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小时眼灌注压监测的护理配合

2018-01-15李颖张静炜胡亭卢艳红李军武荣吕莉陈延王新张宏伟房智颖陈杰吴晓楠孙淼孟云刘柳刘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眼压原发性青光眼

李颖+张静炜+胡亭+卢艳红+李军+武荣+吕莉+陈延+王新+张宏伟+房智颖+陈杰+吴晓楠+孙淼+孟云+刘柳+刘爽

【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h眼灌注压监测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研究人员采取24h眼压与血压监测,测量时间为2h/次。记录所有研究人员的24h眼灌注压监测数据,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配合后有效地降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MOPP(平均灌注压)水平。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通过眼压及血压值计算MOPP异常变化,能够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4小时;眼灌注压监测;临床护理

【中圖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引言: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急性病,其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也就是说患者的眼压已经超过了其眼球内组织,威胁到视神经视觉功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体征为视乳头凹陷,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缺损的状况,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盲疾病。由于患者眼压波动性较大,无明显症状,因而早期难以被诊断,从而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者视力丧失。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对患者仅仅实施一次眼压测量是无法准确地掌握其眼压实际情况,需要连续进行24h眼灌注压监测才能正确评估患者实际眼压,而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则能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测量。鉴于此,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研究人员采取24h眼压与血压监测,测量时间为2h/次。记录所有研究人员的24h眼灌注压监测数据,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60只患眼。对所有研究人员实施血压及24h眼压测量,测量时间为2h/次。

1.2 测量方法

所有研究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双眼应该注视前方,采取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操作者在测量前应该将检测喷嘴上保护盖打开,按下工作键。患者将下颚固定在支架上,前额贴上支架板,确保患者眼睛与NCT喷嘴处于同一高度,调试焦距,当眼压计焦距与瞳孔两点重叠且清晰时,便会在显示屏上显示检测数值[1]。每次测量时要如此反复3-6次,取平均值进行记录。具体测量方法如下:①血压测量。测量患者血压时应该选择其同一侧体位与肢体。并且在对血压进行测量前,首先要保证血压计袖带内应该排尽气体,在测量的过程中将平整地将袖带缚于患者的上臂,同时要注意袖带的下缘应该距离患者肘窝2横指左右间距。除此之外,袖带不得束缚地过松或者过紧,松紧度应该以能容纳一横指为宜。同时操作者还需要确保袖带位置、血压计与患者的心脏处于同一个水平位置,在测量完毕后将袖带内的气体排空,并指导患者在测量过程中均匀呼吸[2]。②眼压测量。操作者在为患者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情绪,在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并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观察。若测量时间为夜间,则要确保房间的灯光宜暗不宜亮,并且让患者暂缓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1.3 问卷调查

对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患者测量过程中的心理状况、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日常生活用眼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40%患者饮水较少,导致大便不通畅;60%患者长时间注视电脑或手机等,用眼疲劳;50%患者没有按时应用降眼压药物与降血压药物;40%患者在测量血压及眼压时情绪紧张或担心[3]。

1.4 护理配合

1.4.1 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测量眼压及血压时不了解检查过程,因而可能在临床上存在紧张清除,这就要求在检查前可以通过参观其他患者检查过程以及耐心讲解与疑惑解答等方式,使患者更好地掌握检查全过程,同时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项与配合方法。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及散文等方式,避免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影响本次测量结果,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4]。

1.4.2 健康宣教。①在测量期间要注意清淡饮食,戒烟酒、咖啡以及浓茶,一次饮水量应该控制在300mL以下。同时要少量且多次地饮水,确保患者大便的通畅。②可以适当地进行活动,不得长时间注视电脑及手机、书本,防止患者出现用眼过度。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遵该医嘱滴用降眼压及降血压药物。④告知患者具体检查时间,免耽误检查。

1.4.3 规范化培训及考核。①成立24 h眼灌注压监测护理配合小组,组成人员为眼科工作资质10年以上的护师,共5人。②组织学习24 h眼压监测的方法、操作与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及仪器使用方法及要点等内容。③分别由医师对护理配合小组成员进行考核操作,护士长考核理论相关知识,考核通过后方能配合进行24 h眼压测量。

1.4.4 用药护理。1、如患者现应用降眼压的眼药水,则在测量眼压时仍需继续遵医嘱应用降眼压的眼药水。如监测期间眼压波动幅度大,护士应叮嘱患者继续遵医嘱同前治疗,不可随意更改药品使用剂量或加点眼药水,待监测结束后再调整用药剂量或点药频率。2、在24h眼灌注压监测功效完成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监测结果,给予相应的处理:(1)眼压异常、无用药的患者,遵医嘱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2)眼压异常、已用药的患者,遵医嘱对所用药物进行调整剂量或点眼药频率。3、针对点眼药的患者,嘱其在点眼后需要适当地对泪囊部位进行按压,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药液入患者泪道,从而出现眼部中毒状况。除此之外,需要对患者在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禁止采用阿托品类的药物,强调遵医嘱滴眼药水的重要性,控制眼压,防止视野进一步缺损。如有任何不良状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有效地降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MOPP水平。

3 讨论

通过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护理配合监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血压,能够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灌注压的昼夜波动异常,提示这些异常可能就是导致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5]。经过护理配合后有效地降低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MOPP水平,因而此种方式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患者24h眼部血流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通过眼压及血压值计算MOPP异常变化,能够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王爱晓,朱敏颖,金海珍等.23G玻璃体腔灌注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疗效观察及手术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2133-2134.

黄秀娜.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术眼眼压升高的护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16-116,118.

朱蕾.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5,(21):59-60,61.

张洋,卓建,李杨等.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196-1198.

谷美光.球后注射的临床护理及其操作中护士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27-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眼压原发性青光眼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青光眼能治好吗?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眼压正常为何还得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