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1-15吴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吴虑

摘要 目前,我国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为了有效解决该类人才相对匮乏的难题,高职院校应培养更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精湛操作技能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本文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院校和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283-01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而目前专业技能人才相对匮乏,农机生产和售后服务等无法满足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1-3]。因此,需要培养面向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以解决实际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技术和工艺等操作性难题。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人才类型正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有效解决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的难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许多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和职业教育事业发展[4]。本文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1 专业概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开设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属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其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面向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主要培养从事现代化农业机械及车辆制造、维修、销售与保养的技术人才。2009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前往企业顶岗实习,在为期3年的培训学习后,合格的毕业生将前往联合培养公司正式工作。目前,校企合作就业实习的企业有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爱科(常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先后开设了“久保田班”“常发班”“东风班”,为企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输送技术人才。

2 培养计划

2.1 课程设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采用全程订单班模式,以培养面向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及售后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学习内容上紧扣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公共选修课程;二是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和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农业机械基础等;三是专业专项能力课程,包括农机市场营销、农机运用以及发动机、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的构造与维修等;四是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2.2 教学组织

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修业年限为3年,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营销策略人员为目标,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输送农业装备应用技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2.1 第1学年。第1学年主要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结合课程内容,到企业参观学习,如学习发动机的装配等。此外,学生还将参加校内实训,包括机械拆装与测绘、发动机拆装与维修等,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2.2.2 第2学年。第2学年为专业专项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参加企业实践。在校内主要学习发动机、插秧机、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构造与维修;在企业进行岗位体验和农机装配实习,参加调研、营销策划和销售。此外,在农忙时节,安排学生下乡,进行农机操作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2.2.3 第3学年。第3学年注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厂中校”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一般情况下,在5—6月或10—11月(农忙时)到企业产品技术服务顶岗实践,在1—4月、9月、12月(农闲时)参加技能培训、车间实训以及产品销售顶岗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培养模式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现状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厂中校”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1 “厂中校”

根据相关办法和细则,学校与企业建设管理数个与专业相关的“厂中校”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久保田厂中校”和“东风厂中校”。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教学管理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贴近市场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和进程,在农闲时以及第3学年组织学生到“厂中校”顶岗实习,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内化课堂知识,提高操作能力。此外,学校的专业教师也会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厂

(下转第285页)

(上接第283页)

中校”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合作的优势,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扎实基础[5-6]。

3.2 “订单式”

为了改革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定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开展校企合作教学,集教室、实训室、车间于一体,“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接受企業文化教育,毕业后即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缩短了就业磨合期,提高了学生就业率[7-8]。

4 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农机技术发展效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制定出符合社会对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以期有效缓解农机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助推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发展。

5 参考文献

[1] 郝超,蒋庆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5(30):56-59.

[2] 吴海东,郝超,周同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4(17):57-60.

[3] 彭银年,裴智民.“四方三层”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50-52.

[4] 朱平,彭银年,蒋庆斌,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2(18):62-63.

[5] 史东丽,马雪峰,吴正勇,等.“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7(20):39-41.

[6] 王胜山,周洪如,闫军朝.“农闲进厂、农忙下乡”培养农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7(4):4-6.

[7] 施皓.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187.

[8] 姜丽秋,曾祥成.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19):167.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