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定量评价

2018-01-15彭世广王乐

价值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区域经济

彭世广+王乐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是当地政府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的重要依据。文章以云南省为例,选取经济实力、基础能力、开放程度3个一级指标,及向下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原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评价模型,对云南省16个单位市/州的经济发展进行定量评价,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gion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gist for local government to develop the region economy. This paper take Yunnan Province as example,choosing economic strength,basic ability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as 3 first class indexes and 8 second class indexes,18 third class indexes downward,to establish 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applying PCA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o do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original indexes data and build a evaluation model,The article can evalu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16 cities or states in Yunnan Province quantitativel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gding strategies and advices specifically.

关键词:区域经济;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云南

Key words: region economy;indexes system;PCA;evaluation model;Yun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4-0015-03

0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定量评价,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系统、全面地对某一区域的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有效评估,并对评估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政策与建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是当地政府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客观、正确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注重经济总量的水平,西方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均以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志。李答民(2008)曾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但未对指标权重进行统计分析;丁兴烁(2003)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分为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速度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对苏锡常地区进行经济发展评价[2];蔡国梁等(2005)以江苏省为例,结合系统分析法、频度分析法、Delphi法和理论分析法等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从基本情况、综合经济、财政金融、对外开放、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六大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本文结合以上思想,在保证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精简指标结构,剔除冗余指标,考虑地区实际经济实力(总量、速度、人均等)和社会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基础设施、福利的变化),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实力、基础能力、开放程度三大类。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取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评价模型,对云南省16个市/州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和聚类分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即需要选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同时,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能全面反映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遵循以下原则选取指标:①全面性原则,即选择的指标需要从不同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②科学性原则。指标分为总量指标、平均指标、指数指标三大类,不同类别的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不同,总量指标反映的是规模意义,平均指标和指数指标反映的是效率意义。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指标实际经济含义对应构建和选取相应类别的指标,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使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③代表性原则。经济发展指标众多,选取指标在保证全面性的同时,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剔除冗余、重合度高的指标,剩下的指标应该要能高度反映经济发展的不同方面,具有代表性。④可行性原则。在保证以上三个指标选取原则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从而达到指标的选取既准确又易于实现的目的。

為了能从不同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经济发展指标化为3个等级: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以保证模型全方位概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见表1)。

2 评价模型的建立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是基于指标数据的评价,且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间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所以本文选取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式的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将指标变量进行线性组合,从而得出主成分,建模步骤如下:endprint

①基于主成分模型,选取方差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以上的m个主成分作为评价主成分(mp),这样既能保证每个评价主成分含有一定程度信息量,也能保证所选取的评价主成分包含原有指标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减少因信息丢失带来的评价误差,即:

Y1=r11X1+r12X2+…+r1pXpY2=r21X1+r22X2+…+r2pXp……Ym=rm1X1+rm2X2+…+rmpXp (1)

②将每个主成分方差除以累积方差得该主成分权重,确定方法为:

③分别计算各地区Y1~Ymm个主成分得分,将各主成分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再进行相加,即得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最终综合得分。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为:

Fj即为第j个地区的最终评价得分。

3 实证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云南省统计年鉴》及云南省16个市/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18个指标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使每个指标数据的均值为0,方差为1。运行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累积方差贡献率。根据方差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选取原则,从中提取4主成分作为评价用主成分,再分别求其权重,对SPSS上得出的每个主成分因子负荷系数进行除以相应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处理,即得到4个主成分的得分方程为:Y1=0.292X1-0.119X2+0.229X3+0.042X4+0.290X5+…+0.277X18Y2=-0.011X1+0.302X2+0.167X3+0.525X4+0.087X5+…+0.170X18Y3=-0.146X1-0.087X2+0.371X3+0.081X4+0.169X5+…-0.133X18Y4=-0.053X1-0.584X2-0.181X3+0.076X4+0.036X5+…+0.096X18 (4)

分别计算云南省16个单位市/州4个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加总,利用评价模型:Fj=Y1j×0.664+Y2j×0.182+Y3j×0.08+Y4j×0.074得出16个单位市最终得分(见表2)。

根据表2可知,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F上来看,云南省16市/州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仅有昆明、玉溪、曲靖、红河综合评价得分大于0,且首位昆明7.88的经济发展评价得分远大于第二位玉溪0.97的评价得分,其他各市/州差距明显。这说明了云南省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省会昆明为中心的“单核”发展模式,一方面体现了昆明作为省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说明除“单核”昆明外,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缺乏第二增长极,不利于云南省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快速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多核”模式

从本文对云南16市/州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可以发现,目前,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单核”模式,即省会昆明的经济发展程度远大于其余市/州,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对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极化效应明显,不利于区域间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究其原因,云南地处我国边境,地势多山,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比较全国不够发达,导致云南省地区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核心城市昆明经济辐射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有限,对云南省其余市/州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有限。对此,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的重大机遇,克服地理位置、地势环境等不利因素,加强全省水利、交通、通信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区位、资源等要素,对条件适宜的市/州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调动各地区政府积极性,大力开发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建立经济特区,在保持省会昆明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立起云南省第二个经济发展核心城市,形成“双核”乃至“多核”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扩大核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形成云南省区域城市间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4.2 大力促进地区资源优势产业发展

云南省自然资源丰富,各市州都存在相对应的资源比较优势。在发展“多核”云南省城市经济中心的同时,各地区政府应当注意因地制宜,利用地区对应资源优势,明确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依托地区经济支柱产业,对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养相关龙头企业的发展,将这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保证产业多元化的同时,形成地域特色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将这些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养成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成为未来的地区经济支柱产业,保障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3 加大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云南省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必须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投入水平,制定相关经济开放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入到沿边地区的经济开发中,以人才带动边境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实现沿边地区经济开放的同时,要加大其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管理和劳动者基础素质,加快技术开发、科技创新脚步,推动地区经济进入以高新技术为内生增长驱动因素的发展轨道,从根本上缩小云南省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参考文献:

[1]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5).

[2]丁興烁.层次分析法在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统计,2003(10).

[3]蔡国梁.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统计与决策,2005(19).

[4]Simon Kuznets.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区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