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探讨

2018-01-15宋丽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外科心理护理

宋丽明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院和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技能层面了,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的护理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于是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应运而生,使外科护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文章主要对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展开了先关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外科;护理工作;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引言:现代的医疗护理正在向着“人性化护理”的方向转变,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医疗护理中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外科科室的患者大部分都需进行手术处理,而麻醉和手术可以引起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物质增高,致使患者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变化,严重者还会出现异常行为,这些都将对患者的手术和康复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缓解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心理护理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优美的语言、愉快的表情和可亲的姿势等,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使其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治愈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在患者与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和随机的方法,分做60例的观察组与60例的对照组,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的统计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不同术式,采取相应的常规护理及术后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1.2.1 心理护理的具体执行阶段和要求

心理护理的操作要求细致和谨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明确以下三点内容:首先,要制定一份详细、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案。将具体的护理方案作为指导心理护理的要求,并且做到能够保证在护理中得到统一执行的护理方法、标准。在方案中应当充分明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症和具有的心理特点;其次,护理的阶段包括手术前和手术后,手术前的心理护理要把握好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在手术前,由于距离受到伤害的时间比较近,对手术后的病症治疗情况不甚了解,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心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等各方的情况,同时帮助患者详细了解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减少其对外科手术的担忧。也要避免患者出現焦虑、恐惧的心理,比如通过转移其注意力来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后,要特别注重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每个患者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和心理认知,因此,手术后每个患者的心理会有不同的反应,通常表现为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恢复情况不了解,对治疗的态度消极等,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的疏导患者。

1.2.2 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

心理护理具有特定的指向和方法,只有准确把握方法并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效果,具体如下:首先,不论患者的伤情如何,手术是否成功,都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树立起坚强面对的信心,多向患者传达一些积极的信息,避免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理负担;其次,手术前后会发生疼痛的请况,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感受,从患者的表情上发现其疼痛的情况,并及时反映给主治医生,同时督促病人及时用药;再次,针对患者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因为患者对自己的病症不能从医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评价,对用药和未来的康复及康复的程度有可能出现错误认识,容易产生烦躁、抵触的心理。此时,护士和医生应当引起重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确立积极面对的态度。另外,社会人士、家人也要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形成正面的、积极的氛围。最后,做好手术后的安抚和指导工作。还要通过比如术后指导等方式,掌握其实际情况,帮助患者改变对治病不利的生活方式。刚刚经过手术的病人,其身体还处于恢复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术后创伤,因此,同术后指导工作,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也可以让医生掌握病人术后的身体状态,发现意外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2 结果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具体实施情况看来,观察组患者80%以上对自己手术比较满意,而对照组中60%对手术无特别情绪,5%对手术满意,30%对手术不满意,5%对手术极不满意,可以认为心理护理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 结论

无论外科手术的大小,对患者的心理都是有影响的。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复杂的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如果过度的话,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睡眠,对手术以及术后恢复等都有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跟病患讲解,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医护人员对手术的解释要一致,防止患者不必要地顾虑,手术中一些需要患者配合的关键环节,要与患者沟通并让之了解以便更好的配合。在执行手术等过程,要保护患者隐私,包括身体和心理,尤其要注重患者的自尊心,防止患者心理的抵触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并且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护理的人员只有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改变病患中部分人的消极心理状态,避免对其不良的刺激,纠正他们的不良情绪,使病患的情绪能够朝向有利方向发展,使得心理护理配合医务的治疗等,这往往取得比单单依靠药物更好的效果,达到更好的医疗效果,换句话说,心理护理无疑就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与前提。

因此,外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如果要让千万人都能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项最精湛的艺术,护理人员更具有同情心,多关怀患者,要有责任感,不要敷衍,耐心倾听,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好的关系,让他们充满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多做储备,使得自己具备提供外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素质和能力,充分重视心理护理,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关怀。

参考文献

张光华.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现代护理,2015,(4).

李晓月.人性化服务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8).

樊舂玲.外科护理中的语言技巧[J].中外医疗,20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外科心理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信息速递:达芬奇进入我国肝胆外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