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

2018-01-14张亮红许本元邹春华

中国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园茶叶标准

张亮红,许本元,邹春华

湖北省蕲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35300

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是湖北省农业厅近年来提出的一项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举措,旨在通过集约项目、集中技术、集中投入,发挥区域产业优势,稳定种植面积,切实提高茶园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推进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茶叶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能力。最终目标是园相达标标准为树势健壮,树冠结构合理,覆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稳定,每公顷年产名优茶300kg(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750kg(干毛茶)以上,年产值6万元/hm2以上,并具备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条件;茶叶产品质量最低达到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并实行品牌化销售。2014年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代表蕲春县开展了湖北省茶叶标准园创建,通过创建,茶园、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显著。本文总结了蕲春县茶叶标准园创建取得的5项经验。

一、种植基地规模化

湖北省创建茶叶标准园基地规模标准为部级133.33hm2以上,省级66.67hm2以上,且能辐射带动周边茶园面积333.33hm2以上。通过创建,标准园区的水、电、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齐备。2014年蕲春县省级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蕲北山区大同镇仙人湖旁的李山村,海拔450m,基地生态环境优良,常年云遮雾绕,现有优质茶园74.67hm2,辐射周边茶叶基地400余hm2。公司创立20多年来,效益规模不断壮大,常年生产“驹龙园”牌绿茶(银芽、银针、毛峰、龙峰)、红茶(蕲红)两大系列5个品种,年产量200余t,是大别山名优绿茶主产地。

二、加工技术清洁化

1.加工厂加工机械设备先进,优先采用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设备禁用含铅材料,设备使用前后均清洗干净。

2.加工厂车间光洁、明亮,地面硬化且远离粪池、垃圾场、居民区及“三废”工业企业。

3.茶叶生产、采摘及加工人员通过技术培训,熟悉茶叶生产加工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身体健康,无传染病;上岗操作时更衣、净手、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严禁车间内吸烟和随地吐痰。

4.鲜叶采摘、加工及时、分批;盛叶容器洁净、无污染、无异味;运输过程中严禁挤压,保质保鲜;摊青地面干净,无灰尘,摊匀摊薄。

5.每一批次鲜叶依据鲜叶原料等级采用相应合理的加工工艺按标准加工,确保产品质量,并建立每批茶叶加工责任制。

6.加工用水符合相关规定;加工废弃物如茶灰、茶渣等妥善处理,无害化处理后可作茶园肥料。

三、产品销售品牌化

引导和培育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品牌建设还包括媒体(主流)广告、市场广告宣传,政府搭台、经贸唱戏,茶叶博交会,茶艺大赛、斗茶大赛,品牌连锁店等一系列策划、运作和实施。2014年“驹龙园”品牌通过标准园创建后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茶叶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化销售。

四、经营组织产业化

茶叶标准园建设要以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完善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与生产者(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也就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他们之间利益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机制,充分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五、生产技术标准化

茶叶标准园要建立符合企业标准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现技术集成本土化,推行标准化生产。重点做到病虫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组织培训茶农、合作社和茶叶企业人员切实按照无公害茶叶或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和采后处理,推进茶叶生产全过程标准化,全程标准化生产要达到以下3个方面技术要求。

1.茶园立地生态环境标准化

(1)园地生态环境条件

园地生态环境条件优良,周围大气无污染;园内水质无污染,远离医院、垃圾场。另外,作为生产绿色食品茶或有机茶的茶园,周围至少在5km范围内,不能存在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与一般生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在1km以上,且有隔离带。

(2)园地土壤及气候条件

园地土壤pH以4.0~6.5为宜,土层深度不小于60cm,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凡地面长有映山红、铁芒萁、杉木、油茶、马尾松等植物的皆为酸性土壤,都可以种茶;年降水量15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最好,年平均温度在13℃以上,积温3500℃以上。

