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实验艺术创作教学间性思维研究
2018-01-14李荣涛张朝阳景雪竹武雅楠林起北
程 原,李荣涛,张朝阳,洪 琦, 景雪竹,武雅楠,林起北
(集美大学 1.美术学院;2.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全球格局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至今仍笼罩世界。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所承受的由2008金融风暴带来的下行压力似乎可作为一个节点,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图景:如何通过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升级与转型,以巩固和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经济,从而促进和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历史任务和命题。
作为历史性的回应,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央层面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开出系列药方和应策。2013年5月以来,相继出台了至少22份相关文件来促进创业和创新。其中包括: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3月,李克强进一步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李克强进一步明确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提高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高度,要求通过推进“双创”和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2016年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一次作为两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重点强调。凡此等等,作为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作为符合当今世界创新发展实际的历史性潮流,作为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的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1],“双创”在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同一性上,不仅对教育事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要求,同时也开启了在我国打造最强“双引擎”的历史大幕。
一、“众创”时代的教育纵深发展
逻辑上讲,虽然“创业”与“创新”具有主客协同性和内在同一性,但就双创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关系而言,由价值认知驱动的创业行为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其最根本的生发机制和内在支撑。这也是一币两面的知行关系的辩证观。
(一)“众创”的时代特征和要求
就时代特征而言,自2008金融风暴以来,地球村面临了这样一个历史图景: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二是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转型之困,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一系列困境。再加之由来已久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低端仿造的山寨之风,中国一直位处世界经济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最底端,长期扮演世界工厂的“打工者”的角色,攫取的市场份额与付出的高额劳动并不相称[2]。同时,欧美日先发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工业4.0”(Industry4.0)等以创新为驱力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如由德国倡导的所谓的工业四代,就是通过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等技术革新,旨在利用物联信息系(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从而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及销售的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等等。
鉴上,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党和国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从理论、制度到科技、文化的全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4年10月10日,在同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李克强总理在柏林又与默克尔展开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共同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The Action Outline of Sino German Cooperation),由此,使得以“工业4.0”为“技术经济”基础,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精神文明和上层建筑的“共塑创新”,实质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新时代”。换句话说,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要求,就是当今世界创新发展的实际潮流的历史性要求。其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创业服务以市场为主导,创业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而支撑和服务于“创新”主体的“创业”以及“创业”主体的“创新”,则须由“小众”扩大到“大众”和全社会,从而推动创新创业理念从技术供给到以文化价值和精神需求为导向。
就时代要求来说,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之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作为历史的需要和要求,2015年3 月 11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众创空间”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布置的八项重点任务中的第三项,就是鼓励科技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创业。由此推进实施高校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显然,对于高校而言,这个时代就是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就义不容辞地首先要成为推进高教综合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3]。
(二)“众创”时代高校和美术教育改革
毫无疑问,“众创”时代给高校带来了目标任务和语境的改变。这具体而直接地涉及到“高校教育的目的和使命”,以及“教育改革的思路与途径”等两个最为现实的基本问题。
