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认同

2018-01-15谭悦钱海娟刘维李丹

文教资料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谭悦 钱海娟 刘维 李丹

摘 要: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应与时俱进地革新,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本研究探讨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并以专业认同为基础,从入学关、学习关、实践关三个方面提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专业认同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做“四有”好老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018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教育事业主攻方向之一: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将担负我国幼儿教育的重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专业认同指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学科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体现在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认可专业的发展前景、愿意从事该专业工作等。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投入程度。

本研究选取咸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大一至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围绕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认同问题展开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四个年级学生各4名、任课教师5人、实习指导教师5人、辅导员4人等。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幼教职业在社会整体职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一般来说,评价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可以从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权力地位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体现。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可以用经济收入的多少衡量,幼儿教师与其他职业的经济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幼儿教师的权力地位的大小主要从专业自主权这一方面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指幼儿教师享有专业判断及自由执行、不受他人或非教师成员的干预的基本权。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是非常有限的。刘焱教授等学者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具体体现在职业形象的优劣、职业吸引力的大小、职业的稳定性和威信等方面。职业声望决定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肯定或否定、重视或不重视的态度。根据我国社会学者李春玲对职业声望的测量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在全国和城镇范围内的职业声望排在第41位。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高师院校的学生不愿从事幼儿教育职业。一些学生认为,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没前途,社会地位较低,体现不出自己的社会价值,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备选职业中的最后一个。

(二)高师院校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

课程计划会根据专业发展的趋势做出调整,但仍存在问题。根据访谈得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过多,部分学生存在不愿上课的现象。深入调查发现,整体课程设置仍存在理论课程较多,而学生能力方面更多强调集体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因此,毕业生的理论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从事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能力偏弱。在访谈时一些学生认为,课程设置需要调整。固然,理论学习不可或缺,但学生更需要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需要广泛涉猎学前教育相关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目前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对专业前景的介绍,科研运用于教学的情况较少。

(三)学生的专业信念。

专业信念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认知,从短期看,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从长期看,其对个人未来的从业及岗位建设都有影响。大学生的专业信念是学生自身对于专业的认识,对专业的一种态度,影响着其在校专业学习行为的一种思想。每个行为都需要从业者对职业的尊重、理解和热爱,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专业信念相对其他行业有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不仅要重视师范生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更要强调作为师范生内在的信念系统或内在自觉与自律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被调剂录取的,他们缺乏对本专业的基本认识,存在专业信念不够坚定,影响其对该专业的认同。另外,在四年上学期间,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虽然自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但在此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周围人或媒体的不良影响,专业信念仍不够坚定,会降低学生专业认同感。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培养策略

(一)入学关——加强宣传力度,引领学生产生专业认同。

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政策保障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使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投身幼儿教育事业。从学校层面来说,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需要进行专业意识培养。一些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充满迷茫,一些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认识不够深入,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未来规划不够明确,因此找好学生的“指路人”是非常重要的。高师院校可以在学生入校初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教育史上的儿童教育专家,使学生对该专业建立初步的认同感。还可以请一些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学生提供相关消息,例如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就业方向信息、个人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感情和认同等,为学生提供建议,或者组织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的交流会,让高年級学生分享经验,分享自己学习学前教育相关课程的感受等,让新生刚入学时就对今后的学习充满希望、憧憬,增强他们对此专业的认同感,明确努力方向。

(二)学习关——优化课程设置,开展“第二学堂”,激发学习兴趣。

1.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程就是对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组,整合而形成新型教学课程模式,强化有特色的主干专业课程,提高各门课程知识的操作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明确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并将与专业课无关的、偏多的公共课减少或取消。专业技能课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很重要,但学生的艺术技能各不相同,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采用分类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分类教学的基础,让学生根據自己的长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并且延长相对应课程的学习时间,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学生应该把课余时间过得丰富多彩,富有意义。学生社团在大学里是一种很常见的组织,它可以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需求,被称为是校园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建设与学前教育课程相关的社团,例如与普通话、儿童文学、绘本阅读、幼儿语言教育等课程相关的文字社团,可开展主持人大赛、讲故事比赛、创编舞台剧和绘本故事、自编自导童话剧等活动。学生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可以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要将这一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则需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比第一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内容和手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能有效再现、运用、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使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加深和巩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

(三)实践关——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体验幼儿教师职业的魅力。

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工作等有深刻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形成对学前教育的“个人判断”。

见习实习是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对实习生的访谈得知,实习环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是否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实习后,有些学生对于学前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提升不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对待幼儿很有爱心和耐心,老师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及对待工作积极向上的态度令他们非常感动,指导老师经常和他们分享工作和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情,老师们由内而外散发的幸福感和正能量深深地感染着他们,激发他们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但有些实习生却相反,他们抱怨幼儿教师工作烦琐、工资待遇低、小朋友们很调皮等,经过调查得知,这类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经常听到指导老师的种种抱怨,使实习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实习指导老师应该为实习生当好“重要他人”,给他们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在实习期间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新的认识。通过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访谈得知,实习生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教育观念层面,未能落实到教育实践层面。因此,高师院校非常重视见习实习的工作,努力选择高质量的、稳定的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择经验丰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幼儿园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将学生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学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将所学专业理念转化为专业行为,在实践中找到专业自信,形成专业认同。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困境与消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35-137.

[2]钱海娟,谭悦,刘维,李丹.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8(9):148-149.

[3]刘炎欣,刘金苑.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路向——基于汉娜·阿伦特“行动”理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46-51.

[4]许倩倩.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分析——以26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为样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5(2):3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JK1782);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3XSYK051);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立项项目(YBKT1606);咸阳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008);咸阳师范学院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92)。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