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法界”旅游地标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2018-01-14李莹
李 莹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海洋旅游学院,浙江 舟山316021)
佛教文化在传承中国文化传统、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陀山作为享誉世界的观音道场,舟山市和浙江省独特的优势文化品牌,在弘扬观音文化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观音文化在舟山旅游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空间资源的不足也成了制约普陀山观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有更大的平台用来承载观音文化的当代发展,以期实现普陀山引领中国佛教发展潮流的宏愿。应运而生的“观音法界”项目有望成为“举世无双、流芳百世” 集观音菩萨和观音文化之大成的观音文化博览园与弘法中心。
“观音法界”与佛顶山、南海观音在空间格局上是一脉相承的,建筑上借鉴吸收了佛教建筑、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优点,前人已有不少研究,[1-2]在此不再赘述。笔者仅从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精品建设的视角,从分析“观音法界”旅游地标功能的内涵出发,就如何提升“观音法界” 旅游地标功能提出一些想法,旨在为提高舟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一、“观音法界”项目概况
“观音法界”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白山景区一带,整体布局根据朱家尖的地形地貌特点,点线结合,以香莲路为轴线依次展开,从东至西因地制宜分别布局普隐精舍、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男众部及扩建工程、观音圣坛、居士学院、正法讲寺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女众部等佛教单体建筑,在莲花大道白山景区段东西两侧规划佛教用品一条街和素食一条街。各佛教建筑、场地的周围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布置大悲放生水系及佛感观赏植物带,通过建筑景观、水系和植物带的连接,将多个单体项目串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佛教生态园林。[3]
“观音法界”总体构想将打造以观音文化为主题,集朝圣、观光、体验、教化、弘法功能于一体,集观音菩萨和观音文化之大成的观音博览园。观音法界以中国汉传佛教传承千载的观音信仰为内核,以观音圣地普陀山僧团为主体,在硬件形态上凸显能够代表当代佛教建筑最高典范的“建筑地标”,在软件功能上成就现代佛教弘化理念的“精神地标”, 通过包括观音文化的文字搜集、观音菩萨在民间流传的故事编纂、不同时代各种形态观音宝像的征集、观音语录和观音经书的整理出版等形式,确保艺术品位、人文价值与纯正信仰的高度统一,打造成当代佛教建筑的传世之作和观音信众的心灵家园,呈现一派人间佛教景象。[3]
二、旅游地标概念解读
地标源于地理学,是探险者指引航向的标志,后泛指自远处易辨识的某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自然物。[4]1960年,凯文·林奇在城市设计领域首次提出城市意象五要素: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5]其中地标是指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当某个体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与众不同时,或是占据特殊的空间位置时,抑或是含义丰富、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时,它就成为地标。
旅游地标则是在旅游活动中,能够被游客所认知的、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具有独特之处而具有代表性和指向作用的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是游客在旅行中对旅游目的地的内在底蕴和外在景观特征的综合感知印象,旅游地标是旅游形象的传播载体和硬件基础,旅游形象是旅游地标的内在灵魂和外在魅力的彰显,二者是互为表里的逻辑关系。一个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有鲜明的形象,才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6]普陀山在舟山旅游业乃至整个浙东佛教旅游中都以旅游地标来定位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协同发展,将“观音法界”作为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新地标,承载观音文化的新时代载体,必须加强其内涵建设,注重其内在底蕴的挖掘,要有合适的功能定位,才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三、“观音法界”旅游地标功能的内涵
