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
——以湖南省为例
2018-01-13刘俊辉曾福生
刘俊辉,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取得了“十四连增”的好成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新时代下,又面临着巨大挑战。关键性资源与生态环境“紧箍咒”对农业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增强;农业亟待转型发展。为此,党十八大以来作出了一系列农业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要让农业回归绿色的本色。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农业发展中;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首次写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提出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和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成为指导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全面系统的纲领性文件。首先提升了农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层次,从“一控两减三基本”转变为“三不两零一全”;其次描绘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图”,细化到了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2030年的远景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到2035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以及提出了乡村振兴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要求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因此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树立起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让美丽田园、青山绿水、生态环保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建成美丽新中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学术上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是在大卫·皮尔斯[1]等《绿色经济的蓝图》,他坚信“世界无末日”的观点。而最早将绿色经济理念付诸于实践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指标,要求各国据此改进发展战略及投资行为。国内最早将绿色理念应用于农业是以绿色农业为研究对象。一是对绿色农业概念界定。周旗[2]等认为绿色农业是一种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建立在现代化耕作技术基础之上,依靠自然生态生产力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严立冬[3]等从经济学视角审视绿色农业,从恩格尔曲线、帕累托效率、柠檬市场等三个方面对绿色农业进行推导,认为绿色农业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与模式。二是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规律、机制、动力、发展水平等研究。焦彦东[4]等基于产业成长理论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强制型、自组织型和引导型等三种产业成长的发展机制阐述了绿色农业。赵大伟[5]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绿色农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可划分为外部动力及内部动力;两种动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共同构筑了绿色农业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圈。李谷成[6]基于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测算了 1978—2008 年中国绿色农业生产率为适中的生产率增长,为2.94%;在东中西部分区中,东部最高、西部其次,中部最低。崔元锋[7]等从生态效益水平 、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以绿色农业示范基地为样本进行了测算,得出该县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历程,刘子飞[8]认为可以分为两期三阶段,即形成期(准备阶段)、成长期(迅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中,罗必良[9]认为必须厘清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政策策略,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上着力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于法稳[10]认为要以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引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把重点放在发展理念、水土资源保护、生产行为规范以及生产技术生态风险评估等领域,实现农业绿色转型;李周[11]在厘清绿色经济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基础上,探讨山区如何进行绿色发展,首先明确山区发展绿色经济的不利因素。基于此,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职责。
湖南作为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供应基地,过去在供给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突出贡献。在探索两型农业发展模式上,具有比较优势。现阶段,在绿色理念及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索湖南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有助于湖南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经长期的努力和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一是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粮食取得了“十二连增”,总产量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稻谷、生猪及油茶的产量常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初步形成了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区、湘南地区、湘西山区等四大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初步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模式示范区。湖南属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优先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初步形成了以长沙县等长株潭地区为主导的都市农业,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等为例的两型农业示范区,以张家界等为例的休闲观光农业。三是绿色农业发展指标呈现良好态势。根据2016年中国绿色食品统计年报,2015年湖南绿色食品企业与产品均跻身全国十强,绿色食品超过千个,绿色监测面积达到316.89万亩,排名14位,“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 942个。四是农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二”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保持3.7%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年均保持将近11.51%的增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保持了 20.7%的增长。2015 年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 60%,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24.8%。
总体而言湖南农业发展稳步向好,为推进湖南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具备传统农业优势,但绿色发展对其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湖南农业绿色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尚存差距。为此,要准确识别转型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农业绿色发展程度低
