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观察

2018-01-15王爱刚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王爱刚

【摘要】目的:分析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案)与观察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且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也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关键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愈合时间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2

肱骨近端的粉碎性骨折发生率可达全身性骨折发生率的4%-5%左右,好发于老年人群与青少年人群中[1]。老年患者的发病常常与骨质疏松具有相关性,而青少年的发病常常与剧烈的创伤有关[2]。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手术方式获得的内固定效果较差,且患者术后不能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是一种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3]。本文探讨了该手术方式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详见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文中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47例,女性患者例数为35例,年龄范围为31-74岁,年龄平均值为59.42±2.06岁。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参加。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8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案)与观察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1例。并且在年龄范围、性别分布等基础资料方面,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治疗方案,具体方法为将患侧的肱骨头与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并放置三叶草钢板进行固定塑形,在大结节、肱骨干、骨头部位进行钻孔,并用螺钉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选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具体内容为给予患者全麻,并采取仰卧位,适当垫高肩部。在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做一弧形切口,并向外牵拉三角肌,并保护好静脉,至将肩关节与肱骨近端充分暴露出来。清理手术视野内的软组织与血凝块,并进行骨折复位,完成后选择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而后在肱骨近端的前外侧放置锁定钢板,并将克氏针拔除。查看肱骨中上段与肩关节的功能,确认完整后,将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临床优良率。临床优良率的评价依据为Mazur评分系统[4],满分为100分,得分在92分以上,表示为优,得分在86-92范围内,表示为良,得分在65-85范围内,表示为可,65分以下表示为差。临床优良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用的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8.0,并将研究过程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录入到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 患者治疗情况方面的组间差异

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统计分析 患者在临床优良率方面的组间差异

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对手术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功能,同时也对无创提出了要求[5],避免手术对患侧骨折部位的血运情况造成破坏,减低对患者的损伤程度,保证其治疗效果,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研究指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损伤较小,且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且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也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充分表明该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与优势。

综上所述,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選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李昌坤,张斌,杨先武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短期随访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1):98-100.

王家梁,刘志彬,李国文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6):495-497.

陈忠义,朱萍,冯兴兵等.锁定钢板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12):1331-1333.

王易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52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8):1036-1037.

于连祥,王林,刘庆鹏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6):513-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