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2018-01-15王记彩刘若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生现代学徒制

王记彩+刘若竹

[摘要]本研究以校企共同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载体,对如何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展开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在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来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01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0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即将到来,需要高职教育紧跟其步伐,培养出大批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制造行业企业输送技能人才。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学生的数量剧增,然而,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两难”的矛盾局面,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就业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高职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和高职院校的未来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和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因此如何解决高职生就业难、怎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对企业、高职院校教师、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高职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知识较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差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高职生的低学历,是高职生竞争本科生的硬伤,弥补这一短板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近些年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拓宽了学生的实践实训渠道,然而在学生培养上,仍然沿用原有的知识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

(二)综合素质较差

很多企业在招人时,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如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素质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三)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养缺失

高职院校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对他们职业素养的培育,即使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优势

(一)推行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适合各种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企业的欢迎,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学院的长期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让学生在一线生产岗位接受实践锻炼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实践技能,有利于缩短他们就业后的适应期;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预就业的机会,学生可通过在企业学徒期间的突出表现,获得优先被企业录用的机会。

总之,现代学徒制模式,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的共赢,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在很多高职院校得以推广,本次研究,对嘉兴几所高职院校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情况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以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学校方面,因资金有限,实训设备更新与补充过慢,导致现代学徒制实施力度不大,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于书面计划而得不到实施,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企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企业担心对学徒的培训会影响其生产进度和利益,而学校和政府又无法从其它途径给予相应的补偿或给予的补偿不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同时,企业的观念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认为育人是学校的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责任。

(三)政府方面,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少,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对企业的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如税费减免等少,使得企业热情不高。

(四)學生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现代学徒制认识不足,认为就是给企业打工,或者把它当做了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做,而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贴,因而缺乏实习的主动意识,怕吃苦,适应能力差,学习不到真正所需要的技能,不利于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

1.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来培训,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师资的不足,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双向”联合开发职业课程模块。与企业共同开发学校和企业的课程模块及相关资源,需结合工作岗位需求,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发模块化的职业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跟岗,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切身领会岗位对就业能力的要求;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以提高科研水平。一方面,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4.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利用现代学徒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如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人士、创业校友等来开设讲座,传授创业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创业的渠道和机会,让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创业课程体系,逐渐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企业——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发挥主体作用

1.结合岗位需求,与校共同制定就业能力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一方面,针对企業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分析这些岗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与学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一些设备,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并派遣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强化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2.建立就业前的岗位实习体制。企业应对学生就业前的顶岗实习体制化:与学校共建指导机构,共同设计实践内容,合理地安排学生的顶岗轮岗实习,并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方式,同时对学生在企业间的各种实训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分析与总结,促使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营造良好氛围让企业成为学生创业的垫脚石。学生创业多存在资金缺乏、信息缺乏、经验不足等问题,针对资金不足,企业可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投资机构等,对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给予支持。

(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营造条件

1.政策扶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大多存在“开头热、后面没下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必须得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才能实现,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从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和学生多方面明确他们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为现代学徒制的长期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2.资金扶持。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合作的优势和对企业的利益不够,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制定相关优惠措施,给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一定额度的税收减免等,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行业和学校多方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就业能力培养的专项资金,为就业能力培养的机构和开展的专项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四)学生——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加强自身能力培养

1.打好理论基础,提高实践技能。高职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提供理论指导,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主要是在校内获取,实践技能的锻炼一方面通过校内实训完成,更多地要借助于现代学徒制提供的平台,到企业中进行轮顶岗实习,零距离体会岗位要求,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2.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本人的努力才是关键,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业意识,并利用现代学徒制的平台,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现状,为自己创业积累材料和经验,也使得创业行动更贴近于实际。

3.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高职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和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很多平台来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品性,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培养专业的职业操守,在实践磨炼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职生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