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明埔头村农业生产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分析

2018-01-15康远娥

价值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发模式三明市美丽乡村

康远娥

摘要:本论文依据三明市乡村总体建设特征,把三明市乡村建设模式分为工业引导型、农业带动型、休闲娱乐型、文化主导型美丽乡村开发模式四种主要模式。并以曹远镇埔头村农业带动型为例,主要分析其乡村特征类型、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in Sanming City, this paper divides the model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Sanming City into four main modes: industrial leading type, agricultural driving type, recreational type and cultural leading type. Taking the agriculture-driven type of Putou Village in Caoyuan Tow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rural feature types and mod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关键詞:美丽乡村;开发模式;三明市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development mode;Sanming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4-0061-03

0 引言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目前福建省各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过于粗放,进一步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农村发展的不可持续,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是三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美丽乡村概念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发展,是“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范,最重要的部分是赋予了乡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1]。本论文中的“三明市美丽乡村”主要以三明市政府在2014年设立的3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研究样本[2]。

美丽乡村开发的内涵就是在乡村组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形成自然、社会与经济生态的和谐,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生态之美:充分尊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当地本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础,注重支柱产业的扶持,实现乡村自然、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②环境之美:在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中乡村环境的整治建设不容忽视,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其当地自然环境和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

③文化生活之美:加强对乡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风貌,构建村民具有有归属感的传统生活公共空间,调动起乡村发展的自组织力量,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生活之美。

④和谐之美:将乡村开发建设置身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背景中,打破城乡资源分配不均衡所带来的生产落后,逐渐拉近城乡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环境的差距,统筹协调城乡发展。

2 三明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2.1 三明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三明市处于闽北,美丽乡村建设相对于沿海地段在经济、技术、文化方面都还比较薄弱。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首先,对美丽乡村的认识不到位,盲目的对乡村资源进行开采,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其次,主体意识不强,农民总是认为一切工程建设都成为政府的淘金库,在实施过程阻碍多,也造成了还有乡村人民对公设施保护意思薄弱,环境保护差;然后,规划技术和整体布局不稳定,很多工程项目停滞不前,没有前期的预测,也使政府失去更多信任;最后是资金,技术,人才短缺。

2.2 三明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类型

由于不同乡村存在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应根据乡村发展动力特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指导建设。目前根据三明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可分成如下四类[3]。

2.2.1 农业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生产资源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生产行,在具备土地,水,气候等先天条件下,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村经济增收。

2.2.2 工业引导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指在乡村建设中,以工业化、城镇化等外源动力系统为主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建设。乡村经济资源给人们带来劳动生产,抓住有效资源的利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模式,摆脱单一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增长,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劳动力。

2.2.3 休闲娱乐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自然风光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建设。合理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让每一寸土,每一棵树,每一条溪给予人们舒适自在的体验,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4]。

2.2.4 文化主导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历史人文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护,历史悠久的风俗特色的传承,以及古老文化建筑和民间艺术的发扬为主,促使乡村建设模式走向文化传承。

3 埔头村农业生产型美丽乡村建设分析endprint

3.1 村庄概况

埔头村位于永安市曹远镇境内,距曹远镇镇区约7公里。埔头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埔头、村屋、下张厝、福溪、鸬鹚坪、凉干和四垒7个自然村。2011年底有268户,总人口980人。本村村民主要收入以种植蔬菜、食用菌,养鱼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9598元。

3.2 村庄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居住用地

埔头村内建设用地主要为村民住宅建筑用地,呈零星分布(图1)。村庄建筑房屋都是传统单一沿道路两边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建设,村内旧建筑排列不整齐,既不美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新建住宅标准较低,布局拥挤、凌乱,每个人都愿多占一米地也不给让道;采光、通风和卫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下水渠设置不合理。另外还存在搭盖不完整、墙面未粉刷及立面粗糙的问题。村庄住宅建筑占地过大,土地浪费较严重。

3.2.2 公共服务设施

埔头村内现状公共设施有:小学、村委会、医疗站、幼儿园、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商铺等(图1)。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文体活动场所缺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商业设施的建设已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3.2.3 交通设施用地

目前埔头村内现状道路交通条件较差。道路等级低,道路曲折(图1)。村庄中部的省道307线是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此外,村内道路大部分道路均已硬化,路面宽度均以3米為主,道路交通系统不够完善,路面宽度较窄,不能满足消防的要求,且线形曲折,道路等级较低,路周围小岔道多影响通行安全;村内目前尚无专门的停车场用地。村中目前无较成规模的广场用地,缺乏专门的广场用地。

3.2.4 绿地

埔头村现状没有较大的专用绿地,仅有道路及公共设施周边的零星绿地。村庄公共绿地不足,村民室外休闲场所较为缺乏。(图1)

3.3 村庄优劣势分析

3.3.1 村庄发展优势

①区位优势:307省道穿村而过,距曹远镇镇区约7 公里,交通便捷。

②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埔头村村域面积11.8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15000亩,森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273亩。

③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埔头村境内丘陵起伏,九龙溪蜿蜒而过,山林植被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优越。