(一)精神文化层面。恪守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的传统与着力寻求传统理念的当代意义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观音法界”的精神内核在于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大力弘扬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是吸引教化信众的根本动力。观音文化首先是以观音信仰作为基本前提的,是观音信仰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容丰富,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活动的总和。[7]观音信仰的内核体现了深厚的人道精神,具有极大的普世价值和积极的实践品格,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大同世界的目标一致。通过总结和提炼观音文化的当代现实意义,阐释观音信仰中观自在、施无畏的独特品格,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建筑物态层面。要将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形式与内涵有机整体呈现。“观音法界”整体上是蕴含禅意的生态佛教园林,而各单体建筑形态各异,但又相辅相成,多层面、多形态地展示观音文化。在建筑形态上,做到融汇古今的同时也要贯通中西,在传承的同时应有所突破,将传统宗教符号采用现代的形式予以表现。在准确把握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科技元素来承载和展示文化内涵。在建设理念上,要有系统思维和系统集成理念,协调文化体系、建筑体系、环境体系、材料体系、生态体系、智能体系、运营体系等分系统同步推进,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发挥文化园的综合效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佛教理想中“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的西方极乐净土的生境,珍爱自然,敬畏生命,重视自然物的价值和尊严。
(三)社会影响层面。促进普陀山从香火兴寺向文化兴教的转型,引领中国佛教旅游的发展潮流与方向。经过全山僧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已是名闻天下的佛教旅游圣地,而普陀山僧团更是以清净精严闻名海内外。朱家尖历史上便是普陀山的庙产地,作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重要补充。建成观音法界,可以进一步完善名山、名寺、名园、名僧、名校的整体格局,将普陀山及观音法界所在的朱家尖整体打造成朝圣中心、弘法基地、人才培育基地、社会服务基地、文化研究和交流基地,体现普陀山续佛慧命、普度众生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凸显普陀山在汉传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四)人才队伍建设层面。观音文化园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汇聚人才、培育人才的过程。随着文化园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才和智力瓶颈日益显现,需要组建一个强大的专家顾问咨询队伍,邀请更多的专家、专业人才参与到观音法界的建设中,提供更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撑。建设完成后,这些专家和顾问人员也可以转化为普陀山的人才库,为观音法界和普陀山长远建设和发展持续发挥作用。在借用外脑的同时,也要立足本土,加强僧众学识素养和管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佛学功底的僧众队伍,进一步推进普陀山僧团队伍的建设,为观音法界提供坚实的佛教人才后备力量。要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具有普陀山特色和观音精神的高素质义工队伍。通过对义工进行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义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满足观音法界日常管理和服务的需要。通过四众弟子的共同努力,增强信众对于观音法界乃至普陀山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观音法界对于信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观音法界”旅游地标的功能定位
(一)信行合一,明确观音法界的功能定位。普陀山和观音法界从观音信仰上来说,是一脉相承、信行合一的关系。鉴于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普陀山今后的定位为观音信仰的朝圣和礼佛中心,满足信众对观音信仰的需求;观音法界则主要通过建筑、园林、文物、弘法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观音文化的丰富内涵,承载佛教建筑的现代文化创建,呈现观音信仰的现代演绎,成为观音文化中心和博览园。
(二)价值导向,突显观音法界的社会教化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供了根据和规范。观音信仰在我国深入人心、受人尊敬,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着相似相近、相容相通之处。观音文化倡导“平等”,人们期望平等相待;观音文化倡导“友善”,人们向往互敬互爱。观音法界提倡僧俗两界以观音文化为纽带,胸怀天下,心系众生,行善利人,积福积德,在利他的同时,求得自我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不仅有利于达成佛教理想境界,而且还可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认同。
(三)南北同构,完善观音法界的规划布局
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I标的1号交通洞进口位于板涧河左岸解裕乡政府附近,洞口高程291 m,末端连接安装间,终点高程217 m。1号交通洞总长1 105.189 m,最大纵坡9.0%,开挖断面为8.52 m×9.16 m(宽×高),衬砌后的净断面尺寸7 m×8 m(宽×高),城门洞型。1号交通洞作为地下泵站及其附属洞室群的主要施工通道,它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地下泵站及其附属洞室的施工进度。
普陀山和朱家尖,隔海相望,一南一北,可谓南北普陀。由此观音法界和普陀山在空间格局上构成了佛顶山(慧济禅寺)—南海观音—观音圣坛的三位一体轴线,三者之间的距离均为9里(4.5公里);同时在佛顶山(慧济禅寺)—观音圣坛—朱家尖大青山之间又构成了另一条相距9公里的天然轴线,从而使普陀山和朱家尖之间天然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大空间格局,观音法界与普陀山法缘上一脉相承,地缘上浑然天成。
(四)形神兼备,彰显观音圣坛的建筑创意
