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致大面积感染性溃疡1例
2018-01-16张朝晖李品川
田 影,张朝晖,马 静,李品川,徐 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车祸致双臀部及髋部破溃1个月,腹部切口裂开10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因车祸外伤就诊于外院,因“失血性休克、左侧骶骨翼骨折、左侧耻骨支骨折、双侧坐骨支骨折、腰椎L1~L5左侧横突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尿道断裂、创伤性湿肺”收入ICU,予积极补血、扩容、抗休克等治疗,同时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检查发现直肠损伤,直肠粘膜破裂达1/2周,遂行开腹探查、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术后因骨盆骨折大量出血、臀部及髋部间断抽出陈旧性出血,体温持续升高,双侧髋部出现破溃,考虑血肿感染,再次行清创、引流术,双侧臀部及髋部均予以切开引流、部分坏死皮肤切除。术后予以每日伤口换药清创,体温逐渐平稳。后出现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予生肌膏换药。疗效欠佳,转入我院。患者进食正常,造瘘口排尿排便通畅。查体:T 38.6 ℃,P 119 次/min,R 21 次 /min,BP 140/90 mmHg (1 mmHg=0.133 kPa)。神清,贫血貌,眼睑苍白。胸部胸带外固定,双下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可,律齐,HR 119 次/min。双下肢不肿。腹平坦,腹部正中见手术瘢痕。手术切口下方见伤口裂开,约8 cm×2 cm大小,深约1 cm,肉芽欠鲜活。下腹正中见膀胱造瘘口,左腹部见结肠造口,通畅。双侧臀部及髋部伤口敷料呈黄绿色,左臀部及髋部见3个创面,较大者约8 cm×5 cm大小,表面皮肤坏死,触及一潜腔,深约12 cm。另2个约3 cm×2 cm大小,均可触及潜腔,深约10 cm,分泌物较多,气味臭秽。右臀部及髋部见一约40 cm×20 cm大小创面,皮缘不整,触及多个潜腔,较大的深约10 cm,分泌物少许,肉芽新鲜。触诊肝脾不大,创周可及压痛。肠鸣音约5 次/min。舌红,少苔;脉滑数。ECG示窦性心动过速,怀疑轻微ST-T段异常,逆时针旋转。外院腹盆CT: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钙化灶;脂肪肝,肝左叶钙化灶,考虑副脾;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改变,腹腔内部分肠管积气、扩张;腹腔及盆腔内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双侧腹膜及肾周筋膜略增厚;膀胱引流术后改变,尿道及直肠周围结构欠清晰;双侧多发肋骨骨折,L2~L5左侧横突、双侧坐骨支、双侧耻骨、骶骨左上部骨折;左侧腰大肌、左侧耻骨、坐骨周围肌肉增粗、模糊,考虑外伤后改变;双侧腰部、双侧臀部、双侧股部外侧皮下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并多发局限性气体及液体密度影,结合临床,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入院诊断:多发性溃疡;腹部术后伤口感染;多发性骨折;双侧胸腔积液;膀胱造瘘术后;乙状结肠造口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脂肪肝。予以全身治疗,血必净注射液、头孢唑肟钠注射液抗感染;血栓通注射液改善循环;平喘,化痰,膀胱灌洗。创面清创,化腐生肌法处理创面,负压闭式引流以给邪出路,生肌象皮膏偎脓长肉,点状植皮。中药治以益气养阴,托疮生肌,方以八珍汤加清营汤加减:川芎15 g,白芍15 g,甘草15 g,党参20 g,茯苓12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2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玄参20 g,麦冬10 g,丹参10 g,黄连5 g,水牛角粉3 g(冲服)、天花粉20 g,穿山甲3 g,(先煎)黄芪60 g,当归20 g。水煎服,1 剂/d。1周后诉食欲不振,加用焦三仙各10 g。伤口分泌物培养为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微生物动态真菌监测(-)。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白细胞计数 6.7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57.24%,红细胞 3.11×1012/L,血红蛋白 94 g/L;C-反应蛋白 80 mg/L;纤维蛋白原 4.39 g/L;尿常规:BLD(++)、WBC(±);肝功能:ALT 46 U/L,TP 60.4 g/L,ALB 30.3 g/L,DBIL 10.6 μmol/L,GGT 99 U/L,ALP 137 U/L,AST 44 U/L,TG 1.89 mmol/L,HDL-C 0.74 mmol/L;肾功无异常;电解质:血Na+132.5 mmol/L;Cl-94.5 mmol/L。住院时间123 d,伤口近愈合,左臀部未愈合伤口约1.5 cm×1 cm大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新鲜。出院自行换药。出院后1周,创面完全愈合。
2 讨论