(3)坡度及海拔

25°以内的山坡或丘陵均可,10°~20°坡地起伏较小较为理想。海拔高度200~700m的山区最宜。

2.种植技术标准化

一是品种要优良,要选用适合本地生长的良种茶苗。二是土地要平整,山地整治达到等高梯地标准。三是梯壁要光硬,梯壁实现粘土夯垒或石头砌垒。四是土质要松软,全园实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五是茶树要健壮,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基建要达标,沟、渠、路达到硬化标准。七是灌溉要配套,全园实现喷灌或滴管。八是修剪要整齐,全园实现统一标准机修机剪。九是防控要绿色,全园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十是生态要平衡,全园茶林相间,实现顶“戴帽”,腰“系带”,脚“穿鞋”。

(1)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级或省级审定的无性系良种。适合蕲春县种植的茶树品种有鄂茶1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龙井43、舒茶早、乌牛早、鸠坑、武阳早、白叶1号、金观音等。在品种安排上,早、中、晚茶种按6∶3∶1合理搭配。

(2)新茶园开垦

坡度15°以下等高开垦,坡度在15°~25°建内倾的等高梯田,抽槽深宽度60cm×70cm以上,破除障碍层。

(3)施足底肥

划线、开槽后施好底肥,底肥以表土混匀农家肥或饼肥或磷钾矿物肥等为主,每公顷30t左右。

(4)种植方式

根据梯面宽度,实行双行双株交叉栽种或多余面积单行种植。双行双株交叉栽种,大行距1.3~1.5m,小行距0.3~0.4m,株距0.3m,每穴2株,每公顷栽茶苗7.5万株左右。

(5)茶苗移栽

茶苗栽植选择健壮标准苗栽植,工作力求认真细致,保证成活率。可秋栽或春栽,根据蕲春本地气候状况,秋栽宜在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春栽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栽植时间宜选择阴雨天为好。栽植前要求对茶苗进行处理,一是剪掉茶苗主茎15cm以上部分多余的枝叶,以减少叶面蒸腾,保证成活;二是在种植沟内挖15cm深沟,把茶苗垂直置于沟内3~5cm,根系自然伸展,左手扶住茶苗,右手填土,压紧提苗再填土压实周围土壤,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上一层松土,使种植沟上保留5cm左右浅沟,以便蓄水保苗。

(6)幼龄茶园标准化管理技术

主要抓好“肥、剪、保、盖、采”5个字。“肥”指栽植成活后施好基肥和追肥,基肥秋冬施,每公顷施有机肥30t加高浓度复混肥225~300kg,拌匀深施。追肥,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各追氮肥1次,每公顷施尿素75kg。“剪”指作好3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苗高30cm以上时离地20~25cm剪去主茎,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提高15~20cm进行平剪,第三次在第二次基础上提高10~15cm进行平剪。“保”指保苗齐苗,包括抗旱保苗、补苗移植及浅耕除草,合理间作套种豆科作物如绿豆、豇豆、萝卜等措施综合保苗。“盖”指行间铺草,如在行间铺山草、绿肥、秸秆、稻壳,每公顷铺草15t以上,厚3cm以上,既抗旱防冻、防水土流失,又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有机质。“采”指幼龄茶园茶树采养管理,实行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顶养侧,采中留侧的原则。