前者,不仅关系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和理念的转变,而且更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但无论何种转变,都同样是要不忘“初心”、回归“初心”,即在教育的目的与使命上,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和根基。后者,从“个创时代”走向“众创时代”,大学该如何转变观念、拓展视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且承上启下、亟待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是具体而确切地讲,在当今由多媒体技术生发的“视觉文化时代”,传统美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纵观各种情形,借用新文化社会史学的语言,人类社会从过往的“结构史”“计量史”“心态史”,走到当下借由映像技术形塑的“表象社会”“表象世界”的“表象史”阶段[4],恰使得以视觉创造为核心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不仅应首当其冲,而且更要以生为本,把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其创造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从各种类型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进取、触类旁通、有效消化且举一反三的主动问学与主体建构,从而走向价值关系的主体间性。就此而言,基于对长期以模仿和表现技术为主导的传统的封闭性教学模式的体认,在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目标和进路上,我们十分赞同国家督学戴家干先生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教育改革应从分化的学科向综合、创新、交叉学科群发展;应从单一教育培养模式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转型,使大学成为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发动机[3]。
(三)构建“众创”时代艺术化的生态观念
我们同时注意到,2004年1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发布了《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 )”的概念,认为应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动态性的创新生态系统,才能维护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5]。我国学界尽管也随之做出了一些回应和解读,但就本研究的立场观点而言,创新生态系统,无论在哲学生存论的意义上,还是在文化社会学的意义上,就是汲取艺术本质中的人的心物互动、人天互化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性,将其普遍性的价值,从被动模仿的“小美术”窠臼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之在社会历史实践中连同人的存在关系本身,开拓和放大为一种创造性与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二、实验艺术创作教学发展观
(一)实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就世界范围看,“实验艺术”作为艺术多元化形态与创新推动的普遍性经验,早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的主流系统。从20世纪早期的德国包豪斯(Bauhaus)到美国的“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近百年来,欧美绝大多数高等美术院校乃至今天的中小学课堂,“实验”性的艺术教育内容渗透在教学结构的方方面面。如1994年,美国有史以来在联邦政府的直接作用下,正式出台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6],就是在归纳、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国际基础学校美术教育的实验发展和价值取向。在我国,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探索实践,为其做出了从思想到经验的基本准备,世纪之交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一批专业院校的探索和带领下,“实验艺术”教学的“学院化”“学术化”“专业化”建构,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高校方兴未艾,正在演绎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概念。而就艺术的历史逻辑看,“实验艺术”的提出,也是出于解决先锋性创作与教学之间关系脱节的无奈[7]。
目前,实验艺术在中国,首先是打破由“国、油、版、雕”等传统工具媒介所规约的对语言风格样式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初步具备了“实践理性方法论与学术储备”“独立表达立场与社会公众目标的有效性”“包括新科技与传统媒介语言形式在内的新视觉经验的发现、转换和运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现实与未来世界语境中的深度开掘”等几个方面的学术内涵。经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辛勤努力,实验艺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二)实验艺术的学术内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我们认为,包括美术教育在内,“实验艺术”在当代艺术学意义上,是指一切具有突破既有认知边界和先锋意味的艺术探索与创新活动。与没有经验前提的试探性“试验”行为既有重合,也有不同。考虑到生源情况和背景差异,本研究认为,虽然实验艺术更倾向于通过行思并进的方式,来对某种理性结论或观念作出验证,是一种愿为真知灼见冒险奉献,旨在打破片面以工具理性主导的技能技法体系为评价标准,建立更为广阔多元的艺术表达空间等为标志的有意识的先行性行动。但同时还必须客观看到,在应试教育尚未终止的语境下,无预设、无经验前提的“试验”性艺术行为,在教育教学上,更具有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从而开启心智,自主认知、发现富于新意的媒材语义和语用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和价值,以至不可分割地逻辑成就了实验艺术的实验教学方面。就此而言,近十年来,实验艺术在我国正不断作为在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等领域用以突破旧窠臼、开创新境界的一种有效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新型的专业教育结构而确立。
实验艺术的内涵不但丰富,也十分复杂,且无统一解释。著名艺术理论家朱青生认为,实验的艺术的目的是追问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为了什么,以至不停地问下去,然后在呈现层面试试到底是什么[8]。还有论者更看重艺术互动精神,认为实验艺术有必要趋向于大众的文化诉求,而艺术家、艺术活动或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对话过程所体现的现代艺术大众化的努力,乃借助于这一进程而得到加强,并且在整个审美文化领域持续深入的展开[9]。在本研究立场上,我们则更看重实验艺术将经验与记忆、未来与想象等个性资源和要素,在实践主体精神心理上的联结性,和行为媒介上的协同共生性。而这恰恰构成了创造思维和创新行为的核心要素和内涵。
(三)实验艺术的媒介特性和教育教学观
