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研究进展

2018-01-12赵浩潘文龙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血管痉挛

赵浩 潘文龙 徐如祥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脑血管意外中常见的一种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动脉瘤性SAH占70%~80%[1]。 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动脉瘤性SAH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0%以上,其中17%~40%的患者将并发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其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3]。CVS的病死率为12%~18%,主要的临床转归是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迟发性脑缺血事件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5]。积极预防和治疗CVS是SAH患者治疗和监测的重点之一,是临床比较棘手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目前,CV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CVS的预防和治疗,临床研究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且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就目前CVS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药物治疗效果展开综述,介绍用药方案的优缺点,以期为SAH后CVS的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方案和指导价值。

一、CVS发病机制

CVS是指由于动脉壁平滑肌收缩,收缩作用大于舒张作用,导致颅内血管管腔变狭窄,脑灌注不足,血流动力学改变,继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血性脑损害,是SAH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死率居高不下[6,7]。CVS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平滑肌的异常、持续性收缩,分为早发性与迟发性,一般迟发性多见。CV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SAH后Ca2+超载、舒缩因子失去平衡关系、炎性反应、血管壁结构性破坏、炎性介质浸润等是主要原因[8-10]。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血管凝血系统病理性变化。颅内的动脉瘤破裂后,动脉血进入蛛网膜下腔,血液失去血管壁的保护,发生崩解现象,在崩解过程中会释放多种降解产物和血管活性物质,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发微血栓形成和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血管收缩物质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的大量生成,前列腺素I2生成降低,进而阻碍血管的自动调节机制,另有出血形成的凝血块对周围的血管壁形成压迫刺激,使得血管失去张力和生理活性,最后引发严重的CVS[11]。CVS还会增加血小板聚集与血液黏滞度,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2)炎性反应。SAH后的血管壁及周围炎性反应非常明显,SAH增加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ICAM-1)表达,介导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之间的黏附,导致局部脑组织受到白细胞浸润,导致脑组织损害。同时CVS会激活炎性因子,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细胞因子,继而产生C反应蛋白,进一步激活白细胞加重CVS[12-14]。有研究报道,内皮素(endothelin,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在维持脑血管灌注方面起关键性作用,并与CVS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ET来源于内皮细胞,是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CGRP分布在神经系统的部分组织中,是舒张血管的调节物质[15,16]。(3)机械损伤刺激。动脉瘤治疗术,无论是外科开颅夹闭,还是介入栓塞治疗,均会对脑血管造成机械刺激,尤其血管内治疗中,导管、导丝的反复刺激,损伤血管内膜,造成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继而到达平滑肌收缩的阈值,引发血管平滑肌收缩,造成CVS。(4)高危因素。周建军等[17]研究报道,在破裂颅内动脉瘤中,患者年龄≥55岁,开颅夹闭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既往颅内动脉瘤破裂病史、Fisher分级高、Hunt-Hess分级高,都是CV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吸烟史也与CVS具有一定相关性[18]。

CVS判定标准:根据中华神经科学会指南,以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为监测点,使用无创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评价标准:痉挛:1次或1次以上MCA流速(Vm-MCA)≥120 cm/s;轻度痉挛:121~140 cm/s;中度痉挛:141~200 cm/s;重度痉挛:>200 cm/s[19]。 常谦等[20]报道简易判断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判断,指出当患者意识状态突然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进行性加重变化,出现持续发热,化验指标白细胞持续升高,伴有缺血性脑功能障碍时,可以积极进行抗CVS治疗。谢飞等[21]研究报道,有创的脑血管造影作为评价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可以更准确评估CVS严重程度。另外,SAH术后1~10 d内,监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浓度增高,表明CVS严重。姜大宇等[22]研究报道,发现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MMP-9)与CVS呈正相关,其主要是在基底膜降解中起关键作用。当脑缺血出现时,MMP-9被激化,释放入血,检测外周血中MMP-9浓度,可以预测CVS严重程度。CVS具有迟发性、一过性与进展性的特点。一般发生在SAH后3 d左右,1周左右达到高峰,可持续2~3周。临床可依据发生的时间关系,针对性用药,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二、药物治疗方案

