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永良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郁证经验

2018-01-16影王德龙夏永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郁证七情枳壳

叶 影王德龙 夏永良

郁证多是由情志改变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的病理变化所产生的病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在历代的论述中,多为肝、心、脾三脏受害,总体来说,离不开气机阻滞,再由气机阻滞引起一系列的气、血、津、液功能失调。笔者有幸随夏老师临证抄方,获益颇丰,观夏老师诊治“郁证”,不同于疏肝理气,而重在调气血,常以活血化瘀之法,用血府逐瘀汤之方,灵活加减,疗效显著。现将夏老师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七情与郁证

明·赵献可《医贯·郁病论》认为《内经》之五郁是“因五运之气所乘而致郁,不必作忧郁之郁,忧乃七情之病,但忧亦在其中”,明确指出《内经》所云五郁之“郁”与忧郁之“郁”不同,忧郁之“郁”是七情之病,进一步指出出现郁证的重要病因是七情所伤。

郁证的发病,一则平素肝气郁结,忧思苦闷者,易积而成郁。二则突受七情所伤,郁而发病。总之离不开七情致病。诚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七情之中,最易致郁者不外乎忧、思、悲。忧为肺之志,而肺主气,主治节,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预事而忧,.......忧伤肺,其气聚。”忧郁日久,肺气治节功能失常,则肺气积郁,气郁则血行不畅而终将致瘀。或可表现为郁闷不欢,默默不语,叹息频作,纳食欠馨,夜不安寐等。

再论思者,思为脾之志,思则气结,气机流畅受阻而成思郁。《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郁日久,气结存焉,气结血滞,终致血瘀。或可表现为脘腑胀满,纳呆不食,四肢倦怠,醒寤不寐,心神不安等。

悲者,为伤心、悲痛所苦,《素问·举痛论》云:“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故悲郁者伤及心肺两脏,上焦气机流而不畅,或致气耗,气耗则推动无力,心肺行血之力日减,日久而致血瘀。或可表现为愁眉不展,叹息不已,泪涌而泣,悲哀沮丧,纳食渐减等。

2 血瘀与郁证

《临证指南医案·郁》华岫云按:“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珂。”郁证虽为七情所伤,病机总为气机阻滞,但到后期必涉及血分。再者《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癥》云:“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滞气弱而不行。”《医学入门·腹痛》亦云:“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而得。”由此可见,血瘀是郁证病久必见之症。

清·唐容川的《血证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由此可见,气血相互影响,和则俱和,病则俱病,二者相得。虽情志致郁以气伤为要,气郁为诸郁之纲,但气伤必及血,故郁证的治疗关键之一,是气血的流畅。气血流通,则脏腑功能运行正常,郁证得以解除。

在临床治疗上郁证多以疏肝理气,行气解郁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郁证始病在气,继而及血,久则成劳,故治疗上不能忽略活血化瘀的重要性。瘀血的产生,是气血循行的失常,而“活血化瘀”法就是使气血恢复动态平衡,从而使人体恢复平衡[2]。

3 血府逐瘀汤与郁证

在众多活血化瘀的方剂中,夏老师尤善于应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效果显著。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证”。书中列举了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烦、夜不安、肝气病、干呕、晚发阵热等19种病证。夏老师认为血府逐瘀汤对于头痛、胸部不适、睡眠障碍、心理疾病等均有一定效果。此方治在胸中血府,而心之血脉藏于其中,心神又藏于心,故血府气血不流通会出现心神受扰的情志病,其中也可见郁证。血府逐瘀汤所主诸症中心里热为身外凉,心里热;瞀闷为小事不能舒展;肝气病为无故爱生气;急躁、夜梦多、不眠、心跳心烦、夜不安、晚发阵热等表现均可出现在郁病的症候中,或因肝气郁结,热不外达,或气机阻滞,瘀扰神明。孙文军等[3]指出血府逐瘀汤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外,理气开郁是本方区别于其它活血化瘀诸方的重要特征,其主治病症包括精神与躯体症状,其与焦虑症十分相似,故其主治病症也包括焦虑症。王琦教授[4]在治疗一则瘀血阻滞脉道而致营卫失和、阳不入阴的不寐中,治以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以助阳入阴改善睡眠。

