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杂性的国际比较
2018-01-13邹松岐蒲阿丽
邹松岐 ,蒲阿丽
2014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编制出一个名为“经济复杂性”的指数,这一指数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多样性”指数,因为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国家往往比产品种类少的国家更有条件驾驭变幻莫测的全球需求。这一指数考虑了出口产品的稀缺性,一种出口产品稀缺不稀缺是看还有多少国家出口同种产品。因此,出口较多种类供应相对稀缺的产品的国家,其经济增长表现很可能好于那些出口较少种类产品的国家。中国经济复杂性水平在全球居于什么地位?中国出口国际竞争力如何?具体到哪些出口产品复杂性比较高,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本文将重点研究这些问题。
一、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情况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于1965年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指数,是目前衡量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其计算方法见公式(1),说明某产品在本国的出口份额比其国际出口份额较高,则本国在此产品上具有竞争力。
其中分子中的XCP代表国家c产品p的出口表国家c所有产品的出口额,即出表世界产品p的出表世界所有产品总出口额。如果RCACP>2.5,则表明该国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RCACP≤2.5,则表明该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CP≤1.25,则表明该国产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CP<0.8,则表明该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弱。
按照SITC Rev.1分类,出口商品包括十大类:0(食品及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和9(未分类产品)。其中,0-4类是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其中6、8类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5、7、9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利用公式(1)计算的中国以上10大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1。
表1 2000—2015年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RCA值)情况
由表1看出,2000—2015年16年间,10大类商品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没有得到太大提升,甚至部分出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比较具有出口竞争力的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弱或非常弱。自2003年以来,中国未再有极强出口竞争力的产品类别。从RCA指数来看,10大类产品中第8类杂项制品最具有出口国际竞争力,且具有较强竞争力,其次是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具有中度出口国际竞争力;而其他8大类别的产品,中国出口国际竞争力都比较弱。
二、中国经济复杂性水平国际比较
(一)经济复杂性指数的测算
经济复杂性的这一术语首先被应用于2009年Hidalgo和Hausmann著名的著作《经济复杂性的基石》(The Building Blocks of Economic Complexity)。一个经济体的复杂性与其所具有的有用知识密切相关。然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唯一可以增强知识基础的方法是通过加强当前日益复杂环境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生产各自所需要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生产的这些产品情况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复杂性。譬如,医学成像设备或喷气发动机这类产品包含大量的知识,是非常庞大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网络的结果。这些产品不能在缺乏网络能力的较低经济体生产。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复杂性是通过这个国家所生产产品的结构表现出来的,可以反映出一国所拥有知识的结构。定义MCP表示一个矩阵,如果 RCACP≥1,Mcp=1,否则 Mcp=0,即 Mcp=产品多样性(Diversity)和普遍性(Ubiquity)分别用公式(2)和(3)来表示。
为了更精确地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能力大小,需要用一个国家或产品的多样性或普遍性去验证另一个国家。国家层面,需要计算国家出口产品的平均普遍性,以及生产这些产品的平均多样性;产品层面,需要计算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平均多样性,以及这些国家生产其他产品的平均普遍性。OEC(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网站上分别用公式(4)和公式(5)表示。
将公式(4)代入公式(5)中,得到公式(6)和公式(7),如下:
整理之后得到公式(8),如下:
当 kc,N= kc,N-2= 1 时公式(8)满足。则我们定义经济复杂性指数(Economic Complexity Index,ECI)如公式(10)。
其中,< >代表平均,stdev代表标准差,K→等于M¯cc′第二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综上,经济复杂性指数可以用于分析国家生产和出口结构,代表了一个国家从生产到出口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拥有高科技和多样化生产的国家,其经济复杂性指数排名也会比较高,也比较具有出口国际竞争力。而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基础,依靠农业生产和出口的国家,其经济复杂性指数数值就比较低。一国投资于研发的能力使其具有较高竞争力,可以提高其经济复杂性。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复杂性已经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能给予一个国家比较准确的经济实力全球排名。
