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2018-01-15刘永玲
刘永玲
摘 要: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花常常是他们喜欢用诗词寄托感情的对象,因为花的娇艳美丽总能激起他们创作的泉思,各种不同的花又具有独特的灵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菊花在秋风中昂然独立、玉瘦清高,梅花寒冬绽放,生机盎然,诸如此类的花都给文人别样的情感体验。李清照也写了很多关于“花”的词作,创造了一系列“花”的意象。作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花意象在她的词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依托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进行探析。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词派 “花”意象
1.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婉约词的代表,提出“别是一家”的理论,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词》等。
2.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李清照以独特的才女气质和文思泉涌的才情,将女性独特的心理体验,敏感深情致力于别具一格的词创作中。李清照的词风清丽婉约,将其一生几个时期的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让读者深感其巧夺天工的创作艺术。在诗词创作中,为避免内容单调,情感无所依托,很多词人都会采用意象表达见解与情感倾向。李清照向来心思细腻且多愁善感,才思敏捷,作为词作历史上鲜有的女词人,她选取众多的“花”意象表达独特的自我。在词人心中花的遭遇就是自己的人生遭际,花与自己早已心意相通。在李清照的咏花词中她每每以花自喻,花即自我,人和花达到完美的融合状态。
就李清照留存的词来看,共计四十多首,其中涉及“花”意象的就有35首。在这35首花词中,涉及的花有梅、桂、菊、海棠、梨花、芭蕉等。其中,她更偏爱梅花和菊花,涉及这两类花的词作占14首之多。本文选取李清照词中的一些“花”意象,阐述其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和思想特征。
3.青春时期的“花”意象——清新与灵动
李清照少女词创作中“花”的意象,大多是选取充满活力或娇艳柔美的花儿来写。大自然的夕阳红霞,山川流水,露浓花瘦等景物在词人身上都留下朴素与自由的印迹,词中洋溢着朝气蓬勃和对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映衬出李清照少女时期生活的无忧无虑、美好自由。
3.1青涩的梅花
李清照出身名门,少女时代的她,家境优渥,生活无忧,且父亲也是思想开明之人,古来都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其父却让她像正常男孩一般入学求知,因而自幼聪慧灵巧深受父亲喜爱。深受多年良好教育的她自然与很多大家闺秀截然不同,她的才情与学识更是吸引很多男子的倾慕。作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雅趣博文,文辞优美,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就有体现,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词作的代表,其中词中的几个细节、一串动作,将一位轻盈活泼、妩媚娇羞、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少女因春日到来,天气和暖,心情感到非常愉悦,因此外出荡秋千,“露浓花瘦”是指此时正是早春时节,早起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枝枝柔嫩的花枝上有颗颗露珠,以花来喻少女的娇羞,由于玩得正是尽兴的时候导致体热而出汗,正是“薄汗轻衣透”,词的上片展现出一位娇羞的少女形象;而后忽然听到外人的足迹声,少女赶紧跳下秋千,穿着袜子立马跑走,金钗坠地,假装低头闻着那青涩的青梅。通过几个动作的连环刻画,将一个少女的惊诧、含羞与好奇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一枝“露浓花瘦”、含羞带怯的“青梅”便成了这位轻盈灵巧少女的化身。
3.2清高的桂花
李清照才华初显,对她的词作,很多文人褒贬不一,李清照自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富贵家庭,有着独立自主的见解与骄傲,因此她并不在意这些文人墨客的看法。她借赞美桂花赞美自己的诗词才华与出身不凡的气质,足可见词人对内在美的追求。如《鹧鸪天》:
暗淡輕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花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虽然李清照出身不凡,其父祖地位也显赫,但比起朝中诸多名功大臣,身份也是略显逊色,就像是自然界中的桂花,自然是不能和花园中争奇斗艳的牡丹、芍药相比较。李清照这首词选择的是外表并不张扬的桂花,但是其性柔,香气悠然飘来,并且直言否定了牡丹、芍药的“浅碧轻红色”,赞美桂花的清高脱俗、香气宜人的优点。并且桂花作为中秋节盛放的花种,有足以使它成为中秋之冠,惹来梅花和菊花的种种嫉妒,肯定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以桂花自比,自己富有诗书才气,自小书香门第,与众多书籍做伴,自是第一风流,才气逼人。词中用“暗淡”、“性柔”、“留香”形容桂花,虽然色泽暗淡,但是品性却柔和异常,自有独特的风韵,令世人爱慕不已。同时,梅花菊花性情淡雅,它不似牡丹、芍药这般花类耀眼夺目,但是它们有着疏淡的情怀,即使在深山中也依然傲然独放,香气悠远,从而赢得世人的敬佩。其间以群花作比较,用梅菊陪衬桂花的形象,展示桂花的卓越不凡,独有风韵。“性留淡香”、“轻柔脱俗”的桂花便是那才华出众,流芳于世的女子。
4.婚后少妇时期的“花”意象——甜蜜与闺愁
李清照才华横溢,又拥有着窈窕的身姿,在词坛又饱负盛名,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赞许,追求她的富贵子弟更是不胜枚举。然而,唯有一人打动她的芳心,那便是风流倜傥,富有才情的宰相之子赵明诚,两人结为夫妻,也曾是佳话一段。两人在婚姻前期感情非常甜蜜,曾一起收藏研究金石,填词相赏,生活自在。但是生活总是爱和李清照开玩笑,自赵明诚外出做官后,他们便只能鸿雁传书,用词表达相思之苦。
4.1甜美的春花