目前农业绿色发展处在探索阶段,虽然近年来湖南实施农业“百千万”工程,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策略,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从整体上看,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程度低。究其表现在:一是呈现无序化发展,也是制约绿色发展一个主要挑战。整体上绿色农产品是一个 “散、小、弱”的格局,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品牌不响问题明显,呈现出“你多我也多,你缺我也缺”的供求失衡局面。如湖南湘茶品名有1 000 多个,湘米品名有 200 多个,湘油品名有 170多个,但是叫得响、拿得出、有国际影响的“湘”字号企业、“湘”字号品牌屈指可数。其次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外延的产业链不完善,产供销处在分割的状态;再加上这些企业规模小,分布广,而且各自为政的分散经营,导致效益低。目前湖南绿色食品生产的利润率仅维持在10%-20%,与发达国家利润率30%-50%有一定的差距,甚至不少企业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还处于亏损状态。
二是呈现趋同化发展。在选择农业发展模式上,直接从照搬照抄,“跟风现象”严重,没有因地制宜开发当地多样化的资源,尤其体现在休闲、观光农业上。如休闲农业主要项目是观光农园和“农家乐”,整体上项目趋同,而且档次较低;其次文化内涵不深,表现出“需求旺盛与低质供过于求、高质供不应求并存”特点。截止2015年底,湖南休闲农庄有4 300个,年接待观光游客1.4亿人次,经营收入223亿元,平均创收仅为189元/人次。
三是社会参与绿色发展动力不足。从现状上看,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目前仍然是政府在主导。但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过分强调政府主导力量,容易出现“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也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固化,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二)农业绿色发展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在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利用不足并存的局面,即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农业后备资源趋紧,质量下降。湖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0.06 hm2,是全国人均耕地的2/3,其中低产田占比达到67.7%,耕地资源长期处于被剥削的状态。而又有些地方又长期存在免耕、撂荒,引起稻田耕作层变浅、土壤板结,有些水田有机质含量下降到2%以下;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养殖业及工业污染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省有25%左右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次湘西农业资源利用明显不足,优美的产地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湘西地区认证的“三品一标”的数量在湖南总量上是不匹配的,仅仅长沙县认证绿色食品总数就达到了99个,而怀化、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总共才108个。
二是“粮猪”的二元结构固化严重,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即体现出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湖南一直维持着“一粮独大”、“一猪独大”的二元结构,也导致大宗低值农产品多,绿色农产品少之又少,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优质、生态、绿色的农产品要求不匹配,也容易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15 年,全省水稻占近70%的耕地面积,产值仅占农作物的总值的28%;猪肉占肉类产量的83%,产值仅占牧业总产值64%。
三是有些农村仍存在脏、乱、差的面貌,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田秸秆等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与乡村振兴要求“生态宜居”相冲突,即存在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广大农村未得到推广及应用。畜牧业的另一“产出”成为最大的农业污染源,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足60%。以洞庭湖区为例,湖南岳阳县年出栏3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户有3 564个,因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排,导致有3万亩精养鱼池出现轻度养殖污染,有2.1万亩湖泊、水库水质富营养化。
(三)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大
区域差异大,受制于地区产地环境、基础设施及微观经营主体的影响,导致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不平衡。一是产地环境资源禀赋差异大。虽然目前产地环境具有优势的湘西地区在绿色发展上滞后,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对绿色农产品消费能力不足有关系,其次山区龙头企业实力较弱,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够,难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的一条龙规范经营。但是依托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山区地区向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会越来越强。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跟不上,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硬伤”。湖南多山、丘陵盆地,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交通不畅,很多偏远山村都是自建路、自建电站,“断头路”、“卡脖路”也很常见,管理维护工作滞后,损耗很快。再加上一些偏远山区距离城镇较远,物流速度也受到影响,导致物流成本很高。截至 2015 年底,乡镇光纤接通比例还不足 70%,加上部分地区地形复杂,网络信号不稳定,增加了搭建山区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难度,山区特色、绿色农产品及生鲜产品难以走出去。
三是微观经营主体的绿色产品经营能力有差距。总体来说身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村民整体上在绿色产品经营能力要强于山区村民,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和市场品牌意识也具有优势。同时湖南山区及偏远地区又是贫困人口聚集地,虽然近五年来湖南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1万,贫困率下降到3.86%,但是对于人口大省来说,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而且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成本也大,对每个环节都要求又高,包括从生产、认证、推广、营销等等,而这些环节单独依靠这些人口发力远远不足。
(四)农业绿色体系转型困难
农业绿色发展遭遇生产、经营、产业体系向绿色转型困难的瓶颈。一是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及应用不够,导致农业生态污染日趋严重。2015湖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但是绝大部分集中在水稻产业上,而对于生物农药、新型农膜及生物肥料等环保农业化学产品研发明显不够,而传统化学投入品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罪魁祸首。2005—2015 年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增长了 17.4%,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只增长了 4.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反而减少了5.5%,化肥施用强度增加到 282.82 公斤/公顷,严重超过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 225 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增长了 7.9%,按照 0.5 公斤/瓶计量,产生的农药瓶数量为 2.4 亿个。
二是农业绿色发展经营体系面临新老交织问题。老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过去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功效不足,甚至名存实亡,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导致“最后一公里”断链。其次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仍在孕育当中,农民仍然是经营的主力军,其中农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新的问题表现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信息化建设工作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农业绿色发展面临“走不远,做不大,搞不活”的困境。
