兰成立的中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直接经营土地面积超6 400 hm2;河南贵友实业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亚洲之星产业园是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亚地区建设的产业链条最完整、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农业产业合作区之一,已经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合作区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秋伊区伊斯克拉镇,占地5.67 km²,是河南省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3.3.2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河南省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开展产业集群招商为重点,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营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环境。大力引进境内外大型农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投资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花卉苗木、优质油料、蔬菜瓜果、名特优经济林等基地,开展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产业精深加工。以开放推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吸引嘉吉、益海嘉里,以及中粮、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河南。
3.3.3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2017年7月28日,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跨境电商有力助推了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南阳食用菌年出口超8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40%;西峡县利用阿里巴巴、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出口企业超过50家,2017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19亿元;家家宝公司针对乌克兰、俄罗斯开发“菇滋菇滋”香菇脆,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跨境电商正以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拓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也搭建了一条河南省与世界各国密切经贸关系的“网上丝绸之路”。随着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获批建设,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条件、有优势、有机遇,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推动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助推“河南制造”农产品更好更快走出国门。
[1] 魏国强.发展休闲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关于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7(10):5-8.
[2] 魏国强.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J].种业导刊,2017(4):7-10.
[3] 魏国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J].种业导刊,2017(2):5-7.
[4] 魏国强.关于拓展农业功能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7(7):5-7.
[5] 魏国强.推动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提品质创品牌[J].种业导刊,2017(6):5-7.
[6] 魏国强.绿色理念引领河南省农业走向可持续[J].种业导刊,2016(3):5-7.
[7] 张伟.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改革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2):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