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纤维溶抑制物的相关性分析

2018-01-15赵秀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凝血酶纤溶活化

赵秀男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心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冠状动脉的硬化为基础的腔内血栓形成现象,在该过程中,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狭窄程度等,更重要的是斑块是否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包括了触发因素和斑块因素等的相互作用,以上过程有着较多因素的参与,同时还有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相关功能的变化、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等的工程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1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患组和非冠心病患组。

1.2 方法:研究中主要涉及的试剂和仪器有:TAFI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及其活动测定盒。生产厂家均为美国ADI公司,全自动酶标检测仪(Thermo Electron Corportion)产地为芬兰。

1.2.1 采集标本:对受检者空腹状态下的动脉血液进行采集,采集量为2 mL。将其与3.8%的枸缘酸钠按照9∶1的比例进行混合、抗凝,随后将其放置在规划玻璃管内,温度为4 ℃,转速为300 r/min,实行10~15 min离心后取上层血浆,装入硅质试管,储存温度为零下80 ℃。测定指标测过程中,将试管放置在37 ℃的温水中,保持10 min的水浴中溶化时间。

1.2.2 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经验丰富的内科专业医师实施本次操作,进入路径方式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的投照位置不能少于6个,右冠状动脉的投照位置数量为2个,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中的相关标准,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位置和在正常管径的差值减少的百分比,在50%以及高于这一值的情况下,则被确诊为冠心病。

1.2.3 测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来实现对血浆中TAFI值的测定,在45 mm处测得A值与待测血浆TAFI水平为正相关联系,采用标准曲线建立方式,通过光度值实现待测样品的换算,TAFI∶A含量在490 mm位置测得A值,将没有活化的血浆作为平行对照孔。△A490=A490(活化血浆)-A490(未活化血浆)。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结果的比较和检验用t表示,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冠心病患组血浆内TAFI∶Ag、TAFI∶A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组,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 论

表1 冠心病换组和非冠心病换组血浆TAFI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冠心病换组和非冠心病换组血浆TAFI检测结果对比(±s)

TAFI 冠心病患组 非冠心病患者组TAFI∶Ag(%) 95.2±36 72.1±31.2 TAFI∶A(μg/mL) 29.3±11.3 18.2±7.9

TAFI首次发现是在1989年,该物质是一种血浆羧肽酶活性分子量是60 kD的单链蛋白质。1991年Eaton等,分离并测定该物质的dDNA。Bajzar等在Plg-Sepharose柱层析法对血浆实行分离、提纯后,得到了相应的酶原蛋白,在对酶原蛋白TAFI在凝血酶激活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得到了羧肽酶活性和纤溶抑制的具体作用作用[1-2]。TAFI在体内的激活主要是在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纤溶酶等物质的作用下实现的,被激活后转化为酶活性,实现了对纤维蛋白片段末端赖氨酸残基的降解作用,影响着FDPs、Plg、t-PA等复合物生成,降低纤溶酶原活化效率,将活化正反馈环路切断,发挥抑制纤溶效果。从而导致纤溶机制受抑,血栓溶解时间延长,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在Silveira、Schroeder及谢爽等回顾性研究及PRIME前瞻性研究中[1-2],通过临床研究发现CAD患者血浆TAF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TAFI与冠心病发生具有一定关系,高TAFI水平可预测心绞痛发生的危险性,能够增加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性,得到了TAFI水平、总胆固醇量、急性期反应物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3-4]。相关研究发现,TAFI水平在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严重冠心病发生概率的降低,并且减少冠状动脉血管出现急性闭塞的可能性,具有高TAFI水平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较好。

本次研究中,冠心病患组的TAFI水平同非冠心病患组比较明显较高,且TAFI同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见,TAFI可能是引起冠心病并促进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子。

[1] 谢爽,王鸿利,王学峰,等.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1):42-43.

[2] 奕泉根,卢兴国,朱蕾,等.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在评估血管病变和并发症中的意义[J].中国微循环,2005,9(6):417-419.

[3] 何文娟,胡豫,张小平,等.冠心病病人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与合并症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789-790.

[4] 崔桂萍.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凝血酶纤溶活化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