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夹层软骨及前囊壁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探讨
2018-01-16钟素昭通讯作者
钟素昭(通讯作者)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耳廓假性囊肿指耳廓软骨夹层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多发生于舟状窝、三角窝、对耳轮,偶尔波及耳甲腔,反复浆液刺激可造成耳廓软骨坏死。耳廓假性囊肿,积液在软骨夹层内,而非软骨膜与软骨之间。临床上常用方法有:囊肿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单纯囊肿切开引流术、囊肿穿刺抽液后囊内注射高渗液、囊肿穿刺抽液后石膏固定或者磁石夹压迫治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常需反复治疗且不易治愈,若合并感染则易形成耳廓软骨膜炎甚至耳廓软骨坏死、耳廓畸形等后果。我科从2001年以来,采用脓肿前壁皮肤+行切口夹层软骨及囊肿壁切除术,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男40例,女12例,平均38岁。囊肿位于耳甲腔28例,三角窝12例,舟状窝12例,病变范围直径1cm以上,最大者整个三角窝、舟状窝隆起,病程3天~6个月,1例夹层耳廓软骨坏死呈骨块状,3例因院外反复穿刺囊腔搔刮耳廓皮肤增厚皮肤灰褐色。
1.2 方法
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患耳朝上,外耳道填塞棉球,常规消毒耳廓及周围皮肤,铺巾,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行耳廓皮肤局部浸润麻醉。于囊肿隆起最高处行横行切口,深度直达耳廓软骨骨质,注意避免切透对侧软骨,先排出囊液,沿脓肿前壁皮肤下锐性分离切除囊壁及夹层软骨,适当搔刮对侧病变软骨及增生的变性纤维组织和肉芽。术后沿原横行切口做一垂直纵行切口,形成+切口,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冲洗伤口。无需放置引流条,对合切口暂不缝合,用邮票式贴压切口皮肤,耳廓前后均需放置适当大小的纱球,局部加压固定,再用纱布及绷带加压包扎患耳(不可加压太紧以免造成+形切口处皮肤坏死)。此治疗方法的关键就是不让原囊肿形成腔隙,去除一侧病变软骨,刮除对侧病变软骨及增生的变性纤维组织和肉芽,使保留软骨层创面易与对侧皮肤粘连愈合。加压包扎的目的使积液不能产生和聚集,防止死腔和囊腔的再形成。隔日换药1次,加压包扎5天。预防感染治疗
1.3 疗效观察及随访
术后1~2天内,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按压局部无明显渗出液,伤口对合缝隙处软骨无感染征象,皮肤贴合良好,3天后伤口皮肤生长良好,缝隙变小,局部干爽,皮肤无移位,6~8天伤口愈合,观察6~12个月,无一例耳廓感染或软骨坏死,无复发,耳廓无畸形,3例局部皮肤稍增厚,不影响外观。
1.4 疗效评价
52例患者通过电话或者门诊复查跟踪随访6~12个月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
2.讨论
耳廓假性囊肿的囊壁为一层较薄的软骨膜,质硬、脆。若仅采取抽液、切开引流及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治疗,很难使囊壁与软骨粘连附着在一起,复发率很高。处理不当,有的患者耳廓软骨变厚变形。采取单纯切开引流、穿刺抽液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变成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则可能造成整个耳廓畸形。采用手术切除夹软骨及囊壁加局部加压使囊肿处耳廓皮肤与软骨附着的方法简单,此方法切口+行,避免切口处皮下瘀血及组织液蓄积再次形成皮肤囊袋。耳廓夹层软骨膜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病程较短,治愈率高,效果满意。
[1]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田勇泉,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
[3]宋盛华.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43例[M].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53.
[4]王丽芳.手术治疗顽固性耳廓假性囊肿48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043.
[5]李正权.开窗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61-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