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群结队的茶毛虫

2018-01-14肖强

中国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虫茶树茶园

肖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近日,贵州省凤冈县茶叶技术人员反映该县个别茶场茶毛虫发生严重,部分茶园茶树叶片几乎被吃光,周边杂草上可以看到成群的茶毛虫幼虫。夏秋季是茶毛虫高发的季节,严重时常会造成成片茶园叶片被取食一空。一般来说,茶毛虫在田间发生时,常常成堆在一起,它们有时是在叶背围成一圈,有时是缠在一起(图1、图2,图见彩色后插第一页,下同)。正是因为茶毛虫的幼虫上百头聚集在一起,所以常被称为“成群结队的茶毛虫”。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些为害叶片出现了透明斑,或者是叶片部分或全部被咬掉(图3),有时可能还可以看到带黄色或黄褐色翅膀的成虫(图4)或被黄褐色绒毛覆盖的卵块(图5)。

一、茶毛虫的发生特点与形态特征

茶毛虫作为茶树重要的鳞翅目食叶类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产茶省均有分布。它以幼虫取食茶树成叶为主,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同时,幼虫虫体上的毒毛及蜕皮壳触及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皮肤红肿、奇痒。

田间常见的茶毛虫为取食茶树叶片的幼虫,茶毛虫要完成1个世代需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共4个阶段,通常称这一类昆虫为完全变态昆虫。

茶毛虫幼虫共有6~7龄,每增加1个龄期就要脱皮1次。幼虫群集性强,在茶树上具有明显的侧向分布习性。1、2龄幼虫为低龄幼虫,体淡黄色、着黄白色长毛,取食茶树叶片量不大,但常百余头群集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使叶片呈现半透明膜斑;蜕皮前群迁到茶树下部未被害叶背,聚集在一起,头向内围成圆形或椭圆形虫群,不食不动。蜕皮成3龄幼虫时常从叶缘开始取食,造成缺刻,并开始分群向茶行两侧迁移。4~7龄进入高龄幼虫,体色为黄褐色至土黄色,随着龄期增加腹节亚背线上毛瘤增加、色泽加深,这期间的幼虫取食量大,常数十头群集在一起由下而上取食茶树成叶,严重时可将茶丛叶片食尽。

幼虫老熟后爬到茶丛基部枝桠间、落叶下或土隙间结茧化蛹。蛹圆锥形、浅咖啡色、疏披茶褐色毛,蛹外有黄棕色丝质薄茧。蛹羽化后进入成虫阶段,成虫翅展20~35mm,雌蛾翅琥珀色,雄蛾翅深茶褐色,雌、雄蛾前翅中央均有2条浅色条纹,翅尖黄色区内有2个黑点。成虫产卵于茶树中、下部叶背,卵扁球形、淡黄色,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褐色厚绒毛。

茶毛虫一般以卵块在茶树中、下部叶背越冬,少数以蛹及幼虫越冬,一年发生2~3代。第一代茶毛虫幼虫常出现在5月中下旬,而第二代幼虫会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部分第三代幼虫会出现在9—10月份。如果出现茶毛虫第一代幼虫,一般不需要专门防治。因第一代虫量少,不会对茶叶生产造成影响,有时可能在防治其他害虫时,不经意间就压低了茶毛虫的幼虫数,或可以兼治。但第一代幼虫出现,并在田间明显可以看到的话,一定要注意第二代幼虫的发生,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茶毛虫的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

利用茶毛虫成虫具有趋光的习性,在第二代成虫羽化期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

2.性信息素诱集

目前茶毛虫的性信息素诱集技术已很成熟,可在田间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茶毛虫成虫。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掌握田间茶毛虫发生量和发生时期的测报方法。

3.摘除卵块和虫群

若调查发现茶毛虫的发生量比较大,田间可以看到卵块和虫群,可利用茶毛虫具有群集性的特点,人工摘除田间卵块和虫群。

4.药剂防治

首先要在低龄幼虫期前喷药,一般掌握在3龄前;其次药剂要首选非化学农药,目前茶园已登记可用于茶毛虫防治的非化学农药有茶毛核·苏水剂(即1万pIB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2000IU/μL苏云金杆菌混配剂)和0.6%苦参碱水剂,两种药剂均推荐以1000倍液进行田间喷施。若当地无这2种药剂的话,可选用一些在茶园登记的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使用方法可参照农药标签。

链 接

茶园用生物农药—茶毛虫病毒制剂及其使用技术

茶毛虫病毒是从田间病死的茶毛虫虫尸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核型多角体属的杆状病毒,而杆状病毒是无脊椎动物专一性病毒,只能在活体内生存和繁殖。病毒的颗粒十分小,需要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杆状病毒由核型多角体和颗粒体两个属组成,其专一性非常强,作用于昆虫的杆状病毒只对昆虫有效,一种病毒一般只能感染一种昆虫,对其他昆虫是安全的。

茶毛虫病毒也是一样,它只感染茶毛虫,并只能在茶毛虫幼虫的活体内才能生存繁殖。茶毛虫幼虫取食带有病毒的茶树叶片后,病毒粒子就可以在虫体内繁殖,感染前期幼虫仍然表现为正常取食生长,经过10余天后幼虫会停止取食,继而出现虫体变软,体内组织液化,病死的虫尸倒挂在茶枝上(图6)。这时虫体内充满大量的病毒粒子,若虫尸破裂后可释放出病毒粒子,并随风、雨及昆虫、鸟类的活动而传播感染其他的茶毛虫幼虫,因此一旦田间出现大量的茶毛虫虫尸后,就能较长时间抑制以后若干代茶毛虫的种群数量。

由昆虫病毒形成的生物农药专一性强、杀虫谱较窄、起效慢,但其持续控制作用强,病毒释放在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地控制害虫种群的发生;而对茶园生态、茶叶卫生质量和使用者来说是十分安全的。

目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与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农药,已完成了在茶园中的农药登记(登记号LS20110214),并进入到规模推广应用阶段。该产品的通用名为茶毛核·苏水剂(即1万pIB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2000IU/μL苏云金杆菌混配剂),登记的防治对象为茶毛虫,主要用于防治茶园害虫茶毛虫(图7)。在茶毛虫的1~2龄幼虫期,均使用800~1000倍液喷施。一般喷施后1周内茶毛虫幼虫还能取食,这时体内的病毒正在大量繁殖,后续若能见到倒挂的虫尸,说明防治效果十分理想了。

猜你喜欢

成虫茶树茶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储存条件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