爱情自古以来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佳题材,古代不少文人都喜欢以感情为主体赋诗歌咏。例如白居易就曾写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表现出诗人与爱人相爱相守的情缘。然而古往今来,表达男女思慕之情的大多为男子,李清照作为一介女子又是如何表现自己对赵明诚的思慕之情呢?她自然不会将思慕之情直接抒写,而通常则是以含羞的花自比,表现自己甜蜜的爱情生活,且以《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枝花担上娇羞欲绽的春花,女主人公看到花朵美丽也生机盎然,便买来让自己和郎君一起观赏。这美丽娇艳的花朵好似自己娇俏美丽的容颜,微红的脸庞与花交相辉映,将一对才子佳人珠联璧合后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借花的柔美衬托人的容颜娇俏,这里以花自比,又与花相比,在人和花的完美融合中显现出自己婚后生活的甜蜜与满足,嫁给情投意合的丈夫,恩爱如昔。这时期的“花”意象多如这枝“春花”透露出无限的柔情。这朵“春欲放”的“花”意象所体现的是新婚时期的李清照娇美的生命情态,是她对和赵明诚结婚后幸福生活的一种期待,也是她对丈夫浓情蜜意的表达。
4.2愁苦的梅花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因其受朝廷中的党派株连,被迫泣别汴京,而赵明诚也两度被罢黜。与丈夫的两次别离,让李清照这样一名多愁善感的女子,把相思愁苦都积藏在心中。自古以来,妻子为表达对远方的丈夫的相思之作,可谓史不绝书。这是中国古代女子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李清照也是这样。然而她却以独特的视角,超凡脱俗的个性,表现忧思难忘的相思之情,为后世留下经典之作。
李清照本就很喜爱梅花,她视梅花为其知己,在梅花身上也映衬出词人的高雅节操与高洁的生活态度。在受到党争株连后,对梅花更是喜爱有加,每每以梅花入词。梅与其已是患难之交,透过梅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昔与赵明诚共赏梅花之景,因而所做的词更具闲情志趣,以《玉楼春》为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李清照这段时期的心绪不佳,面容是非常憔悴、愁闷至极的,也不愿意再凭栏瞎想。但是对于自己最喜欢的梅花,却一直像一位老朋友一样时刻记挂在心上,一有时暇便会看她。在秋冬季节看到那红润如酥的梅花,由此引发出无限遐想,对故土的思念当然离不开故土,更忘不了自己柔肠寸断的爱人。她和赵明诚种种的情怀时刻在脑海萦绕,当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作者借这无声无息的梅花再度怀想起她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旦风暴袭来,未曾开放的花苞,难免玉殒香消。
这时期的梅花不再似少女时期的娇媚夺目,活力无限,婚后的种种变故,使得这位曾经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措手不及,与丈夫的浓情蜜意未曾延续多久,便被迫分离,内心怕是多种滋味涌上心头。词人眼中的梅花与自己也是如出一辙,虽然体态优美,暗香飘远,却难免遭受风雨的袭击,而那未待开放就飘零坠落的梅花便是那忧虑郁结、满怀愁思的凄美女子。
5.丧偶孀居时期的“花”意象——凄冷与残败
李清照的一生,前后的生活可谓天壤之别。婚后李清照虽然也会常常写一些愁思的词作,但是大多是与赵明诚分别后的短暂苦闷,属于闺愁闲愁范围。宋室南迁后,时代对她的影响,虽然重要,但并不是直接的。在能和自己有着共同志向、能睹书品茗的丈夫赵明诚身上,李清照的内心拥有温暖与安全感,即使南渡以后,一旦生活稍稍安定,李清照仍有兴趣踏雪寻诗。国恨对于一个封建知识女性,毕竟是离得远了一点。只有到赵明诚病逝之后,李清照的生活支柱突然垮掉了,她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崩塌。于是,家亡夫死的凄惨烙刻在“国破”的沉痛上,才愈发增强她的哀思之情,使得原本就纤弱的李清照伤心泣血,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的打击。因此,寂寞凄婉悲凉是李清照后期诗词的特点。
国家风雨飘摇,自己也早已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看着自己日渐憔悴、饱经风霜的面容,丈夫又突然客死他乡,自己孤苦飘零,内心的凄苦唯有寄托在这些文字之中,寄托于被風雨摧残的菊花身上,例如《声声慢》: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首词以叠词起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就营造凄凉寂寥的氛围,真切地再现词人内心的愁苦凄凉之情。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更加增添了词人的寂寥,她曾试图借酒消愁,无奈却被无情的冷风吹醒,更增添愁苦之情。昔日盛放的菊花在寒风的肆虐下被无情地吹落花瓣,看着那满地凋零残败的菊花,李清照想起自己的孤苦境地,秋雨在不断地敲打着窗外的梧桐,似乎在诉说这凄美清苦的爱情故事。满地的黄花堆积触动了词人内心的创痕和感伤,由残败的菊花联想到自己这坎坷的人生路途,饱含诸多的寂寥和饱经沧桑的无奈。文末忍不住悲痛的呼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菊花词有4首,其中有3首写风雨中凋零的菊花。这首诗中的“花”意象所呈现的不仅是“憔悴损”的菊花,更是哀怨愁苦的词人与菊花相辉映的景象,使得人花合一,词人将自己的满腔愁思孤苦之情寄托在菊花之中,看似是对菊花遭遇的控诉呐喊,实则是在诉说自己满腔的悲痛和无助的凄凉。
6.结语
李清照的一生如花一样,花开花落,花谢花飞,她的前半生舒适惬意、婚姻美满,后半生丧国亡夫,颠沛流离,艰难寂寞苦楚,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她词中的“花”意象前后出现鲜明的对比。李清照的咏花词中一系列的花意象不仅使得她的诗词具有更深沉的艺术魅力,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影响颇为深厚。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2]郑孟彤.李清照词赏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183.
[3]刘铮.李清照词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
[4]刘敏.探究李清照诗词的审美特质[J].作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