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2018-01-15何晶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社区

何晶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6名和2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6名和2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两组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水平,完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社区;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R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找出产生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性的实施改善,能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升卫生院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恢复速度,在临床工作中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比常规管理与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6名和2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6名和24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6名护理人员为同一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0-33岁,平均年龄为(25.34±1.33)歲;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为(35.24±1.33)岁;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1例,年龄在23-76岁,平均年龄为(35.34±1.35)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通过对护理风险事件的系统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三大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制度因素。

对照组为常规管理,依据原有的管理制度实施,给予患者安慰、病情监护。

观察组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为[2]:①针对患者自身因素: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患者建立互信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让患者明白护理措施的意义所在,进而主动配合实施。②针对护理人员因素,定期实施培训和考核,引导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技能水平。③针对护理制度,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护理制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依据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实施评价,总分100分,评价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评价所得分数越低,表示护理质量越低。安全性评分依据自制的安全性评分量表实施评价,总分100分,评价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安全性越高,评价所得分数越低,表示安全性越低。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依据自制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问卷表进行调查,总分100分,调查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满意度越高,调查所得分数越低,表示护理人员满意度越低。患者满意度评分依据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表进行调查,总分100分,调查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调查所得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满意度越低[3]。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得到的数据输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

两组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安全性、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针对性极强的管理模式,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故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产生这些护理风险的原因,然后,依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的产生,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应用价值非常高[4]。

通过对护理风险事故的系统分析,发现,引发护理风险的因素为[5]:①患者自身因素:对于疾病的恐慌,对于疾病的不了解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滋生各类负面情绪,进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使得护理措施的效果大大降低,产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未到位,风险意识差,工作繁重,技能水平低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严重降低,进而形成护理风险事件。③护理制度因素:卫生院的护理制度存在缺陷,尚未完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两班护理人员衔接工作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到位等,均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针对这三大影响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提升卫生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水平,完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社区临床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高燕,邢佑敏.护理风险管理5项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59-161.

夏双红.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161-161.

樊珍.社区护理工作中居家护理风险防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6):43-44.

李娜.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4(34):140-141.

丁志宏.风险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97-1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影像社区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2015影像社区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