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对生命的尽责
2018-01-16刘苑菲
文/刘苑菲
对于诺贝尔奖的关注,从年少时纯属兴趣地了解与崇拜,到如今不由自主地对医学领域给予更多关注与思考。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以及迈克尔·杨,以奖励他们对于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虽然我们的专业性质并不具备那样的深度,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对于医学的展望与反思。今天,我想谈一谈关于医学技术的看法与认知。
之所以对医学技术的发展感兴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如何将科技合理地应用于医疗行业,达到便利与伦理的平衡,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行业,其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病例库、大数据的分析,当然是任何一个医生都无法比拟的,但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医生呢。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从1到无穷的量变,但却无法实现从0到1的质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医学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在了解技术前沿的同时也发现其对最初目的的回归,即提高生活质量。不可否认,疾病和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健康与生命的对立面,所以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离不开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研究应对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固然是一个稳固的方向,但在这场持久战的同时,医学技术的发展也逐渐着重于预测与预防。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观念进步,与其等到疾病产生而忍受身心的痛苦,不如防患于未然,做健康的投资。所以,未来医学奉行的预防为上和预测性治疗,既是技术进步与观念提升的共同作用结果,也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吻合。比如,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接受基因测序后,发现她具有较高的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为规避这一风险,安吉丽娜实施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将患乳腺癌的风险从87%降到5%。这无疑是对预测性治疗的抛砖引玉,促进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在技术上,很多疾病的筛查工作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结果,并且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趋势的发展方兴未艾,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被动甚至拒绝筛查者。
我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英国被邀请做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有四分之一没有去参加筛查。究其原因,既有对筛查的尴尬,也有对费用的力不从心。通常来说,体检者或多或少都会有求全求新的心理,担心检查项目不全面或者设备不是最新会查不出来疾病,可这要付出经济代价,一些人无法在普遍心理与自身经济状况中寻求平衡点。除此之外也会担心万一查出为癌症中后期,岂不是作茧自缚,就算是早期也会人心惶惶,打扰原本平静的生活。与其选择有惊无险,不如获得少一事的轻松;与其说人们宁愿选择自欺欺人,不如说少一事的轻松或许能抑制疾病的恶化。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的观念,并不违背主流价值观,但因个体差异性而受限。但是,医学技术无论是引领前沿还是顺应时代步伐,都需要一定成本。在此情况下,应当是在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符合大多数人生活标准、具有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开展诸如社区免费体检、为老年人免费测血压等公益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维护中。这种参与性不仅仅是鼓励就诊过程中增加与医生的互动性、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多的是提高人们健康管理理念的体现。毕竟,是否生病与承受痛苦程度,许多时候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
现如今,医院的诊疗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先进设备的研发引进与大众化,为人们就诊带来快捷与便利,一些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更是令人难以置信,比如纳米机器人、3D打印个体假肢、基因组编辑技术等。不仅如此,很多技术也已得到普及,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许多特制手表可以监测血糖血压和心率、诊断感染等,这无疑为人们及时掌控自身健康状况提供了渠道,虽然只是部分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但足以满足自我保障的需求。由此看来,今后医学在技术层面会更多着眼于微观探索与个性化诊疗,上述种种也体现了医学对个体特异性的强调与尊重,但不可否认现实中也存在其对生命的不负责现象。在领略高新技术带来的福音后,是否该静下来思考,那些以行善原则为前提而发展的医学技术带来的全部是善意吗。
在去年2月26日长滩举行的TED会议上,Tibbits公布了其最新技术4D打印,意味着一种能在被打印出来之后发生改变,而且能进行自我调整的物体的问世。从某种意义上说,4D打印技术或许是另一种克隆,那么同理而来的道德伦理问题不可忽视,通过改变物种的生育本质来复制、优化物种,这既是对物竞天择的忤逆,也是作为人的狂妄与自私的体现。然而,人的利己主义还体现在医学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而产生的重复诊断与过度医疗,进而导致医患关系物质化。在转院治疗时,很多检查仍需重做,这体现出医院彼此间缺乏技术人才的流通性。当然,转院大多是由下往上,纵使现在某些方面可以免除二次检查,但大多数情况下,级别压制使普通百姓有苦说不出却还得心甘情愿。至于过度医疗,则是医者丧失良知的体现,包括不必要和超过程度两层意思。无关紧要的检查不乏就诊者求全求新心理的推波助澜,但更多的还是医学技术对人的偏离所致。
看过这样一个说法,癌症患者的死亡是三分之一被吓死,三分之一被痛死,三分之一被治死,可见,在对癌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存在过度治疗现象。这时候对治疗的适当松手其实是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对于晚期患者来说,过度治疗也很难重获健康,也许反而适得其反。但是何谓健康,我觉得其界定不应一成不变,在此情景下,遵从患者意愿使之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死亡无愧于心,将此时健康的心理产生的积极效应放大到整体,这便是对健康赋予的新内涵。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曾提出过一种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医学模式,将关注对象从疾病转变为人,强调患者的需求,这无疑是一种反思之举。今后医学技术应当回归最初目的,追求人本化而非技术至上,将人文关怀与个性化诊疗相结合,保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才是医学对生命的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