④特色农产品丰富:埔头村现状特色农产品丰富,以蔬菜为代表,还有水果、水稻等,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较好的优势。

3.3.2 村庄发展劣势

埔头村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其一,村民目前收入较低,来源单一,整体生活水平不高,村内的建设水平、规模和公共设施配套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二,整体文化知识不高,不足以推动埔头更快发展,对于产品销路不稳定,尤其是农产品,不能长期放置,急需处理,没有统一规范销售价格,销售途径;缺乏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培训,且体现地方特色的一些农业产品也正在逐渐的消失。

根据现状埔头村的优劣势条件状况提出以发展农业带动型美丽乡村开发模式。加强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引导产业结构发展,整治村庄形象等措施,进一步实现村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生态化。

具体规划如下:

3.4 规划发展定位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的农业型村庄。(图2)

3.5 规划重点

①打造村庄特色、提升景观形象。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村庄特色,改善景观环境,塑造具有识别性的村庄空间。

②产业发展引导。

合理引导村庄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具有与村庄资源、环境相符的特色产业。

③新区建设。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新区建设区块内科学落实用地的空间布局。

④保留区改造。

盘活土地,梳理老区现状空间,提高老区的居住适宜度,同时对老区提出整治措施。

⑤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为目标,按照村庄医疗、教育、文化、购物、福利、保洁、治安、管理相配套的要求,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在村庄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⑥基础设施配套。

改善人居环境,从资源共享、便于操作等角度出发对村庄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3.6 规划布局

规划形成“一轴、两区、三片”的村庄空间结构[5]。(图3)

3.6.1 产业布局

重点突出向高效优质、特色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及特色农业的产业发展策略。

在产业布局方面:根据埔头村现状产业特点及其发展定位,规划为“一轴、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态(图3)。

“一轴”是指沿307省道形成的产业发展轴,以轴牵引周围村庄建设发展,从而促进埔头村经济规模的形成,达到沿线的经济效应。

“两区”为设施农业示范区和经济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以埔头、村屋、下张厝及福溪周边的农田为基础,建设现代高效的设施农业示范区,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经济农业示范区是依托鸬鹚坪、凉干和四垒周边农田,建设极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区,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大豆、秋甘薯、玉米、莴苣及淮山等,促进村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村庄经济新的增长点。

3.6.2 公共设施布局

行政村现有村委会、医疗室、移民文化娱乐中心、老人活动室、村广播室、幼儿园、集贸市场、农家店、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公厕、垃圾收集点、变电站等公共设施,其他各自然村配置公共活动场地、公厕、垃圾收集点、高位水池等,规划公共活动场地内配套居民健身设施。

3.6.3 景观绿化设计endprint

①绿化规划。

规划形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的绿化系统,形成村庄特有的田园景观:利用建筑周边较大的空地,规划村庄公共绿地,形成点状绿地;对滨河用地和村庄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形成线状绿地,串联各个点状绿地;在移民文化娱乐中心和林氏宗祠周边规划公共活动场地及绿地公园,并布置各种活动设施、健身设施,形成整个村庄绿化系统的中心。

②景观风貌设计。

1)规划要点方面:利用自然生态山水景观,营造田在村中、村在溪边、水绕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

2)风貌定位:建筑以地方风格为主,打造“尺度宜人、和谐有序”的建筑景观,营造“依山伴水、天人合一”的特色风貌。

3)重要景观节点和标志性建筑:利用公共活動场地,做为村庄的重要开敞景观节点进行设计,衬托移民文化娱乐中心周边环境;近期启动区规划的新建住宅应提倡统规统建,凸显村庄地方性民俗风格的建筑风貌。(图4)

3.7 近期整治规划

近期整治行动按不同土地类型分期进行,列出详细计划表。

①近期逐步将村庄内杂物房、危旧住宅及牲口棚进行搬迁、整治,原有用地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农地或者用于村民住宅用地。

②对埔头村小学周边保留建筑进行立面整治,建筑风格以地方性风格为主,改造以修善为主,采用白色色调,对墙面进行统一改造,加设仿木漆线条。墙裙贴饰面砖,丰富立面效果。加设木材质窗框,体现地方民居风格等。

③推进“家园清洁行动”(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清理主要居民点部分地段的脏乱差现象,美化村民生活环境(图4)。

4 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各地农村建设迅速开展,各界学者及实践者在新农村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以曹远镇埔头村农业带动型为例,探讨具体的建设内容,完善对农业带动型美丽乡村开发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三明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的规划指导,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轶男,刘纲.村庄规划的新视野一分区层面村庄规划的编制探索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青岛:青岛电子音像出版社,2013.

[2]福建之窗.[EB/OL].http://news.66163.com/2014-11-21/963310.shtml.2015-11-10.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J].2013,25(2).

[4]孙建利,孙娇.山东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5):43-44.

[5]三明市城乡规划局.[EB/OL].http://www.smgh.gov.cn/.2015-1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发模式三明市美丽乡村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
邢台微营销市场前景与开发模式研究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