(7)投产茶园标准化管理技术

主要抓好“施肥、修剪、采摘”3项工作。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有机肥要经过腐熟等无害化处理,沤堆1年以上才能用。全年施肥做到“一基三追”,其中氮肥用量按每生产100kg干茶需补充纯氮15kg计算。“一基”指基肥中的氮肥用量要达到全年用量的30%~40%,而磷、钾肥可全部作基肥施用。按年生产干茶1125kg/hm2的投产茶园测算,应混合施下腐熟厩肥等有机肥30.0~37.5t/hm2,饼肥 1500~2250kg/hm2,磷、钾肥750~1200kg/hm2,施肥深度20~30cm,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施入,施后覆土。“三追”指氮肥用量约占全年用量的60%,以速效氮肥为主,拌入磷、钾肥,分春、夏、秋3次采茶前10~15d施入,比例按4∶3∶3或2∶1∶1的方式分配,N、p、K比例绿茶产区按3∶1∶1,红茶产区按2∶1∶1比例施入,深度10~15cm,沟施覆土。修剪指以树冠培育管理为重点,树高宜控制在60~80cm,太低,覆盖度及芽叶密度达不到,太高,则降低养分利用率,不利于采摘。树冠采摘面控制在130~135cm之间,覆盖度在85%以上,分枝结构要合理,骨干枝粗壮且均匀,层次多且清楚,生产枝健壮茂密,叶层厚度适当,以10~15cm厚,叶面积指数3~4之间为宜。投产茶园一般以轻修剪为主,通常每年都进行,宜轻不宜重,一般只剪去树冠面上的突出枝条或树冠表层3~5cm枝叶,在10月份秋茶结束后进行,也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后形状以浅弧形为好,不提倡春茶前修剪。深修剪通常在树高增加、“鸡爪枝”多、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时进行,方法是剪去冠面10~20cm深的一层“鸡爪枝”,修剪在春茶结束后进行,注意留养一季夏茶,适时进行疏枝修剪,剪去树冠内部和下部的病虫枝、细弱枝、枯老枝和行间过密的枝条,通风透光。对覆盖度大的茶园要进行边缘修剪,保持行间距20cm,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重修剪适用于未老先衰的茶树和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生育能力,树冠上有一定绿叶层的茶树,在离地40cm左右剪去地上部树冠的1/3~1/2,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后当年不采摘,待新梢长成后提高7~10cm定型修剪1次,秋茶打顶。台刈适合树冠衰老,枝干灰白,叶片稀少,失去有效生产能力的茶树,方法是离地3~5cm处剪去上部全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倾斜,切忌砍破桩头,在秋季或早春为好,台刈当年留养,翌年春后离地40cm左右进行修剪,剪后2~3年内逐年剪口上提5~10cm,注意采养结合,形成丰产树冠。投产茶园的采摘要因园制宜,灵活掌握,根据茶树生长情况,所制茶类要求的不同,采留结合、量质兼顾,适量留叶,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叶片留在茶树上,春茶多采名优茶,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高山茶园或生长不良的茶园,采用春茶后期留叶采,夏秋茶少采或不采,实行提早封园,集中留养。一般大多数丰产茶园实行名优茶手采,大宗茶机采。

(8)茶园绿色防控技术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一般生产上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茶园病虫害。生态调控采取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加强采摘、修剪等田间管理措施及加强茶园生态保护(保护天敌)等农业防治措施;理化诱控采取安装诱虫灯(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黄虫板)及性信息素等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采取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如病毒制剂及利用天敌等综合措施来进行;化学防治是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用药上做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茶园防治病虫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硫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9)有机茶园管理技术

一是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饼肥作为基肥,施腐熟的农家肥30~45t/hm2或饼肥1.50~2.25t/hm2,或施用经有机认证的生物有机肥或茶树专用肥1.13~1.50t/hm2,基肥于每年11月底前施下。追肥用生物有机肥或茶树专用肥于每季采茶前20d施入。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除草剂等。二是大力推行茶园合理采摘及修剪技术,实行及时、分批次合理采摘,茶棚高度控制在65cm左右,幼龄茶园及台刈改造茶园实施行间铺草,增加有机质,园地除草严禁使用除草剂,实行人工除草,茶园中耕每年两次,一般在春初、秋末或冬初进行,可结合施肥一起进行,施肥活动全过程做好投入品生产记录。三是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有机茶园病虫害发生具有虫害突出、病害较轻、主要害虫发生稳定、次要害虫间隙发生、主害期在夏秋茶、春茶为害较少的特点。其防治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农业防治。结合分批多次采摘、修剪、增施有机肥、耕作(深翻)等技术措施控制害虫基数。二是物理防治。全园应用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有机茶园全面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实施安装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色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技术,重点防治茶尺蠖、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主要害虫,每10hm2安装3盏太阳能杀虫灯,同时每公顷安插450片黄板,防治时间5—9月。三是生物防治。采取以虫防虫、以菌治虫,如采用病毒制剂及植物源药剂(如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等)防治爆发性害虫。严禁有机茶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防虫用药全过程应做好投入品生产记录。

3.质量监管标准化

“安全、优质、高效、生态”是创建茶叶标准园的永恒主题。全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主要是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产品检测制度,准出制度及质量追溯制度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标准园区使用的农药、肥料等实行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的“四统一”服务和接受农业、质监等部门常态化跟踪监管。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标准
《茶叶通讯》简介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