规划设计从“圣坛即观音”的整体定位出发,充分解读毗卢观音的意象与精神,将观音圣坛打造成气势伟岸、震慑人心的传世之作。目前观音圣坛的建筑创意设计按照普陀山普济禅寺的毗卢观音坐像,圣坛底部为莲花基座,中部为中国传统塔楼结构配合大面积背光,上层为毗卢帽和华盖,整体建筑给人以毗卢观音端坐莲台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五)山水相融,打造佛教生态园林
观音法界的整体规划布局要体现生态佛教的理念,根据朱家尖自然地形地貌把山水景观环境作为重要部分来打造,在各佛教设施的周围布置罗汉福田、大悲放生水系等相配套的园林和水系,通过山景、佛感植物带和生态水系的连接,将观音法界内的各个单体项目串连成一个疏密有度、错落别致的有机整体,形成以观音文化为主题别具一格的佛教生态园林。
(六)僧俗共修,建设观音信众的心灵家园
观音圣坛作为“观音法界”的精神地标,主要满足广大普通信众礼佛和朝圣的需求;观音村作为居士进修和弘法布施的大本营,主要功能是为来自海内外的观音信众提供正信正行的佛教禅修、闭关等体验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和体验佛教文化及其精神内涵,从而感悟和实践观音精神;佛学院和普隐精舍作为佛教人才的培养基地,目的是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较高佛学知识和影响力的僧才队伍,研究和弘扬观音文化,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新平台。观音法界今后将成为僧俗共修、引领中国佛教发展潮流与方向的精神家园。
五、“观音法界”旅游地标的设计创意
(一)“圣坛即观音”的建筑设计
观音圣坛为“一主两从”品字型建筑群,主楼整体设计采用“圣坛即观音,观音纳须弥”的设计理念,按照普陀山普济禅寺的毗卢观音坐像,突出观音元素,给人以空间的想象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同时综合中国传统楼阁建筑特色与现代高层建筑技术,集当代佛教艺术之大成。圣坛主体总高度达到91.9米(观音菩萨出家日),建筑总体量达到61900平方米(观音菩萨得道日)。圣坛建筑直径150米,圣坛上广场直径为219米(观音菩萨生日)可容纳5万人,下广场直径为330米(观音33化身)可容纳5万人,圣坛中轴线纵深为619米。圣坛主体建筑按其内部功能分为9层,一层为圆通大厅,二、三层为世界观音宝像馆,四层为回廊和观景平台,五层为转换层,六层为修持体验中心,七、八层为普门真印殿,九层为正法光明阁,顶部为宝瓶天宫。圣坛一层圆通大厅可满足2000人会议或3000人法会的需要,为目前世界上佛教建筑最大穹顶会场。圣坛附属楼善财、龙女楼高度为33米,分为三层,建筑体量均为3000平方米。
(二)“观音纳须弥”的文创设计
观音圣坛内部空间结构创新性地提出了须弥山的理念,基座部分环厅空间与圣坛顶部天光贯通,形成贯穿整个圣坛室内的中庭空间,既能充分营造圣坛的神圣氛围,又能体现圣坛内部恢宏气势。观音圣坛整体文创设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以《华严经》第八十一卷《入法界品》所描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的观音道场盛景、《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所讲述的观音大慈大悲的精神示现和《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所体现的观音菩萨最高法门。从经典内涵体现观音慈悲智慧,展现观音菩萨修法之内涵,真正表现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观音精神。观音圣坛一层到九层的教化功能层层递进,一步一莲花,随着境界层次的提升,给信众由凡入圣的感受。观音圣坛的整体设计定位为用传统和现代的设计语言表现传统,用唯美的视觉元素叙述文化,用包容的环境氛围接纳信众,用亲切的互动体验弘扬教义,力争做到每一点滴都有出处,每一细节都可入书。通过各层不同的功能设置,将全面整理观音文化典籍、收集观音宝像,全面展示观音文化,从而培养信众正言正行的行为理念,引导信众体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提升社会正能量的最终价值。
(三)“园林即法界”的景观设计
观音法界的整体布局体现了生态佛教的理念,山水景观布局结合朱家尖自然地形地貌,通过山景、佛感植物带和生态水系的连接,将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佛教生态园林。大山水格局充分吸收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的优点和长处,使园林具有寓意深远的诗文意境,同时与观音文化的主题相互辉映,让人漫步其中既可欣赏美景,又能体味佛教意境、观音内涵。同时要立足本地特色,在园林树种的配置上讲究虚实结合和持续搭配,利用舟山的气候特点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将整个园林建成移步换景的四季园,力争成为中国佛教园林的典范。
为凸显南海观音道场特色,景观设计大量引水,烘托海洋佛教文化特色。观音圣坛广场的设计为营造普陀山莲花洋蓬莱仙境的氛围,将观音圣坛水系体量增至7.33公顷,模拟莲花洋的自然环境,并置入小岛,形成海上仙山的佛教意境,呈现“海上观音”。同时传承普济寺布局和环境布置理念,设置了三座形式不一的通往圣坛前广场的桥,加强了圣坛广场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联系,增添了海上观音的宗教氛围。大悲放生水系的设计利用朱家尖自然水资源入景,围绕观音圣坛并贯穿观音法界整体,因地制宜配套放生设施,与“罗汉福田”和法界内的园林景观相映成趣,以反映佛教崇尚山水田园的生态取向,满足广大佛教徒效法观音大慈大悲精神,戒杀放生、珍爱生命的慈悲之举,为信徒放生提供理想场所。
观音法界项目自筹备以来就肩负着提升舟山宗教旅游影响力,促进普陀山转型发展的使命。在当前文化旅游快速成长、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彿教文化生命力较大的背景下,“观音法界”作为舟山旅游地标应从品牌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并结合普陀山景区自身发展的实际和朱家尖的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准确的分析、定位,制定能够彰显“观音法界”旅游地标功能的发展战略和系统建设体系,科学管理、有效宣传,塑造佛教文化旅游新形象,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