1.单纯西药治疗:西药治疗CVS已有较多临床研究报道,比较经典的是尼莫地平注射液、法舒地尔注射液、3H(高血压、高血容量、高血液稀释度)疗法等,但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一直处于争议探讨阶段。尼莫地平属于1,4-二氢吡啶类Ca2+通道阻滞药,抑制病理性钙离子超载,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解除CVS,维持血流,但具有毒性反应,不良反应较多,有降压的作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的反应,监测血压下灵活使用。治疗CVS使用方法为:尼莫地平注射液2 mg/10 mL规格,于0.9%生理盐水500 mL+20 mg尼莫地平,2次/d,连续用药2周,2周后改为口服,采用序贯疗法[23]。法舒地尔注射液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属于RHO(参与有丝分裂黏附、肌肉细胞收缩、肿瘤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生命现象的一种酶)激酶抑制剂,不仅可以降低内皮细胞的张力,改善痉挛,而且具有抗炎性因子作用。陈旭等[24]报道,法舒地尔较尼莫地平疗效明显,使用方法为:规格2 mL/30 mg/支,0.9%氯化钠100 mL+30 mg法舒地尔,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扩容疗法也得到了大量研究证实,通过补全患者血液中的所缺成分,使血管得到灌注,尽可能扩张,改善血流速度,在用药上,胶体溶液的效果更优于晶体溶液,解除CVS具有明显的效果,前提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注意补液量,准确记录出入量[25,26]。丁咯地尔治疗CVS的作用机制是属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选择性扩张微小血管,对正常血管张力不造成影响,临床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脑保护功能,使用方法为0.9%氯化钠250 mL+丁咯地尔150 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2周[27]。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血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刺激NO的释放,进而使血管再次舒张,具有一定的CVS预防效果,对缺血性神经损伤发生风险降低40%~50%左右。瑞舒伐他汀联合法舒地尔用药,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加脑血流灌注,改善预后[28,29]。 杜延平等[30]报道,长春西汀治疗CVS通过动脉途径给药优于静脉途径。长春西汀是一种吲哚类生物碱,从夹竹桃科长春花中提取,具有较好的脂溶性,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血管具有选择性扩张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黏滞度。静脉给药方式为持续泵入,动脉经导管超选靶血管给与缓慢推注。周建宏等[31]研究报道,对于SAH后,病情允许情况下,术后1 d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VS并发症,及时纠正脑组织缺氧状态,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根据CVS发生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给予IL-10,再联合尼莫地平给药,在临床研究中,取得满意疗效。根据患者体质量,25 μg/kg,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2周[32]。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抗氧化的神经保护剂,被广泛应用在神经科,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性。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用药,也可以有效缓解CVS症状,改善预后[33,34]。李树浩等[35]研究报道,尤瑞克林给予静脉滴注,可以改善CVS症状。使用方法是0.9%氯化钠100 mL+0.15 PNA单位,2次/d,21 d为一个疗程。尤瑞克林是改善后循环缺血的重要药物,对内皮细胞可以有效保护,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的血管,改善缺血半暗带,促进神经修复。杨彬源等[36]报道,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CVS的临床疗效,两者协调扩张痉挛血管。马来酸桂哌齐特的作用机制也是钙离子阻滞,是新一代哌嗪类药物,可以舒张血管、改善血管灌注。使用方法为0.9%氯化钠500 mL+320 mg,静脉滴注,2次/d,2周为一个疗程。CVS与麻醉用药的关系表明,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可以有效降低CVS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将CVS的发生减少[37]。最新研究报道磁导向纳米磁性药物载体治疗CVS具有高定位,靶向治疗优势,对Fe2+具有高度亲和力,能够阻断CVS的进展,还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有效改善CVS的症状,目前仅限于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推广,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38]。通过临床报道,CVS单纯西药物治疗,能够取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存在不良反应较多,如低血压、皮疹、过敏反应等,影响临床进一步治疗。

2.中西药联合治疗:从一个整体概念出发,以中药为基础,联合西药作为治疗方案,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满意疗效。传统中医学表明,脑缺血是头部内伤,阳化风动,脏腑功能失调,元气损伤,导致淤血阻滞,可采用补气、通络药方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CVS,临床研究多以联合用药,达到协同作用,尽快恢复脑血管灌注,可保护脑神经。中、西药联合用药目前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的疗效。参附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CVS,主要是应用中成药参附对微循环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养神益智,大补元气。脑血疏口服液是一种根据补气原理,进行炮制,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只是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39]。胡艳龙等[40]报道,清开灵联合尼莫地平,有效调节前循环SAH引起的CVS,改善预后,清开灵主要是由水牛角、胆酸、栀子、珍珠母、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及猪去氧胆酸,综合提炼而成,具有扩张脑血管、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神经等功效。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升清降浊,是治疗中风的方剂,联合尼莫地平用药治疗CVS,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41]。疏肝解痉汤加中医针灸,可以改善脑血管循环,促进代谢,用药后主要是增加CVS患者血清中的SOCS-3介导的信号通路,降低炎性因子刺激,保护脑神经[42]。应用比较广泛的醒脑静注射液也是一种中成药,是从安宫牛黄丸为基础进行改制而成,可以抑制SAH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保护脑神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CVS的炎性反应,更好地改善预后[43]。

三、结论

CVS是SAH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已知的发病机制有红细胞分解后释放的氧合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胆红素氧化产物、炎性因子、免疫反应等,根据发病机制对症用药,临床报道也表明中西药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且基本以尼莫地平联合其他药物为治疗方案,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如何有效降低CVS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直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准确分析CVS的发生机制,专注中心环节,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尽早给予对症和脑保护治疗,防止CVS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还需要临床大量的研究证实。本文认为,患者发生SAH后,需根据具体病情准确识别CVS,给予联合抗CVS治疗,动态监测患者的脑血流情况,一直持续到痉挛期结束,积极改善患者预后。但关于CVS的明确性发病机制及相关抗CVS药物的经典治疗方法和单纯新药的开发方面还需要临床多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脑血管痉挛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不同载体材料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性质研究*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