车祸致下肢及髂腰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坏死及合并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棘手问题。由于该部位的创伤大多为较严重的车祸或者挤压伤,通常合并有骨折及重要脏器损伤等,在抢救生命完成后,及时对创面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1]。创面床准备的概念最早由Falanga[2]提出,并描述了伤口的TIME概念。笔者在创面床准备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外科特色,将现代理论与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外治以化腐生肌法处理创面,蚕食清创至创面基底部肉芽新鲜,生肌象皮纱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生肌爬皮。待肌平皮长期,采用点状植皮结合VSD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1 组织处理(T) 创面处理步骤:(1)清洗伤口。其目的是减少伤口内的细菌量及毒素吸收,清除伤口腐败组织,使伤口保持清洁,为伤口愈合提供清洁环境。伤口清洁液最佳选择为生理盐水,是目前国内外的共识。生理盐水是最接近人体pH值、无毒、无刺激的液体,且经济有效。酒精、碘伏、苯扎氯铵等消毒液,除了对细菌有杀灭作用外,对正常的机体组织也有损伤。实践证明,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安全有效[3],而且可以避免消毒液对创面刺激引起的疼痛。(2)清创。清创是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出创面,保持伤口洁净,血供充足,肉芽新鲜,为伤口愈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创基坏死组织较多,以坏死肌腱、筋膜为主,呈黄色“腐肉”,伴炎性渗出,创基组织明显水肿,创周皮缘坏死,可及较深皮下潜腔,行手术清创。利器清创由于能加速创口愈合并降低并发症,被认为是清创的金标准[4]。需遵循清创勿尽的原则,务必待“护场”[5]形成方可,“飘浮”剪除软化的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部分,换药时可采用“蚕食法”逐渐清除。清除晦暗或高突肉芽组织,露出新鲜肉芽组织。皮下潜腔无需全部敞开,利于引流通畅即可,刮匙清除腔内坏死组织。术后给予适当加压或VSD,可使潜腔尽快闭合。清创后可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以指导术后进一步抗菌治疗。
2.2 炎症和感染的控制(I) VSD是创面治疗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由于有高效引流、消灭死腔,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近年来,在严重软组织缺损、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6]。笔者所在科室在 VSD 原理的基础上,使用医用海绵作为敷料、透明防水敷贴为全封闭材料,简易低压吸引器为引流装置,将引流管与负压装置连接[7]。改良后大大降低了费用,同时透明防水敷贴能保持与皮肤同步呼吸,具有低致敏性,从而减少过敏的发生。负压闭式引流能主动将创面含致病菌的分泌物快速持续吸引出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阻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同时还能改善局部循环,加速组织消肿,在维持创面清洁的同时,可能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自主分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的愈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中药化腐生肌法,在保证充分引流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创面腐物脱去,新肉生长,疗效远优于单纯伤口换药治疗。
2.3 湿度平衡(M) “偎脓长肉”法是中医学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中药膏(散)外用,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代谢,使创面内部富含伤口修复的营养物质的液体增多,从而达到促进创面修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药疮交互作用[8]。现代湿性愈合疗法与中医“偎脓长肉”法异曲同工。当创面为黄色腐肉小于25%的红色肉芽伤口或100%红色肉芽伤口时,笔者将生肌象皮膏(批号Z2007065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均匀涂于脱脂棉上,外敷于创面,敷盖范围超出创缘约1 cm。本品为油性制剂,渗透性强,容易被组织吸收,外敷可持续性覆盖创面,通过渗透作用发挥药效。可持续保持创面湿润,保护肉芽颗粒,减少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创面再生修复。间断使用改良VSD,创面处理后,先外敷生肌纱条,然后再贴医用海绵敷料。这样既能吸引出创面质稀分泌物,联合生肌纱条又能避免“偎脓长肉”偎出之脓全被引流出,保持创面湿润[9]。
2.4 创缘上皮化(E) 当肉芽平整后,采取点状植皮术,术后创面敷盖生肌纱条,其上再行VSD。VSD 联合植皮治疗体表大面积皮肤缺损优势在于,植皮区域的受力均匀,压力较强且持续,有效避免了皮下积血、积液导致皮片的悬浮及漂移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不间断的将皮下渗液排出体外,从而为植皮片的肉芽生长提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 VSD 材料可随着植皮区域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促使皮片更紧密的覆盖在创面上,提高了皮片成活率,减轻患者痛苦[10]。生肌象皮膏依靠麻油、蜂蜡等营造适合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的生理湿润环境,促使组织细胞再生,即原位再生出功能和结构都接近正常的皮肤,这样愈合的皮肤有厚实的真皮和皮下组织,不会瘢痕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