毋庸置疑,与其母体或是伴生形态的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实验艺术非常强调材料和媒介。艺术史表明,媒材不简单只是物质载体或手段,而是触发心智及创作想象与价值选择的被发现物,是一种被思想形塑和外化了的精神托喻和表象,一定意义上,甚至就是思想本身的直接裸现。由此,从材料媒介到艺术媒语和语汇,从跨媒介到多媒介,直至于超媒介的心理联动与感应,都是视觉语言的历史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使然。
就实验艺术意义上媒介特性而言,当代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媒介即信息”十分重要[10]。在本研究看来,其重要性在于,“信息”称之为信息是其具有“意义”的品质属性,否则不成其为“信息”。就此而言,信息即意义,也即“媒介即语义”,从而使得媒材即媒语、即思想、即意义的直观与表现。当然,不同的信息适合于不同的媒介表达;即使是同一信息内容,由不同的媒介承载和表现,传达出来的信息也会不尽相同。进而,这又凸显了另一层可能和要义,即媒介话语自身的重要性,已然超越了信息与内容。因为在多媒体网络化语境效应的启示下,越来越多的人共识到:超媒介在涵义上,就是指那些在原有信息性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因提供了非线性“思维链接”方式,而生成了某些新的语义组合与传递渠道。甚至将脱离于呈现的、再现的、表现的媒介被动性,转入表达的、揭示的、尤其是共生的主动性媒介范畴[11]。
就多年来的实践体认看,新一代的有关论者的意见值得注意。如:实验艺术针对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方面的,所涉及到的艺术问题也不是单指艺术的形式问题。尽管就形式方面而言,它包括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表现手法、材料、媒介等[12]。而且,艺术存在方式是关于艺术存在的直觉形式,它既可以称为现象,又可以称为本质,它更趋向于符号媒介,载体媒介和传播媒介,它的基础与创建,是重新对物质结构、组织结构以及意义结构进行新的发现,在转型与重构中,以新的方式解读、新的方式呈现——新的可能性。以至媒介的整合——析取的概念——共存此物中的某一元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13],同构媒材语义的综合特性和意象。其概括萃取的构物范式和语法,成为新的创作经验和教学资源。
至于在教育教学观上,当代实验艺术教学,无疑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为主,在艺术表达多样性的基础上,探究弘扬一切有现实生命力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学院作为教学的大环境,必然与教学产生文化环境与艺术生态的关系。如何从中华文化特别是本土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自主探索最具实验性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性问题,以及如何在既定的关联与支配之外,或重新选择,或综合传统元素,或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养料,从而获得谱系化的内容与方法,显然也是实验艺术教学的现实重点任务。
在此教育教学观下,基于媒介话语对当下艺术创作与教学方式的思维引导,针对高等艺术教育适应国际艺术文化总趋势和社会对多元化创新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对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探索,将成为艺术院校从课程到课题设置的重点。因为相较于传统写实主义注重手艺与技法的教学模式而言,这不仅更加促进学生对方法的感悟,实操能力的培养,以及主体创造力的发掘,同时也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新兴媒介的把握和综合性价值取向的思路创新。一句话,在媒介话语开放的当下,积聚多渠道来源的认知、观念、意识,并化为艺术创作设计的思想支出,使得实验艺术教学真正成为面向艺术创新的实践目的[11]。
(四)国内实验艺术创作、教学发展状况
自2003年起我国在世界级学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开始建立中国国家馆,当代先锋性的实验艺术被作为国家当代文化形象面向世界;北京上海等国内最高水准国际双年展,也都以实验艺术为主要参选对象;上百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实验艺术专业方向,且具有实验艺术内容方法的基础教育已进入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普遍内容;同时,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也于2009年11月,首次成立了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具有前沿和实验艺术性质的当代艺术学术创作机构“中国当代艺术院”,而中国文联旗下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在2011年干脆直接建立“实验艺术委员会”,以推助实验艺术的发展——凡此等等,虽然完全契合时代发展之所需,但在事实上,从“实验艺术”形式,到其作为内在支撑的“主体交互”的“间性思维”“间性意识”,由于确属新观念、新领域、新实践,而其创作、研究人才,和其具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大中小学师资,也实为凤毛麟角,亟待培养和发展。由此,就其作为一个跨学科即或学科间性的新课题新视野看来:目前国内学界,尤其是在自诩“术科”、恪守“术有专攻”的广大基层美术教育界,尚未有从时代内涵和价值自觉的高度,对其突破藩篱、助益创新的内在共通性上建立意义连接,这是其一;其二,鉴于一般“知行”关系中前观念(思维)、前语言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间性思维方式的习得与生成,有其亟待展开的独特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三,艺术创造本身所固有的精神实践性品质,又决定了实验艺术创作教学的间性思维研究,本质上也是对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之间交互关系的辩证统一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昌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N].经济日报,2015-12-31(015).
[2]中公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及背景[DE/OL].http://www.sohu.com/a/..2015-11-22.
[3]姜乃强.众创时代来临,教育是否会因此改变?[J].教育家,2015(5).
[4]程原.走向“村落”形塑世界:从尤茜·更蓓妠作品间性新实践看国际当代艺术新路向[J].美术观察,2016(5).
[5]孔令兵,宋伟.面向“众创”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6(4).
[6]全美艺术教育协会联盟.艺术教育国家标准[S].刘沛,译.南京艺术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1997.
[7]樊林.概念先行的“实验艺术”[J].美术观察,2013 (4).
[8]朱青生.“实验”的艺术与“实践”的艺术[J].美苑,2000(4).
[9]高宇琪.浅谈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10]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彭涛.当代艺术实验教学中的“媒介话语”转型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2(11).
[12]涂先智,赵娜,邹岚.实验艺术的实验教学[J].艺术教育,2008(7).
[13]张国龙.转型与重构:实验艺术中物质化呈现方式的教学思路[J].中国美术,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