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有标准照吗
2018-01-12刘旸
刘旸
“坐月子”是中国女性的传统习俗,不但要裹得严实,还要吃得丰盛,这些成了代代相传的“老理儿”。近年,又兴起一种月子餐,它能起到调理身心、永葆健康的作用吗?河南省营养学会第一届月子餐设计大赛给出了答案——月子餐也有“标准照”。
产后进补有必要,大补特补是误区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强调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膳食营养是确保早期营养的最重要举措。
据河南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璞介绍,针对产妇体质的变化,月子餐通常要充分注重膳食的可吸收性、易消化性;在饮食上要注重膳食的均衡,预防产后常见的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可补充益生菌,改善因胃肠道肌张力减弱、肠蠕动减慢造成的影响。
依据传统的“坐月子”观念,产妇在生产后元气大伤、身体虚弱,一定要大补特补。“大补特补会使产妇出现营养过剩、肥胖,还会引发各种疾病。产妇营养过剩会导致奶水中脂肪含量增多,使婴儿过度肥胖。”李璞表示,对这样的认识误区要及时纠正。
月子餐怎么吃,到底有没有标准?
来自河南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妇幼营养整合医学学科体系刚刚起步,河南省的营养妇幼健康事业仍需完善标准,要建立符合中国饮食习惯、具有中原特色的月子餐标准配餐。
“月子餐大赛要求每日食谱中,食物的品种与数量,以能够满足膳食对象每日能量和营养素需要为目标,并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对相应膳食对象的推荐量,每日食谱需附带营养评价报告。”李璞说。
依据中医药学者的研究,产妇通常需要5个阶段调理。第一阶段是祛恶露、祛风散寒,产后前期应温经散寒、利尿消肿、养血补铁、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为主;第二阶段是防风寒,应祛风固表、安神和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风寒的侵扰;第三阶段是补血润肠、开胃健脾、滋阴养颜,主要补充妇女生产时所失水分,减少产后便秘发生,改善产后面黄、头晕;第四阶段是壮腰补肾,因生产时肾气大伤,应健脾胃、滋阴补气、固肾培元,以缓解腰酸背痛、腰膝酸软、目昏不明、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第五阶段是大补元气,应化淡妊娠纹、活血調经、养颜润肤。
月子餐吃点儿啥,怎样配比才健康?
那么,月子餐究竟应该吃点儿啥呢?河南省营养学会第一届月子餐设计大赛特等奖获奖团队——郑州市中医院营养科提出了设计理念:少吃多餐、荤素搭配、适当补水、清淡适宜、不食生冷。
获奖的月子餐均富含蛋白质,尤其是鸡、鱼、瘦肉、动物肝等优质动物蛋白质;主、副食种类多样,精米、白面搭配杂粮,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加大了含钙食物的配比,补充了动物血或肝、瘦肉、鱼类、油菜、菠菜等及豆类等富含铁的食物;鼓励多进食各种汤饮,促进乳汁分泌,如红糖水、鲫鱼汤、猪蹄汤、排骨汤等,还可以汤、肉同食。
李璞特别提示,月子餐要合理摄取必需脂肪。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很有益,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产妇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会影响乳汁中这些营养的含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