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
2018-01-15曹越
曹 越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儿科中患者年龄小,自控意识与能力差,治疗配合度相对较弱,甚至会产生激烈的哭闹情绪表现,由此引发患儿家属的情绪激动,引发相关医患冲突。儿科护理工作相对于成人护理具有更高的难度,操作更为困难繁琐,需要充分掌握患儿特点,提升护理安全性,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本文通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儿科发生的68例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其护理风险事件中不安全因素情况,研究对应护理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儿科发生的68例护理风险事件,男患儿42例,女患儿26例;年龄范围为2~9岁,平均年龄为(4.5±1.2)岁;所有风险事件来源于护理风险事件记录资料。包括风险事件原因、患儿家属状况等调查情况。
1.2 方法:针对每一个案例情况做对应风险事件不安全因素情况分类,主要划分为患方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护患沟通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其他等。
2 结 果
在68例护理风险事件不安全因素中,患方因素为32.35%,护患沟通因素为27.94%,护理人员因素为19.11%,基础设施因素为13.24%,其他为7.35%。见表1。
表1 68例护患纠纷中纠纷原因情况
3 讨 论
3.1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具体内容: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安全因素情况分类,主要划分为患方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护患沟通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其他等。其中以患方因素、护患沟通因素与护理人员因素上。患方因素可以划分患儿因素与患儿家属因素[1]。患儿自身年龄小、对治疗会产生恐惧抗拒等情绪,自控能力差,缺乏应有的危险意识与防范能力,进而导致护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2]。家属因素主要还是因为家属过度的关注患儿状况,对于护理工作过于挑剔,或者不了解治疗护理工作而导致相关误解,相关工作上,护理人员缺乏较好的沟通与健康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护患沟通因素是仅次于患方因素的重要不安全因素原因。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自身态度、行为、语气、用词的不当,家属自身认知水平不高导致护患沟通中产生异常障碍,双方缺乏有效了解,护理人员不能很好的了解家属诉求,无法了解患儿全面情况,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沟通宣教,导致护患矛盾产生,甚至引发严重性冲突[3]。护理人员因素则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儿科患儿疾病与心理特点掌握不纯熟问题。尤其是输液穿刺操作中,如果反复性穿刺操作不成功,较容易引发家属抵触情绪。或则用药中药物错配,查对工作未落实到位等。护理中缺乏对患儿安全防护,导致患儿坠床等问题。基础设施因素则主要集中在床栏设置、病房空间条件局限、设施条件差、空气污染引发交叉感染等,都会引发家属强烈不满等。
3.2 儿科护理对策:要注重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培养,包括护理专业技能、护患沟通、患方心理学、健康教育、法律意识、服务态度等多种能力的培训与考核。考核情况与个人晋升与薪资水平挂钩,提升工作谨慎度。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对儿科护理工作做动态性监管,及时纠正不良问题,同时做好问题记录。定期对护理工作做汇总分析,批评指正现存护理工作问题,提出对应改善措施,完善相关护理管理制度,让制度管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优化,与时俱进。制度一方面要参考专业制度设计,另一方面要注重本科室的实际操作适应性,要在制度层面更多的关注科室具体情况与本院具体环境,提升制度与现实管理的匹配度。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管理,优化治疗环境,做好安全防护。同时要注重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让患儿与家属对治疗有更多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注重心理护理工作的展开,让患儿与家属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应对治疗护理开展。此外,要合理安全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避免高负荷工作,保持护理人员充分的工作精力,避免疲劳工作而引发的工作疏忽,采用灵活性的护理排班制度。要强调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训练,注意个人沟通中的尤其态度、仪表、行为、用词,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避免激怒患方,保持亲和有礼的沟通状态,通过语言或者肢体语言达到患方情绪的安抚操作。对于患儿要懂得肢体语言安抚的方法,保持沟通中微笑温暖的状态,给予患方充分的关怀,注重患儿与家属的心理诉求,能够及时有效的安抚患方情绪,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1] 张淑华.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北方药学,2014,11(1):173.
[2] 徐丽敏,刘梅花.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245-246.
[3] 李惠玲.120例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