血府逐瘀汤以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药有柴胡、枳壳、赤芍、炙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牛膝、桔梗,其组方配伍,气血兼顾、活中寓养、升降同用。“气有一息不行,则血有一息之不通”,故方中有四逆散调畅气机,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兼以养血,加上动药与静药配伍,柴胡、桔梗上提,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升降有常,而且枳壳配伍桔梗有取“枳桔汤”之意,旨在宽胸中之大气,故全身之气血皆能流通。

其中将四逆散里面的枳实易枳壳,夏老师认为并不一定要用枳壳,《药性赋》云:“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枳实下气之力更强,升降调气机,对于素体本实,气滞较重之人可用枳实。现代应用血府逐瘀汤多拘泥于表现出瘀血之象,用方必兼有刺痛固定不移,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青紫,舌质黯有瘀点,脉涩等症。但夏老师认为血府逐瘀汤的应用更为广泛,不必悉俱诸症,对于妇人症见面部晦暗,诸多黄斑,情绪抑郁,悲观易哭,或烦躁失眠,经血不调等均可应用,虽其人表现出的症状并无血瘀,但气血不流通是必定存在的。人之气血运行周身,全身气血得以流通,怫郁生焉?

4 验案举隅

金某,女,35岁,2016年6月就诊。现病史:情绪低落半年余,初来就诊时情绪低落,自诉工作压力大,情绪不宁,喜悲易哭,喜叹息,形体偏盛,面色偏暗,眼角黄斑,时有胸胁胀满,易感乏力,夜不能寐,入睡困难,口唇欠润,月经来潮多见血块,量少而色暗,胃纳一般,二便尚调。查体:形体偏盛,面色黯而多黄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郁证;治法:活血祛瘀,理气解郁。拟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桃仁、红花各 10g,当归 12g,川芎 10g,生地 15g,桔梗 10g,桂枝 6g,炒枣仁 12g,茯苓 15g,丹皮 10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g。共7剂,1天1剂,分2次煎服。二诊:药后精神好转,夜眠转好,胸胁胀满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酌加玫瑰花6g,守原方再进7贴。

按:《丹溪心法·六郁》云:“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患者平素精神抑郁,气机阻滞,周身气血失于运行,故属“郁证”之候。思虑则气结,血流不畅,神明失于濡养,故见情绪不宁,喜悲易哭;气结则血凝,故见面色晦暗无华,眼角多生褐斑;气血不得运行,积郁胸胁,人时感乏力,胸胁胀满;血郁于窍,阴阳失于交合,故见夜不安寐;妇人血病,则经血失常,故月经血块而色暗。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意在行气活血,理周身之气血,解胸中之郁结,则诸症可愈。其中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桔梗在其中不仅可引药上行,也配伍枳壳取“枳桔散”理胸中大气之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活血祛瘀;桂枝,辛,入肝经,有活血通脉之效,也可疏肝;炒枣仁入心,有宁心安神之妙;加上龙骨、牡蛎取其重镇安神之意;茯苓健脾利水,因肝郁以健脾土为先;丹皮清热消瘀。方中药物气血兼顾,则周身气血得以流畅,胸中郁结可解。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3.

[2]李大林.试论血府逐瘀汤的本意及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011,26(10):2121-2124.

[3]孙文军,唐启盛,曲淼.从血府逐瘀汤看王清任治疗焦虑症的思想[J].吉林中医药,2011,31(1):1-3.

[4]姚海强,崔红生,郭刚,等.王琦运用血府逐瘀汤治验[J].中医杂志,2016,57(5):375-378.

猜你喜欢

郁证七情枳壳
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演出照
论七情致病与七情治病
北海之殇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郁证从肺论治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