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2018-01-15刘勇程荣昆孙飞马双全张付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患肢

刘勇 程荣昆 孙飞 马双全 张付森

【摘要】 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再次手术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进行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16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nonunion of middle and lower 1/3 of dated femur fractures LIU Yong, CHENG Rong-kun, SUN Fei, et al. Luliang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Qujing 655699, China

【Abstract】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BCFS)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union of middle and lower 1/3 of dated femur fractures, and their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Key words】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Middle and lower 1/3 of dated femur fractures; Nonunion

股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多是由:①骨折处生理解剖因素;②局部创伤因素:创伤严重, 骨的供血受损;③医疗因素:主要为术中广泛剥离血供受损, 内固定物的松动、弯曲和断裂因素;④感染因素;⑤基础疾病因素;⑥全身营养[1]等因素引起。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更换内固定、植骨等。一般情况下股骨干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再次手术都是髓外固定断裂换髓内固定, 髓内固定断裂换髓外固定。但有文献报道因解剖因素股骨干中下1/3骨折髓内固定对线不良问题可达10%左右, 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膝关节活动, 导致下肢的平衡失调, 影响正常步态[2]。本科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0个月前因右股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切口恢复良好, 术后3个月逐渐负重。2017年4月10日因患肢再次跌伤伴肿痛、活动受限3 h来院就诊, 行DR检查提示:右股骨中下1/3 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右下肢长腿石膏托固定、下肢垫抬高15°, 术前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1周后行右股骨中下1/3切开断裂内固定取出、骨折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取同侧髂骨植骨术。

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充分后, 患者取左侧卧位, 常规术区消毒, 铺单。以右股骨中下1/3骨折端为中心, 取股骨外侧纵行切口长约30 cm, 逐层切开, 显露骨折断端及原内固定钢板, 见股骨中下1/3 骨折, 内固定钢板断裂, 骨折断端周围大量外生性骨痂生长, 完全取出原内固定物, 从骨皮质上凿开断端骨干周围骨痂注意保护骨痂周围软组织(保留骨痂血供), 因大量软组织粘连, 原骨折为粉碎性, 断端周围碎骨块生长并不牢固无法撬剥显露断端。先安装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利用该系统模块与连接棒可以自由滑动的原理撑开显露骨折断端。根据股骨下端解剖形态预弯200 mm×6 mm连接双棒, 分别于远端安装股骨远端异形块、近端双棒模块, 调整模块位置避开原螺钉孔, 在股骨髁外打螺钉2枚锁定固定骨折下端, 上端1枚暂不锁定, 在连接棒靠近螺钉处固定大力钳, 撑开钳撑开, 充分显露断端, 锁定上端螺钉, 清除断端软组织, 打通髓腔, 在断端外侧上下沿原螺钉孔用细钻头、骨刀开槽约长5 cm、宽0.5 cm, 深至髓腔, 用于延长骨折植骨面。松开上端螺钉, 加压钳使骨折断端加压,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锁定螺钉, 其余固定模块锁定螺钉打入锁定。检查内固定可靠, 取同侧髂骨备用, 将其中1条长5 cm、宽0.5 cm、厚1 cm带皮质骨条自双连接棒间嵌入骨槽, 其余自体骨植在断端周围。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 逐层关闭切口。术中出血800 ml, 输悬浮红细胞400 ml。

3 术后处理

术后2 d开始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15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 术后1个月拄双拐患肢部分负重锻炼, 3个月复查大量骨痂生长患肢负重逐步加强锻炼, 6个月复查骨折愈合良好。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查结果见图1。

4 讨论

与现有髓内钉系统及锁定钢板系统相比,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具备以下优势:①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以多棒和转向置钉实现三维固定, 提高抗拔出强度, 内固定折弯及断裂的发生率更低[3, 4];②模块和连接棒的可任意连接方法在翻修术中可以完全避开原有螺钉孔位置增强固定强度, 这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翻修术中尤为重要;③以轴向滑动实现动力加压, 避免了应力遮挡, 以多节段和跳跃置钉实现桥接固定和弹性固定模式;④采用棒块组合结构具备更好的应力分散, 应力传导性能, 使受力节段应力分布均匀, 降低固定物斷裂风险;⑤全锁定支架结构可减少固定物对骨表面压迫, 减少组织与血运破坏, 两棒间1 cm左右的宽度可方便的在延长骨折面开槽中植入骨条, 有利于骨折愈合[5, 6];⑥与锁定钢板系统一样, 不需要完全贴附骨皮质固定, 且连接棒可根据股骨干不同部位的形态进行塑形, 有利于陈旧性骨折骨痂附着后没有完全清除时恢复股骨干力线, 保证骨折的满意复位;⑦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可撑开和加压技术再翻修手术极大的方便了断端软组织清理及髓腔打通, 有效防止了过去大力撬剥过程中原骨折碎块的再次骨折影响愈合[7];⑧螺钉辅助复位, 避免了骨膜的广泛剥离[8]。

总之,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固定系统, 具有骨科生物学优势, 在四肢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操作灵活、适应证广的特点, 是股骨中下1/3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树清, 张建政. 股骨干骨折并发症及处理//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975-982.

[2] 郭永智, 刘树清. 股骨远端骨折//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983-988.

[3] 陆继鹏, 熊鹰, 李群辉,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12):1210-1214.

[4] 熊鹰, 李群辉, 柳百炼,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在股骨骨折应用中的有限元分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30):5516-5519.

[5] 何忠, 李开静, 王强,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9):91-93.

[6] 熊鹰, 陆继鹏, 王大兴,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14):1209-1211.

[7] 赵烽, 熊鹰, 张武,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5):268-272.

[8] 周飞, 隋凤, 于跃芹, 等.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8):813-814.

[收稿日期:2017-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患肢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循证护理在促进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小动作缓解肩周炎疼痛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更换髓内钉与保留髓内钉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