(二)中国ECI情况国际比较
表2 2015年中国及世界排名前十位国家的ECI及出口排名情况
由上表2看出,经济复杂性指数高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但是除了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其他国家的出口额排名不是很高。不可思议的是,2013—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而其经济复杂性排名却很靠后,说明中国出口产品所含知识和技术含量欠缺。
表3 1978-2015年中国ECI值及排名情况
由表3中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复杂性指数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20世纪90年代出现小幅下降,2011年入世后又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8年即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仍保持了较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经济复杂性指数和排名保持较高水平,但是2012年又呈现下滑趋势,说明近年来虽然中国出口总量全球第一,但是出口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太大进步。从排名来看,最好的是2012年第21名,最差的是1994年51名,这与中国的出口额排名是很不相符的。
三、中国产品复杂性水平国际比较
基于对称性,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产品(p)替换以上定义ECI公式中的国家(c),则产品复杂性指数(Product Complexity Index,PCI)见公式(11)。
表4中复杂性指数排名前10位的产品都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这些产品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中,除中国外,均属发达国家,譬如美国、日本与德国。很显然,经济复杂性指数比较高的国家也是全球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国家。
表4 2015年世界产品复杂性指数排名前十位的产品
可见,中国RCA指数大于2.5的只有两种产品,即照片实验室设备和钢棒,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小于0.8的有7种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日本的RCA指数均大于2.5,普遍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除此之外,其非机械拆除机械国际竞争力也是遥遥领先。同类产品下各国国际竞争力差距比较大的是照片实验室设备,日本的RCA指数达到200以上,最低的捷克是0.4,而中国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RCA指数只有3.51,远远小于排名前10位国家的平均数59.23。
表5 2015年中国及全球ECI排名前10位的国家PCI排名前十位产品的RCA值
表6 2015年世界PCI排名倒数十位的产品情况
由表6得知,在PCI排名倒数10大类产品中,主要出口国家是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大部分出口没有附加值的原料,从而获得比较少的出口收入。
当今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正更多地投资于R&D,使其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复杂。一个国家生产出更复杂的产品,而不是原材料和基本商品,精细化的生产过程会使其竞争力和收益比较高。此外,经济学家将复杂性看作是一种相互作用,他们把技术变化、创新、研究人工系统,组织、技术发展、工业动态,看作是经济学相互关联的一部分(Valente,2013)[1]107-134。尽管经济复杂性是一个相当新的术语,但它完成了缺少解释的部分,为什么有些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比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优势,而他们在数量上却没有产生更多的优势。Gullander等(2011)描述了一个有用的复杂的不同维度的框架,即静态的、动态的和客观的复杂性,包括个体在系统中的熟练程度[2]。这个框架是由其他人,比如Fssberg,Harlin,Fasth和 Stahre得到发展(Mattsson 等,2012)[3]394-399。大约 240 多年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称,国家获得财富的秘密是劳动分工,但他也坚持认为一个国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生产复杂产品,其经济就有多复杂。当一个国家想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时,复杂性给了它一个不太可能与他人竞争的机会。当一个国家将商品多样化和投资于研发和发达科学来提高自己的制造业,它的成长和发展就没有任何障碍了。更多复杂的产品将不那么普遍,因为只有那些拥有所有必要知识的国家才能制造出它们。需要少量知识的产品将会更普遍,反之亦然。
[1]Valente,M.(2013).An NK-like model for complexity.Springer[J].J Evol Econ,2014,(24).
[2]Gullander,P.,et.al.Towards a Production Complexity Model that Supports Operation,Re-balancing and Man-hour Planning in 4th Swedish Production Symposium[A].Lund,Sweden,2011.
[3]Mattsson,S.,et.al.Testing Complexity Index-a Method for Measuring Perceived Production Complexity,in 45th CIRP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ystems[J].Procedia CIRP,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