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与单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对比

2018-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头孢类丙组化脓性

杜 静

(阜新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类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颅内感染,其发病人群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其起病急且严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1]。本文就青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与单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12月,总病例为105例,采取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35例。甲组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2~13岁,平均(8.1±2.3)岁;病程1~10 d,平均(5.1±1.5)d。乙组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2~12岁,平均(7.9±2.2)岁;病程1~12 d,平均(5.3±1.6)d。丙组中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2~14岁,平均(8.2±2.4)岁;病程1~13 d,平均(5.4±1.8)d。甲乙丙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相比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对本次实验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患有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甲组采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治疗,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用量为20 μ/kg,共分3次滴注,每次滴注时间约为45 min,每次静脉滴注时间相隔1 h,所用药物为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4205。同时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用量为每次1.0 g/kg,每次12 h,所用药物为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83036。待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后3 d停止用药。乙组采用青霉素治疗,用法用量同甲组。丙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所有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生化分析和细菌培养,并以此判定临床疗效:①显效: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总蛋白水平、氯化物水平的变化情况属于正常,细菌培养未见致病菌;②有效: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总蛋白水平、氯化物水平的变化情况有一项以上不正常,细菌培养未见致病菌;③无效:脑脊液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1.3.3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脑脊液常规检查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脑脊液氯化物水平、脑脊液总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对甲、乙、丙三组患者本次研究所得的同类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例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对同类数据实施卡方检验、t检验,当P<0.05时组间资料的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s,d)

表1 对比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s,d)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甲组 35 5.0±0.8 2.4±0.6 5.3±0.6 12.3±3.3乙组 35 9.2±0.5 5.7±0.5 8.8±0.8 18.8±2.5丙组 35 8.8±0.4 6.3±0.5 8.6±0.7 19.4±4.0

表2 对比三组患者出院后脑脊液常规检查情况(±s)

表2 对比三组患者出院后脑脊液常规检查情况(±s)

组别 例数 脑脊液葡萄糖水平(g/L) 脑脊液总蛋白水平(mmol/L) 脑脊液氯化物水平(mmol/L)甲组 35 3.7±1.4 0.1±0.1 118.9±49.3乙组 35 2.4±0.6 0.6±0.1 95.5±60.6丙组 35 2.2±0.5 0.7±0.1 97.1±43.4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甲组患者35例,有效34例,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乙组有效28例的80%和丙组有效29例的82.9%,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为接近,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甲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和丙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患者上述指标较为接近,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三组患者出院后脑脊液常规检查情况对比:甲组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脑脊液氯化物水平均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脑脊液总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乙组和丙组,且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患者上述指标较为接近,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化脓性脑膜炎主要是由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蛛网膜、软脑膜、脑脊液、脑室的炎性反应,脑及脊髓表面可轻度受累,常与脑脓肿或化脓性脑炎同时存在[2]。患者可见呕吐、呼吸困难、高热、抽搐、头痛、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等症状[3]。

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且其分子量小能穿越血脑屏障,其杀菌效果较为理想[4]。头孢曲松钠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都有强大抗菌活性,其抗菌谱广,杀菌效果好。头孢曲松钠的生物性和化学性均比较稳定,对细菌有较强的选择作用,而对人体则无毒性[5]。本次研究显示,青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恢复时间更短,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脑脊液氯化物水平、脑脊液总蛋白水平更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青霉素与单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刘旭东等的研究结果类似[6]。由上可见,青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1] 林俊芳.青霉素钠联合头孢噻肟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2):55-56.

[2] 田培超.氯霉素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5):25-26.

[3] 曾庆鑫,张冲,王东,等.青霉素治疗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6):396-397.

[4] 程贝,李德秀,柳琴.银翘散加减汤联合青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J].西北药学杂志,2016,31(5):522-525.

[5] 刘昌林,廖容.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48-3150.

[6] 刘旭东,陈艳,张紫寅,等.青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5):33-34.

猜你喜欢

头孢类丙组化脓性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盲目服抗生素 谨防延误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感染患者的疗效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