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林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018-01-15史志娟尹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需求甘肃省现状

史志娟 尹春

摘要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甘肃5个典型林区选取19名从事林业生产各环节的专家,开展甘肃省林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并与林业气象服务业务现状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省现有林业气象服务的类型及服务方式基本符合林业气象服务需求,但服务质量及专业程度不高。

关键词 林业气象服务;现状;需求;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S71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138-02

Abstract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quirements of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as investigated by 19 experts working in different proces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in 5 typical forests picked from Gansu.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and comparison with status quo of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it was found that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ypes and service modes basically met the service demands,but the quality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was lower.

Key words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status quo;requirement;Gansu Province

林业是对气象因素敏感度较高的行业,无论是林木生长所需的光照、降水、气候等要素,还是森林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联系[1-2]。甘肃省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及频发的大风、雷电、霜冻等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森林防火、林业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以及林下经济等工作的顺利开展[3-4]。虽然甘肃省气象局陆续开展了森林火险、林业病虫害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但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与保障林业生产仍存在很大差距。通过林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能直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林业气象服务[5-6]。

1 林业气象服务现状

针对甘肃林区主要灾害,气象部门重点开展了森林火险、林业病虫害及林区热源点监测服务。服务产品围绕上述3个方面,涵盖短临预警、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包括林区森林火险预报预警、林业病虫害预报、重大天气过程预报、短期气候趋势预测、气象干旱监测、火点监测等。服务产品主要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林场提供服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的方式为相关负责人发送,主要景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通过电视、新媒体渠道对外发布。林业气象服务主要以气象部门提供服务产品,林业部门根据预报结果开展单方向服务保障工作,缺少双向、实时的信息互动平台。

2 林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

2.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立远林场,甘南州迭部县的达拉林场、洛大林场、腊子口林场,以及兰州市永登县连城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区中,挑选19名专家参与调查。专家类型涵盖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中领导型5人、管理型6人、技术型 5人、财务型3人。专家依据工作经验,填写气象服务需求调查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林区主要灾害类型、灾害防御设施、需要的气象服务种类、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4个方面[7]。

2.2 调查结果

2.2.1 林区主要灾害。林区灾害与降水、风速、温度、雷电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8-9]。由于甘肃省气候干燥、常年少雨,参与调查的5个林区最主要的灾害均为森林火灾,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海拔,并伴随干旱、病虫害、洪涝灾害的发生。

2.2.2 林区灾害防御设施。林区预警设备以林区管理处的电话传真、林场主要负责人手机、景区电子显示屏为主,设备均由林业部门安装设置,林区管理人员维护。林区建有隔离带、防火通道,并合理配备灭火工具;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灾害易发时段加强巡察,密切监视火灾灾情或病虫害疫情。

2.2.3 气象服务需求。调查显示,林区最需要的5类气象服务产品为森林火险预报预警、森林干旱监测预报、森林火点监测、雷电监测预报和林业病虫害预报。由表1可以看出,林业部门对引发灾害的气象要素监测、预报信息及分析需求较大,对于林业长势、负氧离子监测等林业信息需求并不迫切。此外,除大风可能加重火势以外,沙尘暴对林区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此,林业部门对沙尘暴监测预报产品无需求。

针对甘肃林区主要灾害为森林火灾这一特点,林业部门在冬季重点关注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以及与之相关的旱情、降水预测信息;在其他时期关注与病虫害发生发展有关的气温、降水、湿度等监测、预报信息。2—4月林区气候干燥、人为用火增多,林业部门关注林区中长期天气预报。发生火灾后,森林火灾扑救需要遥感监测火点及过火面积评估产品。

2.2.4 获取气象服务信息渠道。由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人员都希望通过手机短信渠道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其次为电话(传真)。手机短信因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快速、精确等特点,是预警信息获取的最佳气象服务产品。而电话(传真)信息量远大于手机短信,更适合传播重大信息及详细分析材料。向决策用户及应急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应首选手机短信,向管理部门及林区监测点通报重大监测、预测信息及详细的分析材料应选择电话(传真)的方式。

2.3 调查结论

2.3.1 气象服务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所有被调查人员无论对气象服务满意与否,均肯定了气象服务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认为气象因素深刻影响着林业发展,林业气象服务非常重要。

2.3.2 林业气象服务产品类型符合需求,但服务质量不高。通过对比林业气象服务需求和现状,可以看到目前的林业气象服务产品类型、服务方式等基本符合林业气象服务需求。但服务产品预测内容偏多,林区预报时空分辨率不足,部分气象服务产品质量不高;气象服务产品侧重气象要素分析,缺乏气象要素对林业生产影响的研究。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气象服务在森林防火、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气象部门多年来逐步形成了森林火险、林业病虫害等气象服务重点,但有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资源开发、林下经济发展等技术研究及气象服务尚未有效开展。由于缺乏基于地理信息及生产影响的林区精细化服务产品,服务过程中气象服务产品沦为参考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精确建议的能力不足。

2.3.3 林业气象服务渠道及预警设备少。林业气象服务渠道以手机短信、电话(传真)为主,预警设备也以移动或固定电话为主,没有统一的服务及预警系统,缺乏相互备份的信息发布手段及预警设备。

2.3.4 林业气象合作深度不够。自2005年以来,甘肃省气象、林业部门先后建立了森林火险预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气象预测预警等合作机制,在防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林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合作内容主要涉及服务保障层面,而数据共享及业务技术层面的合作不足,由于林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指标、专业预报模型发展滞后,导致服务产品缺少林业专业技术的融入。

3 建议

通过调查得知,林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虽然得到普遍认可,但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导致气象服务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并未发挥实质作用。应不断拓展气象、林业两部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加强部门数据共享、专业技术合作,将精细化数值预报及林业气象服务技术指标融入林业气象服务业务,切实从预报时空分辨率、专业技术水平、信息服务效率等方面增强林业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4 参考文献

[1] 王立斌,刘巧红.气象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3(3):153-153.

[2] 王春乙,张继权,霍治国,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学报,2015(1):1-19.

[3] 姚晓红,秘晓东,许彦平,等.气候变暖對天水市国有林区林业产值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2):118-121.

[4] 张建新,钱锦霞,任慧龙,等.气象因素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458-461.

[5] 严晓瑜,刘玉兰,李剑萍,等.宁夏旅游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服务需求调查[J].气象科技,2012,40(6):1068-1074.

[6] 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7] 周小云,陆文,张秋燕.气象服务调查问卷的设计[J].广东气象,2010,32(4):38-40.

[8] 徐明超,马文婷.干旱气候因子与森林火灾[J].冰川冻土,2012,34(3):603-608.

[9] 王云变,刘洋,王成虎,等.干旱对山西林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93-96.

猜你喜欢

需求甘肃省现状
席晓辉作品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