三是农业绿色产业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湖南80%以上的农户、70%以上的耕地仍处于分散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成本高居不下,需要通过社会化服务来降低成本;而当前湖南社会化服务领域滞后于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绿色化的发展。
同时常规的社会化服务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休闲观光等领域需求。湖南农村三大产业总体表现出湖南农村一产业不够强、二产业不够优、三产业不够活[12]的特点,使农村三大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速度较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有待加强。因绿色发展程度不高,导致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多为初级绿色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五)支撑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
支撑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一是表现在农业绿色发展资金不到位,甚至有错位的现象。在农业资金投入中,政府独当一面,金融资金、民间资本注入少,但仅仅是依靠政府财政扶持,也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十二五”期间,湖南财政支农占总财政支出比例平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依然捉襟见肘。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全省每年至少存在20亿资金的缺口。同时资金由于缺乏统筹监管,在使用上发生错位现象。如在发放态补偿资金一块,很多村民不清楚生态补偿资金多少,以及这些资金如何使用。
二是农业绿色发展遭遇技术和人才双“紧箍咒”。农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是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湖南在农业科技方面集中在水稻产业,而对于研发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及防控养殖污染技术明显不足,但其对促进农田永续利用及提升林业草地生态功能效果显著;而且湖南又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次湖南是劳务输出大国,每年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在1200万左右,回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意愿偏低,甚至引发出“谁来种绿色田,谁来养绿色猪”的担忧[13]。
三是农业绿色发展监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现。绿色农产品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从对原料基地选择,到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都有严格的标准。2015年,湖南绿色食品总产量仅为300吨,其中“三品一标”产品所占农产品总量不足 30%,距农业部要求的40%以上标准有一定的差距,与湖南农业大省、资源丰富不匹配。最直观体现在绿色食品的数量不足,其他农产品难以实现从田头到餐桌追溯,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二、推进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农业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一是要在思想观念上革新,全省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形成农业绿色发展的共识。同时利用好互联网等媒介工具多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普及绿色农业知识。
二是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规划图与路线图,因地制宜布局和谋划。如大中城市打造都市农业,生态脆弱山区推进生态农业,景观旅游区营建观光农业。整治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和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如在洞庭湖区要落实好专项整治三项行动计划,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加强养殖污染防治,推动推动养殖业现代化;如在长株潭地区要加快调整种植结构以及落实好休耕治理工作。
三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发展中来。实现湖南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发展中来,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上边热、下边冷”的局面。
(二)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一是加大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总体上,农业绿色技术研发要以“低消耗、低排放、循环再利”等为导向。具体上,根据不同需要做针对性开发与应用,如在耕地保护技术上,要注重清洁技术的研发;针对农田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不足的现状,注重循环技术的研发。
二是健全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体系,使相关先进农业绿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注重绿色农业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在一线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使广大相关的科研人员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来。
三是重视农业绿色经营主体的培养。农业绿色经营主体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在广大农民中培养一批“一懂两爱”的新型职业农民。其次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最后集聚湖南现有在生物工程、耕作栽培等领域的技术人才,整合企业、科研及高校的人才,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构筑农业绿色发展的体系
一是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体系建设,首先要打造好绿色农产品产业链,深度挖掘绿色农业品的附加值,带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其次要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生产体系,大力推广与应用绿色农业技术,减轻水土资源及环境污染。最后要构建绿色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搭建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产地的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要严格参照标准体系进行,严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严格规范绿色农产品申报、审批相关的制度。
三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法律支撑。首先做好现有关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清理和评估工作,并基于目前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其次要制定好实施的相关细则,确保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开展。
(四)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一是完善资金进入绿色农业产业的渠道,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湖南绿色农业产业,需要高效的市场机制和大量的社会资金扶持,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扫清阻碍绿色农业发展市场机制,健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进入绿色农业,出台包括降低农民小额贷款的门槛以及贷款利息的补贴政策,发挥各类资金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是按照“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技术”的原则给予不同主体税收优惠及补贴力度。对于为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及相关主体,要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建立分类科学、区域有别、标准合理、规范统一的农业绿色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综合机制,涵盖农民的培训补贴、技术推广补贴、灾害救助补贴、休耕补贴等常规性农业补贴,重点加强耕地性保护补偿、生态补偿等制度。
三是完善农业绿色保险制度。农业具有弱质性的特点,尚未完全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积极开发适应绿色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建立农业绿色保险机制,化解或者减轻绿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各种风险,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