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价值

2018-01-15黄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

黄海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價值。方法 71例(87个斑块)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能量多普勒显像图(PDI)和超声微泡造影技术(CEUS)两种方法观察其斑块内新生病理血管情况并记录分析。结果 87个斑块, PDI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22个, 其中, 均匀性回声斑块7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15个;CEUS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57个, 其中, 均匀性回声斑块35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22个;CEUS的阳性率均高于PDI,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EUS对混合斑块的增强率最高, 为90.0%;其次为软斑块(78.0%)、硬斑块(35.7%)、钙化扁平斑块(16.7%)。结论 超声造影能较敏感地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并判断其稳定性, 从而更早期发现不稳定性斑块, 对于早期发现防止脑血栓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50

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饮食的结构不合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如何监测评估心脑血管硬化的情况, 特别是脑卒中的危险程度, 多年来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热点, 其中, 由于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硬化斑块情况较理想的窗口, 因此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观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观察颈动脉斑块主要需要评估两个方面:血管局部狭窄度和斑块的稳定性。本研究主要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斑块内新生病理血管的观察, 进而评估其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发现有颈动脉斑块且斑块纵径>3 mm的患者71例(87个斑块), 其中男43例, 女28例, 平均年龄(67.23±2.58)岁。依据二维超声特征将斑块分为均匀性回声斑块(61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26个)。并将斑块内发现新生血管信号的标记为阳性病例, 未发现新生血管的标记为阴性病例。排除有严重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以及心律失常者。

1. 2 仪器与方法 分别用DI和CEUS两种方法观察其斑块内新生病理血管情况。采用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选择ML6-15高频线阵探头, 频率为6~15 MHz, 使用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 用生理盐水注射液10 ml稀释并振摇后备用。患者取仰卧位, 头侧向检查对侧, 扫查颈动脉, 观察斑块形状, 并测量斑块大小, 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点分为均匀性回声斑块和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 均匀性回声斑块又根据其回声情况分为强回声斑块与低回声斑块;在清晰显示斑块图像后, 进行局部放大, 再进入能量多普勒模式, 并调节彩色增益, 分别进行长轴及短轴切面观察斑块血流情况, 然后切换造影模式。给予患者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 10 ml, 观察斑块内造影剂情况并同步存储动态图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类型斑块的新生血管信号显示情况 87个斑块, PDI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22个, 其中均匀性回声斑块7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15个;CEUS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57个, 其中均匀性回声斑块35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22个;CEUS的阳性率均高于PDI,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CEUS对不同性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率的影响

CEUS对混合斑块的增强率最高, 为90.0%;其次为软斑块(78.0%)、硬斑块(35.7%)、钙化扁平斑块(16.7%)。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被认为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 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是不断攀升, 而脑卒中作为我国第一大致死疾病, 对于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脑卒中疾病中有约70%为缺血性病变。动脉管狭窄或者闭塞引起血液灌注不足都可能直接引起缺血性病变, 还有颈动脉斑块破裂、栓子脱落等原因也可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1]。随着临床上对该疾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且大量研究显示, 颈动脉斑块的数量并不是影响患者病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其性质和成分的变化才是影响危险性的最大因素[2]。

颈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梗塞脑血管是造成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 近年来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3]。目前大量研究都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新生病理性血管是促进斑块发展并诱发斑块内出血和破裂的重要原因, 是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4]。新生血管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Moulton用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小鼠, 发现斑块面积显著缩小, 证实了斑块内血管新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5]。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还可以发现, 87个斑块, PDI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22个, 其中, 均匀性回声斑块7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15个;CEUS显示斑块内血流信号57个, 其中, 均匀性回声斑块35个, 不均匀性混合回声斑块22个;CEUS的阳性率均高于PDI,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EUS对混合斑块的增强率最高, 为90.0%;其次为软斑块(78.0%)、硬斑块(35.7%)、钙化扁平斑块(16.7%)。CEUS对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这是因为该斑块内部有着大量的新生血管, 炎性反应明显, 当进行超声造影技术时, 造影剂的微泡可以随着血液进入斑块从而显影, 所以说, 超声造影对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具有很好的敏感性[6, 7]。硬斑块与钙化斑块则有较少的新生血管, 表面钙沉积, 炎性反应也更轻, 新生病理血管较少, 所以造影阳性率也更低。有相关研究表明, 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极大的影响着斑块的稳定性, 如果新生血管越多, 则稳定性越差, 对患者的危险性越大, 所以说可以通过判断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来预测其稳定性[8]。CEUS刚好可以对斑块内部不同程度的增强效果来判断其新生血管的情况, 进而判断斑块稳定性[9, 10]。endprint

综上所述, 超声造影技術是一个对颈动脉斑块的新生病理血管探查以评估其稳定性的有效的检查手段, 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Celletti FL, Waugh JM, Amabile PG,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nhances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Nature Medicine, 2001, 7(4):425.

[2] Virmani R, Kolodgie FD, Burke AP, et al.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nd Vulnerability to Rupture Angiogenesis as a Source of Intraplaque Hemorrhage.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 Vascular Biology, 2005, 25(10):2054.

[3] Chen F, Eriksson P, Kimura T, et al. Apoptosis and angiogenesis are induced in the un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oron Artery Dis, 2005, 16(3):191-197.

[4] 黄品同, 黄福光, 孙海燕, 等.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 16(1):40-42.

[5] Moulton KS, Heller E, Konerding MA, et al.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endostatin or TNP-470 reduce intim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plaque growth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 Circulation, 1999, 99(13):1726.

[6] 周俊山, 姜建东.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5(1):104-105.

[7] 张学谦, 田晖, 贾丽景, 等.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对比研究. 临床荟萃, 2016, 31(11):1233-1236.

[8] 陈建梅, 王秋霜, 黄党生, 等. 超声造影技术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分析.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7):64-67.

[9] 孙晓峰, 李妍, 白洋, 等.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价值. 中风与神经疾病, 2013, 30(10):924-927.

[10] 陈芳. 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7):132-134.

[收稿日期:2017-10-27]endprint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
丹参酮IIA联合辛代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