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国医学发展重要推手—扁鹊

2018-01-15王君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扁鹊发展

王君涛

【摘要】扁鹊姓秦,名为缓,号卢医,扁鹊为世人对其的尊称,是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位列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第一位。扁鹊年少时师从长桑君,得其医术真传,且自身不断投身于医学钻研当中,因此医术高明,被世人以神话中黄帝时期神医“扁鹊”名号尊称。从我国古代医学历史发展情况来看,扁鹊在祖国医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推动我国医学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祖国医学;扁鹊;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2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医学家,是齐派医学的创始人,其医术不仅对战国时期医学水平有重要影响,更是推动了祖国医学的长远发展。扁鹊对我国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是我国历史上首位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医学家,同时还是我国中医医学奠基人。

一、奠定脉学基础

望、闻、问、切属于中医四大诊法,是扁鹊在总结前人诊疗经验中推出的一种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曾说道,扁鹊依靠切脉、望色、听声、写形,便能够指出病人病症所在。综合应用四大诊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进而实现对症下药[1]。在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扁鹊尤其擅长于“望”与“切”,《史记·扁鹊仓公列转》中也说道,扁鹊为至今天下言脉者。虽说目前关于扁鹊脉学的著作已消失,但在《难经》、《素问》、《脉经》等医书中,也或多或少地记载了关于扁鹊的脉学论。旧题战国秦越人撰,将《难经》当作是扁鹊著作,今天也有部分学者将其作为扁鹊学派的传世著作,虽然它并非为扁鹊亲自著作,但能够非常直接的体现出扁鹊的医学思想。《难经·一难》中讲到:人体十二经中都存在有动脉,通过寸口诊断可了解病人五脏六腑健康情况,从而判断病人生死凶吉。而寸口,即为手太阴之动脉。扁鹊的诊脉经验让世人了解到,人体手腕为寸口所在,是集人体脉络之地,同时也是人体五脏六腑之始。因此,扁鹊由手腕寸口进行切脉诊断的方法,对我国中医历史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不止在扁鹊时代发挥了重要诊疗作用,直到今天也属于中医临床中的重要脉诊法。

西晋太医王叔和所编写《脉经》一书,是当前我们认知中最早的脉学论著,该书中也记录有很多扁鹊脉学内容。《脉经》中主要有五卷章节,一卷为张仲景论脉,二卷则是扁鹊阴阳脉法,三卷主要内容是扁鹊脉法相关内容,四卷是记录华佗、扁鹊在诊断中主要察声色的方法,五卷为扁鹊对于反逆死脉在诊断中的要点内容。书中所记录扁鹊的相关脉学内容对后世中医脉学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直至今日,扁鹊中医脉学思想都被广泛运用在中医临床诊疗中。

从淳于意的医学师承也能够侧面印证:(淳于意)少而喜医方术。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淳于意师承的医术包括了扁鹊脉书、五色诊病等理论,在后来的《淮南子·泰族训》中也有记录道,及扁鹊之贵,并不是在于他能够随病来进行调药,而是在于扁鹊能够厚息脉血,准确判断病人疾病的发生原因。

二、信医反对巫术

中国古代,医与巫往往是紧密相连的,《晏子春秋》中用大量的篇幅记叙了齐景公在治病中不依靠医术,而依靠巫术的故事,晏婴指出齐景公的疾病是因为纵欲造成的,巫术进行祈祷的方式是没有用的。又比如说《庄子·应帝王》中也讲到,郑有神巫,可以知道人的生死福祸,若神明。对此,扁鹊则明确指出信医而不信巫。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扁鹊治病中的“六不治”内容:即一不治骄悠不论于理者;二不治轻身重财者;三不治衣食不能适者;四不治阴阳并、藏气不定者;五不治形赢不能服药者;六不治信巫不信医者”从这六条原则来说,独立来看各有所指,而联系起来都是结合“信医不信巫”的核心论点展开的。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很多时候需要长期的疗程和反复的医治才能够真正药到病除,甚至还可能要消耗成本较高的药材,而此时巫术便有了市场。

扁鹊在行医过程中始终坚持“信医不信巫”的观点,并且其借助自身高超医术,破除了一些不灵验的巫术[2]。扁鹊在治愈愈掳太子尸撅后,闻名于天下,天下则都以为扁鹊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但扁鹊自己却说道:我并非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我只是能让原本可以活下来的人,不会死去。这充分表达了扁鹊对于人们认为他行医是依靠巫术的观点和态度。《纯常子枝语》三十九中对于扁鹊的成就讲到:三代以前,巫、医之术未尝不通也,至扁鹊屈于灵巫,则事己分矣。这一描述便明确将扁鹊和那些用巫术治疗的医者进行了区分,指出了扁鹊在医术上的高超,确立了扁鹊在医学上的地位。

三、创立齐派医学

结合扁鹊一生医学事迹来看,扁鹊在行医过程中招收了一部分弟子跟随在其身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便有记载,扁鹊在为掳太子治疗过程中,便有两名跟随弟子帮助进行操作,“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砒石…”。另外,《韩诗外传》中也有讲到:子同捣药,子明灸阳,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越扶形。据历史考证,扁鹊招收弟子列名记载的共有七名,均为医学界的精英人士,另外没有列名记载的人数更多。

扁鹊招收徒弟给他们传授医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以扁鹊为中心的派系,即为齐派医学。齐派医学中主要人员组成是扁鹊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再招弟子[3]。主要就医地点为齐、赵、秦、周、郑等地方,所做事宜为就诊、传播医学知识,开展医疗实践活动。齐派医学中代表人物为淳于意。淳于意(前215—約前140年)主要师承于齐地淄川人公孙光和临淄人公乘阳庆,这两个人都是齐派医学的传人。淳于意在一生就医中广招门徒,主要教授临淄人宋邑、唐安,济北人高期、王禹,淄川人冯信,以及齐国宦者平等人为弟子。以淳于意为核心的齐派医学,继扁鹊之后,再度兴盛。

司马迁将扁鹊与淳于意一并立传,并在《太史公自序》中给以说明:“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指明了自战国至秦汉时期,先后长达五个世纪之久,以扁鹊、淳于意为核心的齐派医学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成就之巨与功勋之卓著,完全可以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斯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相媲美。

四、结语

总之,扁鹊的医学成就至今仍无人替代,范大成在《扁鹊墓》有言“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不仅肯定了扁鹊的医学成就,更是指出了其对整个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医学界历来将扁鹊称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古代医学的奠基者,其对祖国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郭静,赵翠萍.《史记·扁鹊列传》中扁鹊“大医”形象的文学呈现[J].名作欣赏,2017,(02):148-150.

贾利涛.扁鹊的神话人物属性初探[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02):79-80.

马胜,扈培增.扁鹊学派脉学思想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0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扁鹊发展
讳疾忌医
区域发展篇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
扁鹊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